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
摘? 要:面對現代社會進步和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身體健康重視程度大大提升。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下,快樂體育和陽光體育大范圍推廣,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運動習慣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樹立良好的終身體育理念,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從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該文就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展開分析,結合體育教學改革要求,堅持以終身體育為目標,尋求合理措施落實到實處,有助于改善現有教學的不足,切實提升大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終身體育? 體育教學? 體育素養? 運動習慣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154-02
在終身體育全面推廣和滲透下,人們的終身體育理念逐漸提升,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大學體育教學中,在關注體育技能的傳授,鍛煉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品質和素質能力培養,感受體育運動潛在的精神內涵。但是,現有的大學體育教學中卻對體育運動潛在內涵挖掘不足,忽視學生的體育習慣和體育精神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故此,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下,應該堅持終身體育為目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身心素質成長環境,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1?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樹立終身體育目標的意義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深化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發生了不同程度上變革。以往大學體育教學中,主要是以傳授學生體育知識為主,在實際比教學中過分關注教學結果,卻忽視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未能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理念和運動習慣,與時代發展相背離。體育教學方法僅僅是沿襲傳統教學大綱,卻忽視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實際教學成效偏低。
第一,樹立終身體育目標,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毅力品質,在青年階段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意義深遠[1]。終身體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在體育鍛煉期間,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毅力品質,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摒棄外界條件限制,在體育鍛煉中緩解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保持平和心態,在鍛煉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精神體驗。
2? 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不足分析
2.1 缺乏足夠關注和重視
以終身體育為目標來推動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一個主要問題是由于大學體育缺乏足夠關注和重視。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體育教學始終處于邊緣地位,缺乏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很多高校的體育課程僅僅是在大一和大二年級設置,體育考試成績只要符合標準即可獲得體育學科的獎學金。但是,在大三和大四階段,很多大學的體育課程逐漸取消,甚至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斷層問題,影響到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不符合終身體育培養要求[2]。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多年未更新,場地和器材資源滯后,不利于大學生體育技能培養,影響到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逐漸弱化教學成效。
2.2 教學方法僵硬死板
很多大學體育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在填鴨式教學方法下,學生只能被動式參與其中,聽從教師的安排。也正是這種僵硬死板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理解能力,致使學生滋生抵觸情緒。部分學生體育運動更加傾向于自己鍛煉,不愿意在教師的管束下運動,不僅影響到體育運動成效,還會阻礙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
2.3 教學內容滯后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下,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完善,以此來調動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3]。但是,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過于滯后,存在重疊現象,無法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不利于學生體育潛的能深層次挖掘。長此以往,大學體育教學失去本院目標,不利于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和習慣養成。
3? 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措施
3.1 加強終身體育思想滲透和教育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以終身體育為目標進行思想教育和滲透,提升體育教師和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知,創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依托于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地思想教育宣傳,組織知識競賽或是網絡宣傳方式,有針對性地改變學生的體育思想,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諸如,高校可以組織專題講座,張貼終身體育的標語,營造終身體育氛圍,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無形中來約束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思想教育,提升學生對終身體育認知和重視,為后續體育運動和發展奠定基礎[4]。
3.2 編制合理的大學體育教學計劃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學活動是否可以高效展開,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教學計劃,指導后續教學活動開展。大學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傳授體育技能,還要注重學生體育意識和習慣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充分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逐漸將體育興趣轉變為體育習慣。同時,大學體育教學中應該推動教學方法創新,優化課程設計,編制合理的教學計劃,在師生密切交互中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諸如,在教學中適當引入花式籃球和街舞等內容,豐富教學內容,選擇更具趣味性的運動項目,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潛移默化中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在教學設計方面,立足于體育館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通過視頻動作分解方式清晰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與此同時,在教學形式方面,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加深體育技術的掌握,并且在體育運動中懂得合作與競爭,養成良好的素質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3.3 強化大學體育課程綜合性
大學體育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素質能力,應該注重課程綜合性和針對性。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合理安排室內和室外體育課程比例,室內體育教學中,使用體育教材來傳授體育知識,并通過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開展,滲透體育思想。例如,籃球、足球和羽毛球等,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無形中養成良好的終身體育運動習慣。還可以適當引入健身、瑜伽和跆拳道等運動項目,促使學生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身心健康成長。另外,針對不同專業動態調整體育教學,合理配置體育鍛煉項目,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深入挖掘學生潛能,促使學生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以終身體育為目標來創設教學環境,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還可以養成良好的素質能力,使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郭佳.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8):2-3.
[2] 李靈超,李曉琨,殷瑞,等.高校體育課程與學生體育社團聯動模式研究——以肇慶學院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1):46-48.
[3] 徐霞.基于終身體育思想視角下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5):161-162.
[4] 楊韓雪.基于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7,2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