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 要】 目的:快速康復護理全髖關節置換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我院于2018.3-2018.12月間收治的106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采用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53例,干預組采用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評價兩組患者Harris評分、住院時間。結果:術前兩組患者Harris評分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日患者Harris評分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縮短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住院時間,提高Harris評分。
【關鍵詞】 快速康復護理;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關節炎
【中圖分類號】 R821.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149-01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適應證包括股骨頸骨折、創傷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利用人工制作的髖臼、股骨頭替換髖關節,多適用于50歲以上且符合適應證的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幫助改善疼痛、恢復患者關節正常功能、糾正畸形[1-2]。手術治療優勢包括患者術后可早期下地活動,無需長期臥床休養,但實踐證明術后存在并發癥風險,如部分患者術后存在疼痛及假體松動等,因此加強術后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3]。文章納入我院于2018.3-2018.12月間收治的106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快速康復護理是臨床常用的醫療服務,可加速術后康復,應用各種已知的有效方法,減少手術并發癥,促進疾病預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于2018.3-2018.12月間收治的106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采用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53例,干預組: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在56-80歲,平均為(69.3±6.3)歲,病程時間在2-6年,平均為(4.2±0.8)年。對照組:男性41例、女性12例,年齡范圍在57-79歲,平均為(70.6±6.0)歲,病程時間在2-6年,平均為(4.6±0.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干預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快速康復護理干預:①科室成立快速康復護理小組,組員均接受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知識培訓,初入院時護士主動為患者介紹入院須知、手術流程,結合多種途徑為患者提供疾病知識宣教,解釋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的優點與具體方法,獲得患者同意;護士全方位觀察患者病情,評估患者個性化需求,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疾病確診后及時遵醫囑指導骨折患者口服止痛藥,非骨折患者在術前囑咐患者戒煙限酒,提前練習床上排便,提前為患者解釋康復訓練的具體流程,提高患者積極性。②術后及時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及時告知清醒患者手術結果,為患者行股四頭肌與踝關節主動運動,術后及時采用疼痛評分進行評估,及時根據評分結果進行止痛干預,術后24h之內早期拔除導尿管及其它引流管。③24h為患者拍攝X線片復查關節情況,指導患者早期離床活動,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術后觀察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出院前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強調功能鍛煉注意事項,告知術后避免盤腿與外旋動作,積極預防血栓形成,積極預防并發癥,及時評估患者髖功能恢復情況;要求家屬在患者康復鍛煉期間全程陪伴,注意保護患者,避免受傷[4]。
對照組:入院指導、術前檢查、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出院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Harris評分評估兩組髖關節功能狀態,評分標準:滿分100分,觀察項目包括疼痛程度、關節畸形情況、關節活動度、關節功能;評分較高表示髖關節功能狀態好[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患者 術前兩組患者Harris評分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日患者Harris評分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臨床多年實踐后已經證實是一種成熟及可靠的治療手段,但手術對機體造成較大創傷,患者術中需承受麻醉與疼痛刺激,對機體身心健康均造成較大影響,而術后護理可提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效果的關鍵。
文章研究結果表明術后7日患者Harris評分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現,分析原因發現,為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提供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在術前充分宣教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理念與疾病知識,提高患者對手術知識的了解程度,改善術前負性情緒,緩解患者焦慮情緒。術后早期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指導,縮短住院周期,在疼痛初級階段為患者提供有效干預,術前提前鎮痛,避免疼痛刺激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病理性改變,緩解生理應激反應;術后早期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指導,促進髖部肌肉力量恢復,提高關節穩定性,促進關節功能重建與恢復[6]。
綜上所述,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縮短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住院時間,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 吳明瓏,劉洪娟.跨學科護理團隊在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快速康復中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6,31(14):96-98.
[2] 秦菲菲,劉雨,賈艷輝等.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股骨假體周圍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9):44-47.
[3] 黎鳳珍,安春玲.優質護理聯合系統性功能訓練在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9):51-53.
[4] 李會,楊中影,章進等.手術室優質護理在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4):57-58.
[5] 田鳳英.早期康復護理改善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髖關節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8):154-156,160.
[6] 夏露.優化骨科護理路徑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