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
摘 要 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會學生體育鍛煉技能,還應當關注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改善和提高。文章基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意義,探討將初中體育與學生心理素質有機結合起來的具體路徑,為改善我國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相關參考意見。
關鍵詞 初中體育;體育教學;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804.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028-01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思索的問題。下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當代中學生大多數處于衣食無憂、安逸舒適的成長環境之中,普遍存在著性格軟弱、心理素質差等性格特點。通常來說,緊張、激烈的體育鍛煉項目能夠磨練出學生勇敢、拼搏和堅持不懈的品質,而競技類體育鍛煉則能鍛煉學生斗志和堅定意志,讓學生在運動、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會輕易地想到放棄和妥協。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體育活動的競技性能夠讓學生體驗到競技精神,學生在競技性體育鍛煉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名次或者勝利,能夠感受到“我能行”的成功體驗,進而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對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培養出學生的自信心、勇氣和堅定的內心,引導學生充分地發現和肯定自身的能力、價值。
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路徑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緊密聯系,輕松、和諧和互助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于課堂學習之中,而緊張、壓抑和沉悶的學習環境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會有著更為頻繁和直接的接觸和互動,因此,良好的師生互動環境是體育教學的教學重點之一,體育教師只有尊重學生,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在人格上的平等,以朋友的姿態發揮教師的教學指導通,才能讓學生在和諧、友善的教學環境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力。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用體育游戲取代傳統的課前準備活動,在鍛煉學生身體潛能的同時,幫助學生更輕松愉快地投入體育學習之中。對于自尊心較強的學生,體育教師應當盡量地避免批評和責備,多采用引導和鼓勵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地認識到自身的欠缺,從而加強學生對教師的信賴,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積極互動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體育課堂的鍛煉項目大多是集體參與的形式,體育教師應當積極推進學生互動形式的優化升級,以此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初中學生受到集體的影響較大,教師可充分利用團隊因素提高學生的運動意愿,體育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個人喜好將學生自有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參與到集體活動之中,從而降低學生在活動之中的心理負擔,小組成員關系越和諧,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越高,在運動之中心里越放松,相應的訓練效果則會越為顯著。例如:針對籃球運動,體育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籃球小游戲,如,運球游戲,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當的兩個小組,讓兩個小組彼此之間進行運球接力賽,并約定最先抵達終點的小組為獲勝方。競技型的運球游戲本身并沒有很大的難度,幾乎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但運球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能鍛煉學生的籃球技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提高學生的體育熱情和參與意識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更多地采用積極鼓勵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起體育運動的自信心,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熱情和主動參與意識。學生本身具有個體差異,一些身體素質較差、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面對體育運動往往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針對這種類型的學生,體育教師應當多給予鼓勵和關心,以此增強學生主動參與運動的意愿;當學生取得一定的進步時,教師在給予表揚的同時,還可以相應地給出專業性的指導意見,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運動技能和運動表現。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別是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的即時性評價,可以在瞬間影響學生的課堂表現,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和心理狀況,適時地給出不同的評價,以此促進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更好地展現自己。此外,體育教師還應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適時地調整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形式,以此調動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能夠幫助中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還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帶來巨大的幫助作用,當代中學生盡管生活條件較為優越,但他們心智成長不成熟,心理素質脆弱,無法承受挫折,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良,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以此促進學生在體育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成.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黃獻勇,劉彩英.淺析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