蔣華
【摘 要】本文分析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論述中職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實施,從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意義、主要內容、實施要點三方面進行探討,提出強化學生動作技能、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提升體育教師素質等做法,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中職體育教學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 體育教學 民族傳統體育 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B-0160-02
加強體育課堂教學,對增強中職生體質、培養中職生體育愛好以及終身體育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很多體育項目在初中已經涉及,學生對這些項目的興趣不大,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改變傳統的單一化的體育教學內容,不斷拓展新的教學內容和項目,這是適應中職體育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學校加強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實施,對提升學生的個體素質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中職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實施的意義
在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育運動項目通常以體操和球類運動為主,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占比相對較小,甚至沒有。對于中職體育課來說,體育運動項目的匱乏影響現代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民族傳統體育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加強民族體育課程的開發力度,對中職學校體育的發展有著十分強烈的必要性,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中職學生正處于身體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逐漸形成。此時,在中職體育教學活動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內容,不僅有助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而且還能在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同時,還能輔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中職學校在體育教學中主要開展體操、球類和田徑類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接觸其他項目的機會較少,若引入民族傳統體育內容,則能從傳統文化的層面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以嶄新的文化體育形態將中職體育教學變得趣味化和多元化,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的提升。如,踢毽子項目不僅有傳統的單人踢形式,還有雙人或多人對踢形式,簡單易學,形式多樣,適合各個年級的學生,學生可以互相傳遞快樂,同時也可以進行競技對抗,其豐富多樣的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三)有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
中職體育教學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內容,一方面能夠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給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更好地推廣民族傳統體育;同時在學校和師生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傳統體育所獨具的民族文化內涵、民族精神有助于學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益于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延存。如,板鞋競速項目既是壯族傳統的民間體育項目,又是部分地區壯族人民精神的信仰,從板鞋龍到板鞋舞無不彰顯著壯族人民勤勞果敢、堅韌不拔的品質。板鞋競速項目的引入,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中職體育課程的內容,而且能夠將壯族文化更好地引入學校,促進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提升學生的文化與精神體驗。
(四)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強身健體,而這就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通過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感受民族傳統體育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增加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的熱愛,提高學生的體育認知和文化認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在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且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中職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民族傳統體育常見的項目主要有拔河、踢毽子、跳繩、武術等。首先,拔河為民間的主要運動項目之一。由于其要求不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這一運動項目,只需要結合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和體型特點來分組,再讓不同組別之間進行比賽即可。通過開展拔河運動,能更好地體現集體團結的力量和優勢,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對夯實體育教學成效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次,踢毽子運動主要是采取表演或者單人、雙人、三人等方式來進行,通過開展踢毽子運動,有助于學生協作能力與靈活度的提升,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完成,趣味十足。第三,跳繩運動主要采取單人、雙人跳、花式跳繩等形式,不同形式的跳法有著不同的促進意義。如單人跳主要是對學生靈敏能力的提升,長時間的單人跳能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雙人跳是對協作能力及靈敏性的挑戰,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花式跳更多地講求形式的多樣性,對學生的身體靈敏性和反應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花樣跳繩的表演性和趣味性更加強烈。最后,武術運動是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中最為典型的符號性標志,武術對促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武術作為一種身體發展、素質訓練、技擊學習的功能性體育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靈敏性和肢體靈活性,而且有效達到強身健體的體育教學目的。
三、中職學校民族體育課程實施的要點
鑒于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必要性,中職學校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的滲透,切實注重以下實施要點,才能發揮其應用成效。
(一)掌握動作要領,強化學生的動作技能
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實施,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高學生在體育動作中的靈活性,在掌握動作要領的同時,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如在跳繩項目教學中,要先對學生進行無繩動作或者是基礎動作的練習,然后再進行后續動作的累加提升。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的同時,要不斷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注重體能鍛煉,開展長跑和肌肉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最后,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技術指導,讓學生能夠學懂、學會,保證學生動作技能要領的正確性。
(二)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改進教學方式
經濟是發展的基礎,民族傳統體育的引進同樣需要加大經費支持的力度。但是從當前的中職學校體育課程發展情況來看,很多中職學校由于經費支持不足,導致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難度較大。中職學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實施,除了準備必要的場地、設施外,還要在教學方式改進上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人本”,提升教師素養的“師本”,突顯學校特色的“校本”。例如學校武術課程的實施,一是學校可以在校內教師提升或校外教師引進方面給予支持,助力校內體育教師外出學習武術,提升專業技能,同時聘請校外專業技術和素養都較高的武術教師入校執教;二是完善教學場地、配備教學器材等;三是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多元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尤其是要在教學中凸顯時代特征,從舞蹈和體操中吸收有益的內容,創新武術教學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實施,促進學校體育課程的特色化發展。這一切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學校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才能確保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在中職學校中的順利實施。
(三)提升教師素質,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由于當前很多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教師大都是從以前的體育教師中來,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在教學中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并加強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確保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才能提升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質量。比如采取競賽和游戲的方式提高教學趣味性,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和體能,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良好體育素養的養成。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到靈活多變,如在開展武術教學時,采取武術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置武術電影的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游戲中創編武術動作;當游戲結束之后,教師采取傳統的示范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總結武術表演的得失、講出自己的困惑,以提升學生的武術技能,促進傳統文化的發揚和集成。對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主動吸收現代體育的精髓,創新教學內容,才能更好地激活中職體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實施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這既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校所在地區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有針對性地選取和確定適合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門和中職學校在師資力量、場地空間、器材設施等軟、硬件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升中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周 琳.試論民族傳統體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
[2]王艷雯.管窺中職體育教學中引入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
[3]連明友.談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J].成功(教育),2008(3)
【作者簡介】蔣 華(1983— ),女,廣西全州人,研究生,任職于南寧市衛生學校,講師。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