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家
摘 要: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的管理,那其教學質量顯然達不到時代的高度,故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管理,已成為當今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話題。學習共同體作為新時代的重要教育理念,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將其和實際教學融合在一起,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績,文章首先對學習共同體作了簡要的概述,然后分析了在學習共同體下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的主要意義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策略,最后分析了其主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望能給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小學數學;課堂管理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方式各種各樣,導致其教學質量千差萬別,如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雖然極力想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但由于其課堂管理的方法有失偏頗,導致課堂質量一直達不到想要的高度。
學習共同體是一種對教學關系的新理解,如果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根據該理念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改革,那就很可能對其課堂教學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一、學習共同體的內涵
傳統教學觀念下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述,而小學生則只在座位上認真聽取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即課堂教學中的“教”和“學”是分離開來的,教師和學分別是屬于不同的教育團體。但學習共同體的觀念認為教師和小學生是一個共同的團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小學生應該相互交流和理解,整個課堂教學并不只是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小學生要完成學習任務,而是兩者應該互幫互助,共同完成整個教學計劃。[1]
二、為什么要基于學習共同體來建立課堂管理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管理當中,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都只強調對課堂紀律的管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管理。從學習共同體的觀念來看,這種只關注課堂紀律的課堂管理方法顯然是不夠合理的,課堂教學涉及較廣,其中的每一個過程都可能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單單注重課堂的紀律,卻不充分和小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學習狀況,那其課堂質量得不到提高也是必然的。此外,學習共同體不僅強調教師和小學生要進行交流溝通,還指出了小學生之間也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故教師若能基于學習共同體,來建立相應的課堂管理方法,那顯然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2]因此,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之前,進行精心的設計,在學習共同體的角度下,確定全面且合理的課堂管理方法。
三、在學習共同教學理念下如何開展課堂
小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活動都是在課堂里進行的,因此在教師的有效管理之下,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倍增,能夠有效吸收和構建知識。教師是否能夠高效地完成其教學目標,以及小學生能否在良好的課堂環境內學習知識,這些都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良好地管理課堂。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應當增強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口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當讓小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在課堂上,教師往往會為了維持課堂上的教學紀律而禁止小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雖然這有利于保持教學進度,但會讓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變少而使課堂氣氛較為沉悶。[3]在課堂的互動過程中,為了使小學生投入更加多的專注力和積極性,可以讓小學生組成小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在這樣的溝通過程當中,小學生的意見可以得到表達,同時能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小學生在與他人的觀點的碰撞當中,能夠向更深的思考方向發展。另外在小組的討論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們做好分工工作,使小組的討論得以良好地進行,而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應當選舉出代表將小組內產生的觀點與其他的小組進行分享。
(二)讓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更加頻繁
教師不僅要作為知識傳授者,在課堂上還應當以朋友的身份與小學生展開更多的交流,這樣才能夠拉近小學生與自己的距離。當小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增加之后,其對數學課堂會有更多的親切感。[4]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多多采用正向鼓勵的方式,在小學生學習到一個新知識或有了小小的進步之后,及時給予鼓勵,讓小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溫暖和被關注。小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之后,其對學習的積極性會顯著提高,這能使其在內心中產生對這一學科的興趣。
例如,筆者班上的一位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總是不守課堂紀律,不能專注聽講,有一些小活動或開小差的現象出現,而有一次他在課堂上比較專注地聽課十分鐘后,筆者對他進行了鼓勵,在這一次的小鼓勵之后,這位學生變得更加專注和認真,他的數學作業完成情況也相較于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出正向鼓勵式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顯著。
(三)關注小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應當僅僅關注自身的教學材料準備情況,還應當在教學實施的過程當中關注每一位小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由教師和小學生兩部分組成,教師對知識信息進行傳播,而小學生是知識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接收情況是課堂質量的關鍵所在。
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關注每一位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開小差和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小學生,應當及時給予提醒和適當的懲罰。對于課堂上出現的各類問題,教師應當用合適的手段給予解決。小學生年齡尚小,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在課堂上也難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當較為頑皮的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影響到了其他小學生的學習時,教師應當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讓他知道這樣的行為給其他同學的學習帶來了影響,同時會影響整體課堂的教學進度,讓其能吸取教訓,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在對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小學生進行懲罰時,教師應當注意懲罰的力度,即在保護小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適當對其進行教育。例如,教師可以讓破壞課堂紀律的小學生給全班道歉,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其他學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而且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5]
(四)課堂評估標準變得多樣化
以往教師在對小學生成績進行考核時往往依據最后的筆試卷面成績來打分,這種單一的評估模式讓教師僅僅對課堂上的知識教學情況投入關注,而忽視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與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對小學生的具體觀察。因此,在設計課堂的評估標準時,教師應當將小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平常的作業完成情況作為考核的標準之一,納入評估體系當中,這樣的評估方法能夠使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更多地關注小學生在平日里的各類學習活動。教師還應當對每次課堂上小學生的發言情況和小組討論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適當地給發言積極的小學生加分,而且對小學生的每一次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都應當認真打分和評估,并將這些成績都記錄在最終的考核成績當中。
另外,教師還應當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增加小學生的小組合作內容,讓小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小組任務,教師對小組任務完成的成果進行打分和評估,即在具體了解組內每一位小學生的分工后,合理評價其完成情況。教師也應當將平日的小組作業完成情況結合到最終小學生的整體成績評估當中,使小學生認為自己平日里的每一次努力都有被看到。[6]
四、運用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下教師面臨的問題
(一)對教學理念認識不深刻
首先在用這一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習共同體這一理念做深刻的認識,了解自己這一教學理念的內涵所在,同時合理地將這一理念化為實際的行動,使整體的教學課堂適應這一理念。
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將各個環節的設計都與這一理念融合在一起,并同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更加融洽和有效的溝通。教師還應當利用互聯網資源查詢更多與學習共同體這一理念相關的教學案例,從中學習更多的實踐經驗,從中獲得更多的教學靈感。
(二)教師專業素養不夠
在學習共同體這一教學理念的推廣過程中,部分教師在對理念進行了解之后,由于其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不足,導致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無法將理念很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為了在數學課堂上真正將教師和小學生融合起來,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交流,就需要在課程的設計中加入更多有趣和新穎的環節,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真正發揮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創新,仍使用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使課堂仍延續以往沉悶的節奏。
因此為了使學習共同體這一教學理念得到真正的推廣,必須讓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得到加強,使其在自身的教學計劃中加入更多的創新性成分。
五、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如果能夠對學習共同體這一新的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并將其和數學課堂的教學管理結合起來,那么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地學習該教育理念的內涵,并結合實際制訂更多的課堂管理策略,從而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相信在小學教育界所有人員的努力下,課堂管理工作一定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李 舒.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5):210-211.
[2]單薇潔.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共同體”的建設[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71-72.
[3]王明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和諧學習共同體的有效建構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33):21.
[4]石秋香,楊倩茜,王麗影,等.網絡學習共同體助推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計算思維教學能力探究[J].辦公自動化,2018(20):30-32.
[5]魏 紅.小學數學共同體課堂建設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6(24):206.
[6]丁 蓓.基于學習共同體理論的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3(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