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摘 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師上課都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堂容量較大,老師講解的較多,那怎樣才能做到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課堂精講;課堂多練;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180-01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在大部分教師上課都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因此課堂容量比較大,自己講解的比較多,只顧自已的教學,而忽視學生的動手解題。
一、精講
所謂精講,就是指教師在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抓住重點,把握難點的前提下,審慎選取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效合理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恰當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去完成課堂教學的有效工作量。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在“精”字上下功夫。
(一)課堂內容精湛
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強,千變萬化,如果不抓住它的變化規律,那是不可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所以教師首先得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的安排,選準精講的內容。所謂精講的內容,就是精講側重的知識點,它一般體現在教的重點、學的難點上。
(二)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結構
如何做到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結構,就是要優化精講的環節,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在明確教學情景和精講目的、重難點以后,為了在最少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對教學環節就要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在大部分新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設計的教學環節分為三步走:復習→新課→小結。
(1)復習就是讓學生重溫已學的知識,它的作用是為新課作鋪墊。在復習中教師應注意指導出舊知識與新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定的學習方向,到學習新知識時就有據可依。
(2)新課講解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抓住教學的重點,把握難點,合理分配教學時間,爭取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掌握及時相應的知識。
(3)小結,這一環節主要是學生在學習概念、聽講了例題、做了一定量的練習后,在更高的層次上再度概括、總結。因為在課堂過程中涉及的內容還是較廣的,有教學的重點、學習的難點,也有非重點的內容,通過重點的歸納、梳理,進一步分清紅花和綠葉,使重點更明確,知識更精要,印象更深刻,進入認識的更高層次,教學取得好的成效。
二、多練
“多練”,是成功的基礎,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作為學生,多練是更必不可少的,失去了多練,也許成功已不再屬于你。就拿數學來說吧,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把每一道基礎知識反復地練熟,練得多了,頭腦也自然會靈活,這樣,再難的題也就不攻自破了。同時,多練也可以把學過的基礎知識更加牢固,從而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一切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何多練?我們的體會是:一要有充足的時間,二要注意習題的類型,三要注意練習方法的多樣化。我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一題多變反復練。例如指導學生練習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類習題時,我們將習題改變成如下的幾種形式:
①長方體長是30厘米,寬是10厘米,高8厘米,求體積。
②正方體棱長是6厘米,求體積。
③正方體底面周長是16厘米,求體積。
④長方體底面積是40平方厘米,高8厘米,求體積。
⑤正方體底面積是64平方厘米,求體積。
這幾類題,雖然形式各不相同,又各有特點,但都沒有離開基本計算公式。通過這樣的練習,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抓住特點綜合練。在數學教中數學習題都有他的特點,因此一定要抓住習題的特點綜合練習,這樣學生可以把學過的知識進一步的牢固掌握。
3、精選習題重點練。選擇典型性的習題,作重點練習,既可以鞏固基礎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4、保證時間集中練。堅持精講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集中練習。也可運用自習課時間集中練習,教師可以有計劃地進行輔導。
5、因材施教區別練。由于學生智力上的差別,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對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可以多布置習題,并注意給難度較大的習題。對接受較差的學生一般給他們布置些基本類型的練習題。也可出幾道,其中夾雜二三道難題,要求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全部完成,差的做七八道即可。同時要經常巡回輔導,注意檢查學困生的課堂練習,給他們“偏吃偏喝”。
三、精講與多練有效結合
老師的“精講”,與學生的“多練”,使學生的地位從被動的“聽眾”,轉變為主動參與的“演員”,在學習過程中成為發現者、探究者、創造者。在學習數學中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學習,在教學生“會學、善思”方面多做“廣積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氣氛緊張活潑,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