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難度的一項教學模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啟迪,有效拓寬學生的寫作探究思路來強化其寫作探究成效。據此,教師可以運用在教育界廣受歡迎的思維導圖教學手段展開綜合性探究,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化教學模式,以強化學生的寫作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作者簡介】李春盛,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
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式具有靈活性特點。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其合理安排寫作結構層次;其次通過思維導圖優化學生的素材獲取途徑,充實其文章結構;最后還可通過思維導圖協助學生整合寫作知識點,以便進行整體課程的復習鞏固,以這種綜合性手段全面強化學生的寫作學習效果。除了這些之外,教師需要在思維導圖的應用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核心素養思想,以思維導圖作為輔助性手段來深化學生的自學、思維以及語言等多項能力,在強化其自寫作成效的同時推動其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的全面性提升。
一、思維導圖拓寬學生寫作思路,優化寫作文章結構與層次
思維導圖手段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第1步教學戰略,教師可以用來拓寬學生的寫作探究思路,讓學生對寫作話題有全面性的認知與把握。使其能夠根據具體寫作話題延伸出多個層面,并將這多個層面作為寫作的具體論述點,以此來合理安排文章的寫作結構與層次。本篇文章主要選取九年級教材《Environmental problems》這單元的整體文本內容作為學生寫作的依據,以此展開綜合性教學探究,深入分析教師如何通過思維導圖的使用來深化學生的寫作技巧與能力,強化其寫作探究效果。
針對本單元的寫作探究,教師首先應當為學生選取合適的寫作題目讓學生的寫作過程能夠有所依據,綜合考量本單元內容,教師可安排話題“Talking about the Earths Environmental Problems”為題目,也為中心論點,讓學生進行寫作的嘗試。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閱讀本單元的相關文本內容,對環境話題有基本的了解。在學生初次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整體文本內容分成幾個不同的探討層面進行思維導圖框架結構的構建。這幾個不同的探討層面便是文章的中心議論話題,以此進行有關環境問題的綜合性敘述。據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將初次文本閱讀后對文本內容的整體脈絡把握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以二級框架結構的形式進行大致體現:
這樣的思維導圖構建形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探究思路,也梳理了學生的寫作思維。而接下來的寫作過程,學生便要依據二級框架結構的拓展進行針對性內容的衍生,構建完整的導圖框架,充實寫作文章內容。在此過程中,有關文本內容的初次閱讀以及思維導圖的構建都深入鍛煉了學生的自學以及思維能力,基本滿足初中學科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需求。
二、思維導圖協助學生獲取素材,提升寫作文章豐富度
前期,教師引導學生將整體文本內容分成了幾個不同的層次,拓寬其探究思路,讓學生進行了思維導圖的繪制。這樣的過程便為學生的文章寫作構建好了寫作框架,接下來便是在框架中填充內容,以充實整體寫作文章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積極獲取寫作素材,來作為文章的論點支撐,以提升寫作文章的豐富性與完善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已經繪制完成的二級框架結構進行延伸,探究有關環境問題不同層面的相關信息。這時,有關三級框架結構中不同層面的具體體現,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文本內容與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兩種途徑進行素材的獲取與收集:
在此思維導圖中,三級框架結構中的信息都是針對二級框架結構的衍生,而這些信息的總和部分可來自文本內容,這是學生主動從文本內容中提取所獲得的;其他一部分可來自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是學生自身對于環境話題的認知與理解。在三級框架結構中,學生從多個途徑獲取的寫作素材都能成為寫作文章的觀點支撐作以論據效果,提升文章專業性,以強化學生整體寫作探究成效。
三、思維導圖整合寫作語言點,優化學生寫作知識儲備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階段對學生的語言知識掌握能力提出了多項需求,比如詞匯的使用、語法的使用、整體語句的流暢度以及專業性等等內容。對這些有關寫作的語言知識內容,教師要注重學生日常的積累,可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手段進行對應模塊的分類與規整,使學生明確語言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強化記憶效率。
四、總結
總的來說,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展開初中英語寫作時,應當從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寫作素材的獲取與優化、寫作知識點的分類與整合等層面展開綜合性探究,在強化學生整體寫作成效的同時推動其學科素養能力水平的全面性提升。
參考文獻:
[1]馮宇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廣西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