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坤 劉宇昕
摘 要: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朗讀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實現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與審美教育。本文主要圍繞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與途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希望能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啟發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11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107
所謂的朗讀,朗,指的是聲音響亮、清澈;讀,就是讀書、念文章。朗讀就是把書面上的文字語言轉變成口頭語言,將文學作品、文章、文字等無聲語言轉變為有聲語言,變成更能表達情意的口頭話語。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會文章的風格、神韻、主旨,從而受到文章美的熏陶與感染,同時,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還能夠積累大量的字、詞、句、段、篇等語言,為學生未來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檢驗學生對文章的掌握程度、認知水平以及感情傾向。但在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朗讀目標不明確、朗讀時間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朗讀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朗讀的水平。
一、提高教師的朗讀教學水平
受到農村教學條件的影響,絕大部分高質量的教師都會選擇條件優越的城市教學,以至于農村教師的水平相對不高。想要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質量與效果,首先應提高農村教師的朗讀教學水平,只有擁有扎實的語文知識、嫻熟的教學技能以及熟練的朗讀技巧,才能夠傳授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農村語文教師應不斷地強化自身的朗讀素養,吃透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準確地掌握句、段的語調、輕重音、速度、語氣等,仔細、深入地推敲課文的感情基調,為學生做一個好的示范感情朗讀,一旦遇到朗讀方法不正確時,教師應給予正確的指導,并為學生進行正確語調、語速、語氣的示范,讓學生能夠讀出文章的真情實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與技巧。筆者指導學生要在朗讀過程中將文章中嘆詞的句子著重表達出來,注意朗讀時的調整、語氣、語調,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深刻地口味作者感人的語言描寫。讓學生通過朗讀意識到學習不再是對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而且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
二、明確朗讀訓練的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論采取哪種方式的朗讀教學方法,都必須要緊扣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明確了朗讀訓練的目標,才能夠讓學生抓住朗讀的重點,教師在制定朗讀訓練目標時,不僅要根據文章的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學生的朗讀水平、發展規律、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在朗讀的不同階段,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在朗讀新的文章時,筆者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朗讀方式,可以低聲或者高聲,但是必須要把音讀準確,將文章讀通順。然后筆者逐漸了加大了難度,要求學生必須要把文章讀流利,做到不減字,不加字。最后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要求學生在朗讀文章時要帶有一定的感情,朗讀時要節奏分明、抑揚頓挫、聲音洪亮,讀出文章的情趣感、意韻感、形象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通過唐宋詩詞、美文、經典等方面文章的朗讀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智能、熏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掌握的豐富朗讀技巧,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語文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三、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方法
由于農村小學地理較為偏僻,信息條件較差,教師的教學水平有限,教學設備簡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一直在不斷地創新與探索可操作性強的朗讀教學方法與途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朗讀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朗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筆者在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朗讀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抓住重點、難點,掌握泛讀方法;改變原文,對比朗讀;角色體驗,表演朗讀;據文作畫,多讀精背;創設情境,指導朗讀等朗讀訓練方法。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一章節知識時,筆者就運用了故事教學方法與角色體驗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故事中“躥”和“撞”,讓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不要跑得太快,以免撞傷別人或者傷到自己。讓學生在朗讀時,將重點放在詞義的感悟上,憑借課文的內容和語言環境,懂得詞語在文中所表達的意思,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生字,理解字義,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寓言故事的寓意,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感知,促進了學生語言的內化。
參考文獻:
[1]楊良貴.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淺談[J].課外語文,2015(12).
[2]宗燕.探析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常遇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華少年,2016(1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兆坤(1981.1—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