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影
摘? 要:基于分析課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首先分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意義,其次分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最后分析出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課外閱讀,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儲備,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138-02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開始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課外閱讀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語文習慣,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通過課外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涵養,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課外閱讀可以為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文章更有質量,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而且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更多作文相關的知識,了解寫作手法,對學生的寫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個人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
2?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2.1 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對一些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語文教師通過課外閱讀,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1]。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八課《草船借箭》的教學。《草船借箭》選自《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10天造10萬支箭的任務為難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接到了10萬支箭,最后令周瑜自嘆不如。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來渲染課堂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學生通過對《草船借箭》的學習,對《三國演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地展開課外閱讀,閱讀《三國演義》有利于激勵學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閱讀課外讀物,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2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藝術,比較注重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獨特魅力,來汲取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來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2]。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推薦一些正能量、具有價值的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比如《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海底兩萬里》《水滸傳》《紅樓夢》《伊索寓言》等,或者李白的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讓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來提高學生的個人文化素養。并且長期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式來鑒賞文學作品,受到情感的熏陶,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借助課外閱讀,拓展和延伸語文課堂內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3 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的語文課外閱讀中,可以為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將文章中優秀的詞句摘抄、積累,從而運用寫作當中,提高作文的質量[3]。并且在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使學生在實際的寫作中,不斷地優化作文結構,使文章更加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通過課外閱讀,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擴充學生的寫作內容和范圍。比如學生在閱讀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時,學生就可以將里面對人物的描寫手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文章中大量的修辭方法,對景物的描寫等寫作技巧,使學生的文章提升一個層次,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來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
2.4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教材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堂內容的發展,導致教學內容單一。因此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引入一些語文教材之外的素材,來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實現語文教學的拓展延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七課《望廬山瀑布》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美和情節美,培養學生詩歌創作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壯麗河山和燦爛文化,激發學生的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4]。首先,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望廬山瀑布》時,可以讓學生學習詩歌的寫作手法,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語言生動形象,洗練明快,使學生感受到瀑布的神奇色彩。其次,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延伸相關的廬山故事,《題西林壁》,讓學生感受廬山的雄奇壯觀、千姿百態的景象,體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或者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望廬山瀑布》,為學生拓展李白的其他詩歌,來理解李白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從而在課堂上的知識拓展,讓學生認識到一些新的知識,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了補充,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飽滿,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課外閱讀,使學生認識到了除了課堂之外的新的認識,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個人文化素養。并且課外閱讀,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擴充了學生的寫作內容和范圍,學生對文章中優秀的詞句進行摘抄記錄,運用寫作當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為學生的以后人生道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莉.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好家長,2018(25):96.
[2] 付本娟.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探討[J].中華少年,2017(5):86-87.
[3] 吳婷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文理導航,2017(27):59.
[4] 趙永林.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開展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