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內關懷幫扶機制是強化黨的人文關懷、凝聚黨的向心力的重要措施,如何開展黨內關懷幫扶工作,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空中樓閣,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從隊伍建設、業務工作、思想認識等方面出發,探索出符合黨組織實際的途徑。
【關鍵詞】 激勵 關懷 幫扶
一、背景
近年來,吳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針對黨員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黨組織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青年黨員發展速度緩慢等問題,探索實施了“建立黨員檔案、黨內關懷、幫扶制度,關心黨員思想進步、身心健康、個人成長能力提升、形象樹立”為主要內容的黨內關懷機制,對黨員政治上激勵、生活上關懷、工作上幫扶,并將關愛范圍向群眾延伸拓展,有力促進了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的長效化、制度化,逐步形成了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新常態。
二、工作途徑
(一)建立黨員檔案、黨內關懷、幫扶制度
1.建立黨員檔案。建立黨員基本情況、組織發展等6項內容的個人檔案,把黨內關懷向黨外延伸,為在崗和離退休職工建立會員卡、幫扶申請表及家庭檔案,作為扶貧幫困的依據。
2.建立黨內關懷、幫扶制度。健全黨員權利保障、表彰激勵、工作扶持等制度,解決黨員工作生活困難,真正從制度層面營造尊重、支持、關心黨員的濃厚氛圍。
(二)關心黨員思想進步、身心健康、個人成長能力提升、形象樹立。
1.關心黨員思想進步。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為重點,運用局域網、QQ、微信、手機短信等載體,豐富重大理論宣講、重溫入黨誓詞、黨員教育輪訓等形式,著力拓展“黨組成員講黨課”“支部書記講黨課”“黨員講黨課”等載體,加強黨員黨性修養和宗旨教育。廣泛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構建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經常性溝通機制,有效化解黨員隊伍中的不穩定因素。為黨員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搭建“綠色通道”。對黨費收繳、使用、評先選優,發展新黨員等全過程公示,保障黨員的議事權、決策權和知情權。
2.關心黨員身心健康。把慰問送進門、關懷送到家、溫暖送入心,走訪慰問經常化,黨員生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難、父母或子女生病住院時必訪。春節、“七一”等節假日,對一線黨員、老黨員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達到“慰問一人、溫暖一戶、感動一片”的效果。
3.關心黨員個人成長和能力提升。在本領上幫助提高,學習上重點扶持,搭建技能培訓平臺,工作上優先支持,搭建工作幫帶平臺,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解困,增強黨員本領底氣、提振工作信心。
4.關心黨員形象樹立。強化角色激勵,推行黨員評星定級管理,從工作業績、理論學習、模范作用發揮等方面進行嚴格考核評定,促使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強化責任激勵,推行“個人提諾、組織審諾、公開承諾、督查踐諾、年終評諾”的五步承諾法,引導黨員公開承諾、踐諾。強化典型激勵,增強模范的表率和引領作用,形成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要點
(一)黨內激勵關懷幫扶要找準切入點。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從思想進步、身心健康、技能提高、素質提升、作用發揮等方面給予服務,激活黨員的主體意識,增強榮譽感。
(二)黨內激勵關懷幫扶要突出針對性。針對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關愛形式,有的放矢,思想上重視尊重、政治上教育提高、工作上理解支持、輿論上鼓勵鞭策、生活上關愛關心,使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三)黨內激勵關懷幫扶要選好用活載體。以黨內關懷機制為抓手,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保障、健全完善關愛制度等,增強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黨內激勵關懷幫扶要抓好拓展延伸。在關心黨員的同時,將關愛觸角延伸到群眾,形成“群眾有難黨員幫,黨員有難黨組織幫,組織工作大家幫”的工作格局,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四、預期成效
(一)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做到黨員平時有人訪,難時有人幫,病時有人探,尊重和落實了黨員的主體地位。黨員隊伍出現了“五多五少”,即主動向組織匯報思想的多了,私下發牢騷、亂議論的少了。
(二)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黨員心情舒暢、團結協作、和諧共事,實現黨內和諧,吸引群眾向黨組織靠攏。
(三)拓寬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渠道。圍繞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爭先創優的目標,廣泛服務工作,促進黨員在實踐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作者簡介:趙予強,男,1983年出生,籍貫寧夏吳忠,助理政工師,黨校研究生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