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和
摘要:新課標對課堂教學各個方面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注重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和探索,積極地改變課堂教的方式,構建開放性的課堂環境,營造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氛圍,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終身學習的思想和觀念。高中地理教師以新課改為發展方向,重視課堂實踐的研究和探索,采用多種形式的課堂評價方式,融合有效的教學手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新穎獨特教學模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
新課改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全面,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場所,有效地實施和推進課堂教學的全面進行,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開拓出有效的途徑,從而讓學生真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高中地理教師為了順利地達成新課標對課堂提出的要求,認真地研究和解析課堂教學實踐,對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地剖析,把握各個方面之間的關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設計出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課堂問題,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深深地吸引學生的目光,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以達到新課標和社會的需求。本文從新課改的角度入手,深入地研究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踐,進行以下幾點有益的探索:
一、以新課改為基礎,合理地安排和設計教學內容
新課改是課堂教學開展和實施的重要標準和依據,在實際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脫離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而進行教學活動,否則就無法與學生的發展相一致,課堂就不會成功的進行,同時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就不會很明顯。因為只有把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才能促使學生學習的地理知識不斷地增加,才能確實保障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為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對教學方案進行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對教學內容合理安排。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掌握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地理知識講解過程,因為理論知識教學無法使學生有效掌握,所以,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且,一節課教學的知識比較少,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這樣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期間,需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性需求,保證將學生作為主要對象,以促進教學任務的有效執行。
二、以新課改為主旨,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對所有學科的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核心。高中地理教師要以新課改為中心,積極地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切勿一味地主宰課堂,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探索,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因為高中地理教師只有明確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教師要敢于放權,多給學生提供廣闊的自由發揮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不僅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使學生更加自信,學生的潛能也能得到全面的展現。部分教師擔心把課堂交給學生,會導致教學無序混亂。然而并非如此,教師只要善于組織,積極引導和輔助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體驗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就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教師應盡力營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馳騁、愉悅學習。
三、以新課改為方向,全面拓寬和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
新課改是課堂教學前進和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不同學科前進的航向。高中地理教師在研究本學科的知識時,必須深入地研究和解析新課改的教學思想,突出地理學科趣味性、綜合性的特征,讓學生認識到人類生活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找到兩者之間的切合點,從而為學生地理思維的全面發展,提供最為廣闊的空間和場所。因為高中地理知識往往離不開地理區域,但許多學生對地理空間概念相當模糊,有些學生甚至連主要國家、城市都不認識。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建立空間概念。有兩種途徑可以做到:一是通過識別經緯地圖和地球儀,找出主要經緯線所在區域;主要經緯線包括回歸線、赤道、極圈和零度經線等。對主要地理事物在頭腦中建立初步空間位置。比如,赤道線上的國家有委內瑞拉、巴西等,零度經線的國家有英國,海洋有地中海等,使學生對地球上東西、南北方向有了大致的概念,對這些特殊線位上的國家及相關知識、有了了解和對比。二是要求學生運用地圖完成課后練習及配套的填充圖。在區域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多用各種板圖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識別區域圖的基礎上能自繪區域空白圖,再將主要地理事物落實到圖中。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區域意識。而且學會了用圖說話、用圖思考,建立了穩固的空間概念。
總的來說,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更加注重多元化教學方法和方式的運用,促使廣大的一線教師,運用以上策略,合理地滲透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切實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豐富學生學習地理的內容,最大化地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增強課堂教學點有效性,從而促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整體效果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尹洪慶.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6(8):183-184.
[2] 曹孟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之初探[J].讀與寫(上·下旬),2017(19):4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