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子豪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挑戰與機遇。為了提高企業的抗稅務風險能力,企業內部應積極應對稅務風險,并制定科學的風險處理方案,加強對企業稅務風險的控制管理,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 內部控制 企業稅務風險 防范對策 研究分析
社會的進步帶動了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企業的經濟規模。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水平,還應將重點放在內部控制方面,有效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降低企業稅務風險,增強企業的穩定性。筆者分別從稅務風險相關含義、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現狀、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具體因素、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對策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稅務風險相關含義
通常情況下,企業稅務風險是企業未承擔稅務責任導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發展,從而加劇資金虧損。根據相關因素,可將稅務風險分成兩個類別:第一類是企業在納稅中出現法律漏洞引發的風險,當企業這類不良行為被發現后,將面臨處罰或補稅;第二類是受企業自身經營行為影響,這是由于企業部門自身缺乏對相關優惠政策的了解,從而引發風險。
二、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的現狀
從現狀來看,我國企業部門在稅務風險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缺乏對稅務風險的全面認識,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些因素均會對稅務風險管理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各種漏洞。隨著稅務政策的頒布,企業對稅務風險的了解有所提升,通過對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獲得一定的稅務收益,為企業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自身更好地發展。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工程,直接影響企業各個部門,因此,企業人員應全面參與其中,從生產研發方面落實,對稅務風險加以重視。然而部分人員未對稅務管理引起重視,導致一系列虛假申報行為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極易出現稅務風險。上述問題若得不到改善,便會對企業今后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威脅企業的生存。
三、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具體因素
綜上,筆者對稅務風險相關含義進行了闡述,總的來說,企業稅務風險的產生受諸多因素影響,如企業缺乏合理的經營模式、納稅經辦人業務水平不高,詳情如下:
(一)企業缺乏合理的經營模式
為有效落實企業既定戰略,企業還需對各項工作引起重視,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企業缺乏對稅收政策相關內容的了解,導致企業管理水平無法提高,個人功利行為較多。盡管有企業對法律條款進行了制定,但由于計算方式不準確,為稅務風險的產生埋下隱患。例如,房地產企業在購買地皮時,未考慮土地稅收問題,導致資金緊缺,最后只能推遲繳稅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承擔的稅務風險相對較高。
另外,企業財務部門在財務管理中有所疏忽,導致漏稅現象的產生,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二)納稅經辦人業務水平不高
從另一角度來看,納稅經辦人員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企業稅務管理效率,但部分納稅人員素質水平相對較低,缺乏對稅收法律的全面了解,導致納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因此為企業帶來更多風險。另外,一些企業為節約納稅金額,便會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為,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上述都是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原因,企業在制定風險防范對策時還應從實際因素出發,對有效的防范手段進行總結,為企業的發展做好準備工作。
四、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對策
為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發生率,進一步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還應從企業內部入手,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管理控制,對內部控制體系管理予以強化,加強企業內部風險評估工作,遵循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原則,根據內部控制要素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嚴格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招聘,詳情如下:
(一)對內部控制體系管理予以強化
為了有效控制企業稅務風險,首先企業部門應采取有效手段優化內部控制體系,并對其進行有效完善,按稅收管理條例實施科學決策,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在稅務管理中,企業應設立專門的稅務部門,同時招聘更多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稅務管理人員,避免稅務風險。企業還應加強對稅務風險的管理,運用新型的管理思路,一旦發現管理漏洞,應立即修補與處理,并對相關方案予以完善,只有這樣方可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實,為后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加強企業內部風險評估工作
對于企業部門而言,內部風險的控制應建立在評估方面,在具體工作中,應及時找出影響稅務管理的相關因素,并對其進行嚴格控制。為達到這一管理目的,企業部門應率先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合理制定預防風險的措施,以此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企業在招聘財務工作人員時,應確保其具備專業素質以及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具有靈活應對各種狀況的能力,因此企業部門應定期組織培訓活動,深化財務工作人員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企業還應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從而實現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將內部控制管理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遵循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原則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還應遵循相關原則,即合法性原則、牽制原則、授權原則、成本效益原則。首先,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應按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對企業發展帶來影響,致使內部控制作用難以發揮。總的來說,合法性原則是避免稅務風險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加強學習,對相關法律政策加以了解,確保稅務工作與法律標準一致。其次,企業還應遵循牽制原則,在設計風險管理制度時,應號召各個部門參與其中,加強管理各個實施環節,提升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確保管理內容的科學化及合理化。再次,在管理條例制訂中,企業應合理分配相關資源,對企業員工的責任加以明確,引導員工充分履行自身職責。基于此,企業員工應對自己的行為加以規范,有效統一稅務風險管理權責,通過這一手段達到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的目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應以成本控制為基礎,從而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成本效益原則可在一定程度上突出稅務風險管理價值,為企業效益保駕護航。
(四)根據內部控制要素開展稅務風險管理
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中應根據內部控制要素來進行,例如控制環境、加強風險評估、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在具體實施中,企業應對內部控制體系加以完善,確保企業組織結構、人員分工的規范化,并有序管理稅務風險。此外,企業還應不斷強化風險評估,提前預測稅務風險發生率,合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根據風險特點予以實施。信息的溝通交流可進一步加強員工對稅務風險的了解,實現對其的全面控制。
(五)嚴格對財務工作人員的招聘
企業部門在招聘財務工作人員時,應重視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不斷夯實財務人員的風險理論知識基礎,幫助其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對于企業財務工作人員,還應定期組織培訓活動,提升其工作素質,使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得到加強。
五、結語
筆者分別對企業稅務風險防范對策以及引發企業稅務風險的因素進行了闡述。對于企業而言,稅務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企業領導應對稅務管理引起重視,從企業內部控制出發防范稅務風險。在具體實施中,應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全面貫徹各項科學管理原則,按照內部控制要求來開展風險管理工作,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作者單位為廣西泰霖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陳燕.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途徑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24):163.
[2] 陳潔.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管理觀察,2018(21):164-166.
[3] 遲丹鳳,付曉,鄒婷.基于內部控制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調查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8(07):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