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李楊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國家的快速發展,如今的社會已走向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等,在這樣復雜卻又充滿生機的社會新形勢下,我國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有了更多發展的機會,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在經濟轉型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未來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應該如何去發展,是現在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文通過簡要介紹經濟轉型的特點以及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意義、現狀,來分析其今后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經濟轉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現狀? 隊伍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224-02
高等學校作為我國培養人才的集中院校,不僅要教育大學生們的文化學科知識,其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容忽視。而青年一代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礎力量,必定要順應新形勢的轉變,更加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思想政治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是青年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技能知識等的前提,是社會發展的奠基石。因此,要明白我國經濟轉型的特征以及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意義,才能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到更好的建設路徑。
1? 我國經濟轉型的特征
我國的經濟可以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常態經濟”來進行概括,同時也指出了在此經濟特征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常態經濟標著我國開始逐漸掙脫舊的經濟常態。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新常態經濟的9個特征、4個轉向和8個注重,可以簡要地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類概括:一是我國經濟由中高速增長變向中低速增長;二是逐漸從量變到質變;三是帶動了更多的經濟驅動因素[1]。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意義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仍有部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不端正、綜合素質偏低。而青年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礎力量,更需要從各方面進行完善和提升。因此,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具有十分積極、正面的作用和意義,具體如下。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三觀”,大學是邁向社會的橋梁,在進入社會之前,各高校有義務并且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部分思想不太端正的同學進行糾正、幫助思想端正的同學繼續保持,為大學生進入社會打下思想層面的基礎[2];其次,思想教育工作是在為社會輸送干凈優異的“年輕血液”,大學階段,學生的心智相對更加成熟,思想教育在同學們心中也不再像小學初中時所認為的無聊,能更加容易地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職業道德,減少大學生進入社會后產生對社會不好影響的現象,保證社會的和諧安康。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現狀
隨著我國逐漸走向多元化,許多外來文化逐漸被大家接受,高等學校的思想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和挑戰,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3.1 思政教育隊伍缺少系統的規劃和完善的制度
我國部分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隊伍可能出現沒有領頭人、沒有監管人員、教學懶散、對學生的考核松懈等狀況,主要是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來規定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方法等[3]。并且對于教師隊伍的編制、任務分配也不充分,教師們或許都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那么學生也就無法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2 隊伍中教師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較為不足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學科的任課老師不是專業的學習思想政治的老師,可能是輔導員或者相關學科的老師代教,這就無法對老師的專業性做出保證,也無法保證學生能否獲得專業的知識。部分高校還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學生們的專業課學習重要,所以對于該類課程的考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部分學生在畢業后存在心術不正的現象,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于社會和其他公民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這都是導致我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沒有重大好轉的原因。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路徑
4.1 建立完善的教育隊伍架構和制度
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應該是學校重點培養和管理的隊伍,各高校應該建立起一支人數足夠、分工明確、專業技術過硬、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教師隊伍。要將其隊伍結構組織詳細地劃分并且安排妥當,要有領頭人、教學任務規劃小組、監督小組、教學小組等,滿足完整統一、分級管理、權責清晰、高效能干的原則[4],將思想教務任務分配細致到每一位教師身上,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發現問題并且不斷做出調整,保證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好的思想教育。
4.2 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儲備,培養更多優秀的教育人才
高等學校要順應時代的變化而做出對教師隊伍的大力培訓與人才引進,可以與國外優秀高等學校進行交流,交換年輕教師學習寶貴經驗;對已有教師組織每一季度的培訓,可以調動教師積極性、有助于吸收新知識和新的教學理念、搭建平臺讓老教師傳授經驗給年輕教師等;同時也要加強黨員建設與培養,堅定對于黨的信仰,更能讓教師重視思想教育的意義,并且對學生更加負責;要調動教師的積極主動性,帶動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配合,摒棄傳統的“念課文”式教學,讓學生通過感同身受來獲得知識。
4.3 轉變師生之間的交流模式
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作為學生與思想政治大門的鏈接紐帶,教師隊伍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是非常直接的影響因素,部分高校存在著老師在講臺上講,而學生在下面自己做自己的事的不良現象,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聽課質量、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也表現出部分教師沒有帶領大家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缺乏交流。因此各高校應針對師生的交流做出一些變革,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充分地吸收知識,和老師一起學習優秀的思想政治文化,比如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小組討論并展示成果的方式等,從而使課堂更加生動,學生們也能更容易理解吸收。
4.4 注重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在建設隊伍過程中,除了要充實師資力量、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思想政治相關理論知識外,也要建設一個可供學生實踐活動的“第二課堂”。眾所周知,只有理論教學是不足夠的,實踐才能檢驗出真理,因此學校應多多安排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清掃校園、學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景點游覽、福利院拜訪關愛老人等活動,并要求老師與學生在活動后都要記錄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教師也要對學生的活動總結進行分析,找出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做出調整措施,讓大學生們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找到樂趣,同時也能更深一層地進行思想的蛻變。
4.5 加強職業化管理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職業化管理,將部分地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因此教師隊伍要樹立起正派、精干的職業工作者形象,并且在課堂上也要提及關于職業目標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對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工作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培養優秀的品質和嚴謹認真的態度;引導學生樹立遠大職業目標和理想,并鼓舞學生為此而奮斗終身;告訴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重要性,督促同學們認真完成學業,不荒廢大學時光,為同學們進入社會后的職場生活打下基礎。
5? 結語
我國高等學校在經濟轉型時代背景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雖有一定成效,但還需要繼續努力。需要各高校了解經濟轉型的特征、明白自身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抓住機會、大膽迎戰;建立起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優秀的品質;保證學生進入社會后能發揮自身價值,讓青年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礎動力,推動國家進步,從而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楊麗娜.基于經濟轉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34):143-144.
[2] 張齊.如何在新形勢下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7(10):149-150.
[3] 張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研究[J].安徽文學,2011(7):244-245.
[4] 呂村.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以輔導員隊伍建設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163(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