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李海瑛
摘要:現代學徒制通過幾年來的試點推進,取得了一定成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受現行的行政體制、人力資源管理、現代企業經營和學生職業選擇等因素的影響,并非所有的專業都能實施現代學徒制,然其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理念是所有專業改革的總方向。本文通過對旅游管理專業當前教學團隊的淺析,提出“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模式探索,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出建議意見。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旅游管理;輔導員;校企雙導師
一、“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模式是高職教育的必要選擇
教育部有文要求,把加強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列為試點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強調現代學徒制的教學任務必須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制。在人才培養規格設定、教學標準制定、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及考核等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全過程中,“雙導師”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校企“輔導員+校企雙導師”團隊建設是現代學徒制順利實施的關鍵。
(1)思想政治教育要貫穿教學全過程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在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改革過程中,要將輔導員思想育人融入到專業能力培養的全過程。
(2)培養符合現代旅游發展所需的人才是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貴州近年來加快實施大旅游發展戰略,旅游業實現井噴式發展,大好的行業發展前景改變了企業對人才培養、人才儲備等人力資源開發的一貫認知,旅游行業、企業紛紛走進學校,通過實習實訓合作、預約就業等方式先期進駐,主動要求參與育人,與學校開展多形式的合作,爭搶共育優秀人才。強勁的旅游發展勢頭為校企合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環境。與此同時,旅游專業學生對行業的發展及就業前景也信心十足,更加熱愛所學專業,愿意利用課堂內外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訓操作中去,為“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模式的實踐提供了支撐。
(3)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現代職業教育的育人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本理論不斷內化為價值判斷。就學生群體而言,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在職業取向、崗位選擇等方面目標更明確。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在普適性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構建基礎上力求個性彰顯,尊享個人興趣與愛好。為此,職業教育要取得良好成效,必須尊重學生個人選擇,要遵循學生價值判斷,推進專業教育向崗位方向性教育調整,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符合自己發展方向,跟隨喜歡的導師,讓學生成效激化提升。
二、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旅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旅游+”等產業融合升級,現代旅游業呈現多元化綜合型經營特征,要求旅游人才的知識及技能儲備更具復合性和創造力。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實施校企合作、推進專兼教師育人以大量實施,但當前的粗放式專兼教學團隊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輔導員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聯系不夠。德技雙馨是職業教育的共同目標,在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引導尤其重要。當前,多數輔導員老師知識結構總體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對管理的學生所學專業缺乏了解。致使輔導員工作普遍存在只注重意識形態的教育,缺乏與學生專業知識及職業規劃的有效性結合,使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缺乏理論知識與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化引導。
(2)校內專業教師實踐指導能力不足。在以往的師資團隊建設中,向研究型高等院校學習,注重將學歷和專業作為聘用條件,使得校內專業教師團隊在研究能力和學生專業理論教學方面有一定的提升,但團隊整體內陷出對學生實習實訓指導的短板。雖然在教師職業發展中不斷提及提升專業實踐水平,做到知行合一,但由于受到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考核制度、政策審核、財務管理等政策性限制,致使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提升動力不足。
(3)企業導師講解分析能力欠缺。企業導師大都來自旅游行業一線崗位,主要從事導游服務、旅行社計調、旅游產品設計、旅游網絡運營等工作,有多年從業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對于大多數企業導師而言,一方面缺乏學情分析意識。企業導師的第一身份是員工,全心履行崗位職責、一心干好本職工作是其職業發展的第一要務。然而,大多數企業導師忽于對學生基礎的了解、學習能力的分析,使得技術技能的指導缺乏針對性。另一方面是缺乏技術技能教學的系統性教授思維,缺乏對教學策略和方法的靈活運用力。旅游從業者面對形形色色的游客,更需要教會學生場面控制技巧和隨機應變能力以及對典型事件的處理技巧。雖然聘請的企業導師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在指導學生實踐時往往存在操作要點講解混亂零散,缺乏系統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很難把握要領。
(4)專、兼教師缺乏溝通。在平時的教學中,校內教師與校外教師各自為政,缺乏交流。校內教師陣營意識明顯,在教學領域優越感強,不愿與校外教師請教學習。校外教師從事教學兼職活動,角色意識不強,缺乏教研覺悟,也不愿同校內教師主動溝通交流。專業教學在形式上構建起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但團隊的內部交互性功能沒有充分發揮。
三、旅游管理專業“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實踐路徑
(1)“輔導員+校企雙導師”教學團隊建立選聘培養機制。制度的建立不僅要管制人,還要激勵人,在旅游管理專業“輔導員+校企雙導師”團隊構建中,應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推進輔導員思政知識基礎上的旅游專業化塑造。讓輔導員全面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施的全過程,掌握學生學習實踐要求、未來就業前景、就業崗位標準以及職業道德規范,以便在平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專業發展,合理分析就業前景,增強對專業的熱愛和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憧憬。二是加強對校內專業教師的技術技能提升。通過內部調整,有序輪崗輪訓,讓專業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帶著目標,領著任務深入行業企業開展實踐鍛煉。三是加強企業導師的聘用、培訓和管理。在企業中選擇經驗豐富、有教育情懷、樂于育人的一線員工作為企業導師,適時組織企業導師開展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及技巧等相關知識培訓,促進企業導師教師化,讓師傅豐富的技術技能能夠順暢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系統、快速、準確的學習崗位技能。教育是良心工程,還應加強對企業導師愛生樂教的情懷培訓。四是加強輔導員、校內專業教師、校外專業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在教學團隊構建中,學校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搭建交流互動平臺,積極組織開展針對專業教育、學生培養的研討,積極推進校內外老師結對子,開展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交流匯兌,取長補短,相互提升。
(2)“輔導員+校企雙導師”教學團隊建立獎懲進退機制。在“輔導員+校企雙導師”的團隊管理中,對學校方面的輔導員和校內專業教師,將業務學習和技能提升納入評優評聘考核范圍。通過建立目標-任務導向,讓輔導員和專業教師一同加強對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到行業企業考察調研,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對于學習意愿差、態度不端正的教師給予相應懲處。對外聘企業導師要建立聘用及辭退制度,注重從品行德性和技術技能兩方面出發,建立外聘教師邀約任職制度,建立完善的聘用管理檔案,對教授能力差,學生評價差的外聘導師給予辭退處理。考核評價采用學生評價占主體,專業建設委員會和督導評價為兩翼的綜合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專業教學團隊的執教育人水平。
(3)“輔導員+校企雙導師”教學團隊推進方向性育人。“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模式的探索其目的在育人,要改善以往教學模式中缺乏針對性引導、師生教學關系疏遠、學生了解就業無門等現實問題。因此,在“輔導員+校企雙導師”育人模式實踐中,突出導師作用,實施小組式、方向化育人。輔導員以班級為單位,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主抓,對全班學生開展學風引導、師生關系協調等工作。校內專業教師以自有知識專長為基礎,在教授課程的同時,對部分學生開展方向性發展的理論指導。校外導師以崗位工作標準為基礎,在開展技術技能傳授的同時,對部分學生開展方向性發展的實踐指導。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結合未來就業崗位要求,選擇方向,在輔導員老師的協調指導下,與校內外導師推進方向性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交流。旅游管理專業結合就業崗位群,設置導游服務方向、景區服務與管理方向、旅行社計調方向、旅游營銷(電商)方向、旅游策劃與產品設計方向,把方向學生人數控制在6~8人左右。通過班級內設置方向,讓學生自主選擇方向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Z].教職成[2014]9號.
[2]白潔,劉國松.構建特色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職業教育,2016(19):86-87.
[3]張春,李競賽.現代學徒制烹飪類專業“雙導師”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8(11):64-66.
[4]付鳳華.就業導向下高職動漫專業“雙導師”制育人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12):94-97.
[5]陳國強.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企業德育導師制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