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學普及的高等職業教育背景下,汽車維修專業教學面臨機遇與挑戰,為實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汽車電控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嘗試了基于SPOC模式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本文分析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并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SPOC;混合式教學;教學實踐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武進分院在“汽車電控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嘗試基于SPOC模式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使汽車維修教學適應學生學習的自主化、網絡化、個性化,以提高教學效果。與傳統教學相比較,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融合了實體課堂與在線教育,既融合了MOOC的優點,又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通過線上線下學習的結合,實現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和內容的有機交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延伸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分析
(一)教學設計思路
課程面對的是高職三年級學生,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同時學生喜歡玩手機,能夠接受網絡教學,但是此前未接觸過混合式教學,教師需要在自主學習階段引導和監督,以保障學習的有效性。
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聽講、示范演示等被動式學習的學習效果較差,小組討論、做中學、教別人等主動式學習具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本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定位,積極采用“小組學習”“教學做結合”“教別人”等多種主動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習效果。在導入環節通過實例聯系生活,明確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操環節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在做中學鞏固理論知識;通過測評環節,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修正不足;在提升環節引導學生遷移拓展,提升學習效果。
(二)教學實踐過程
在混合式教學中,將翻轉課堂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主要階段。
課前: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有效的學習,是課中實踐研討、課后拓展提升的保障。筆者制定了學習任務包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任務包包括“學習任務單、知識點PPT、知識點微視頻、電子教材、在線測試”等內容。筆者通過學生的論壇討論、作業測試來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完成度和有效度的檢查、督促和評估。
課中:在課堂的實踐操作環節,教師在導學階段結合學生線上自學的情況,就難點、重點和易錯點進行深入講解,指導學生以小組協作的方式進行深度交流討論,并根據重難點來設計任務。學生以任務為驅動,通過任務分解、制定計劃、人員分工、分組操作、視頻展示、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實現知識的內化。課堂實操環節需要集中解決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的問題,通過做中學的方式,將知識內化、提升。
課后:在課后環節需要完成兩項任務。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完成拓展練習,實現知識的外向遷移,并提交作業讓教師掌握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完成學生評價工作,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其中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占總分的60%。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自主學習階段的完成情況、出勤率和課堂表現。總結性評價以實操考試、理論考試的形式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過程性評價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把手機等通訊設備加入到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得到了激發。不論在課內還是課外,學生都可以通過SPOC平臺進行網絡學習,讓碎片化時間得到了充分運用,突破了課堂的限制,延伸了學習時間。同時,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他們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等教學資源,提升了學習效果。通過混合式學習的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鍛煉,提升了綜合素質。通過問卷調查,參與教學實驗的兩個班級(共56人),有53名學生愿意繼續實行混合式教學,占比達94.64%。
二、總結與思考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較好地適用于高職類汽車維修專業。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開展混合式教學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課堂教學環節有效的實現了“教學做合一”“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學習習慣,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為了確保課程實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有效的考核。考核要兼顧線上線下,注重態度、過程、知識點、能力培養等方面,從而督促學生更好的進行主動學習。
開展混合式教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微視頻、PPT、試題庫等多種教學資源,任務量非常巨大,此時,教學團隊的作用就尤為顯著。因此,組建一個合理高效的教學團隊,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非常關鍵。教學團隊可以包括高水平的高級講師、講師,經驗豐富的維修技師等,一個團隊負責一門課程,合理分工,如此才能有效的推進混合式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陳堯妃,陳煥通.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研究,2019(7):135-136.
[2] 劉綻.基于SPOC翻轉課堂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反思[J].智庫時代,2019(18):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