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新課改的如火如荼,使大學英語教學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經常應用到一些課堂用語,這些課堂用語可以從功能語言視角進行分析,這有助于對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進行改進,以此提高其操作性與實用性,進而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成效。鑒于此,本文便對新課改背景下,以功能語言為視角,對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功能語言;大學英語;課堂用語
【作者簡介】陳倩(1987.12-),女,布依族,安徽人,貴州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英語教育。
引言
功能語言學是由韓理德提出的一種理論框架,該理論在不斷的發展中,馬林諾夫斯、弗斯等人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語言能夠反映主客觀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及過程,其具備邏輯功能,能夠對線形循環結構所具有的并列與從屬關系進行表現。語言作為社會人做事時所采用的常見手段,其所具有的一種重要功能便是反映人與人之間所存在的關系。隨著功能語言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日益關注,使功能語言學理論成為用于調整和改進課堂用語的重要基礎理論。
一、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常用課堂用語
為了從功能語言視角對大學英語教學中所采用的課堂用語進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調整和改進課堂用語,本文列舉了八個常用的課堂用語,分別是Lets go over what we have learned last lesson.Well.Look at this dialogue, and lets practice it once again, shall we? Ill check your homework、Have you finished the exerciseswhich I gave you lasttime? Class begins.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45 How about revising them again, ok? Howabout another practice on this point? All right?、Are you ready?? Who can talk about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
二、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的概念功能分析
在功能語言學中,概念功能所具有的經驗功能體現在語態與及物性兩個方面,根據功能語言學提出者韓理德的觀點,人類經驗可依據及物性系統劃分為六個過程,分別是心理過程、行為過程、存在過程、物質過程、關系過程以及言語過程。其中,某段經歷所形成的過程便是物質過程,該過程可通過動態動詞進行表示,而動作者及其動作目標則通常由代詞與名詞進行表示。人們在經歷某件事時其自身感覺、認知、反應等心理活動則可用心理過程進行表示。而事物與事物所具有的關系變化過程則用關系過程進行反映,關系過程主要包括識別與歸屬兩大類別。而人或動物在講話及信息交流時所產生的過程則為言語過程。事物在主客觀世界中存在的過程則是其存在過程。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中,物質過程是主要過程,其在上述六個過程中的占比高達80%,其次才是言語過程10%,最后是關系過程與心理過程,分別為5%。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是寫,隨后才是說,這是由于物質過程為做的過程,由此可以了解到寫與說之間的比重存在嚴重失衡。之所以會出現該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是采用四、六級應試教育,這使得大學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筆試能力過于側重,但卻忽略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考慮到這種說法可能會有失公正,為此還需要從人際功能角度來分析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用語。
三、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的人際功能分析
在功能語言理論中,語言所具有的人際功能可體現在語氣、語調以及情態這三個語義系統之中,而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來說,需要將小句作為基本的分析單位,在進行小句分析時,其人際功能需要側重于小句語氣結構的分析,大學英語課堂用語從語氣結構來說包括語氣及剩余部分,而語氣則由主語和限定成分兩個部分,其中主語則通過名詞性詞組來充當,而限定成分則是動詞詞組中的組成部分。在英語小句的剩余部分則由謂語、附加語以及補語所組成。
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常用的課堂語言進行人際功能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中祈使語氣要占到40%,其次是特指疑問語氣,占比為27%,隨后是陳述語氣,占比為20%,最后才是一般疑問語氣,占比為13%。由上述分析結果可以了解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課堂用語是以學生為對象的,由于其祈使語氣占據很大比例,這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是以命令或建議語氣來面向學生的,其教學成效也可想而知。
四、結語
總而言之,以語言功能視角對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用語進行分析可知,在課堂用語中普遍存在物質過程比重過大、祈使句比重過大的情況,這不利于大學英語的教學成效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不僅要側重于寫,同樣還要關注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并且教與學之間是不能分割的,教師更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從以往的被動式學習轉化為主動式學習,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來說,更多的是需要采取疑問或陳述來代替命令的語氣,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成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慧,林冬梅.從語言人際功能角度探究英語課堂教師話語[J].海外英語,2014(0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