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芳

【摘要】? 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在于知識和能力的塑造,更在于思想品德的培養,因此需要高校的專業課程發揮育人功能,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文章以山西工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必修課“中級財務會計”為例,對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設計以及考核評價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夠“潤物無聲”地實現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合格的財務人才。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程思政;中級財務會計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7-0125-02
思想政治工作與高等教育密不可分,不論是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還是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2019年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過程,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上述講話的落實和執行。
一、“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開設是為了培養具有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應用型合格人才,是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結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該課程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未能完全實現其開設的初衷。
(一)忽視對學生思想價值的引導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一方面強調要扎實會計理論基礎,同時也強調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重點放在這兩個方面,以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具備生存的本領。這就導致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是“應用型人才”,但卻不一定是“應用型合格人才”。近年來財務造假事件不斷發生,尤其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篡改、偽造單據等方法非法侵占公司財產的行為發生,使得社會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產生了質疑。因此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思想價值的引導,從長遠來看,對學生是不利的。
(二)忽視課堂教學方式的變更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各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課堂教學的方式卻還是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同,即老師講、學生聽,雙方之間的互動較少。“中級財務會計”雖然經過應用型課程改革,在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由于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深,在實際的教學中“滿堂灌”的方式未能得到切實的改變,這與現代“雙創教育”的理念相違背,也不利于應用型合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讓學生了解中國會計文化的淵源和精髓,實現對優秀會計文化的傳承,同時結合新時代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使其成為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較強職業技能的又紅又專的財會專業技術人才。
三、“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思政內容設計
(一)設計理念
“中級財務會計”是以企業的資金運動為研究對象,以會計信息系統的四大環節為主線,全面闡述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課程。在課程思政的理念下,整個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融入到相應的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政功能,以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目標。
(二)教學內容設計
1.整體設計思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內容按出納崗位、往來結算崗位、存貨崗位、對外投資崗位、固定資產崗位、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崗位、薪酬崗位、籌資崗位、財務成果崗位、總賬報表崗位十個職業崗位應具備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安排教學內容,在上述教學內容中融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2.單元教學內容設計。現以中級財務會計總論中“財務會計規范”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敬畏法律意識為例說明具體課堂實施過程,詳見表1。
四、“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學方法設計
隨著移動互聯網等現代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中各個行業都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到國家工商、行政、稅務管理等領域,如政府網上投訴與建議、企業納稅申報;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模式、學習習慣等,如共享單車、網上購物。作為大學教育的“踐行者”,我們應該“反思”傳統教育模式,應借助現代化信息平臺,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實現從“主演”向“導演”的角色轉變。超星學習通是我校為實現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的平臺,其有效地將課堂教學和手機移動終端串聯起來,為課堂內外的互動以及翻轉課堂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依托于前期“中級財務會計”在線課程的建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前發送教學大綱、視頻、課件等資源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以供學生課前預習,延長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同時配備相關練習,一方面幫助學生自我檢驗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師課前了解學生在知識點掌握中的不足;課中利用超星學習通APP開展簽到、提問、討論、隨堂測試等活動,不僅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而且還能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對于內向、不善于在課堂上發言的學生也愿意積極參與,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后通過超星學習通APP完成作業、答疑等相關活動。
對于一些想要引發學生思考的社會熱點,也可以通過該平臺推送給學生,如電視劇《喬家大院》中的胡麻油摻假事件、會計法制宣傳片《喚醒》等,組織學生在手機上展開討論。
五、“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考核體系設計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思政教育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備會計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合格人才,因此,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對會計優秀文化的傳承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基于上述原因,在課程考核方面也需要同時注重兩個方面的考查,對照教學目標,構建了一套過程與總評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方案。其中過程性考核占總評成績的50%,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階段性知識的掌握,學習態度的考核主要從課堂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進行評價,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通過期中考試的形式進行;總評性考核占總評成績的50%,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既要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占比20%),還要重點考核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占比80%)。具體考核評價方案如下頁表2所示。
根據期末對學生的訪談以及學生上交的學習心得來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是比較認可的,同時也反映出該課程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有的學生在學習心得中寫到“會計職業是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的總和”,有的學生提到“就會計信息質量的八大要求而言,我們作為未來的會計人員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此外還有“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不做假賬”“誠信做人”,等等。從這些樸實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中級財務會計”的課程思政已初見成效。
總之,通過“中級財務會計”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實踐證明,以專業課程為載體,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混合教學方式,對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更具感染力。但是目前“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還處于摸索階段,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以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J
【主要參考文獻】
[ 1 ] 胡苗忠.基于“一個引領、一條主線、三個平臺”的課程思政框架體系研究與實踐——以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高職會計專業為例[J].商業會計,2018,(14):127-129.
[ 2 ] 李雪琴.“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育案例探討——基于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思政課程案例[J].新會計(月刊),2018,(11):29-30.
[ 3 ] 譚春蘭,楊德利.《會計報表編制》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273-274.
[ 4 ] 王立新,王英蘭.“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會計專業課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2):21-24.
[ 5 ] 于向東.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N].光明日報,2019-3-27(06).
[ 6 ] 袁雅楠.手機移動終端在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藍墨云班課為例[J].財會學習,2018,(23):210-211.
[ 7 ] 張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