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陽
摘 ? 要:本文從核心競爭力的提出背景及本質出發,探索在經濟全球化的前提下,核心競爭力之構建將面臨重大演化:從立足聚焦點發力的獨立招式;到價值鏈的縱向或橫向的點線突破;以及發散的全產業鏈或關聯平臺的搭建;最終跨界融合,以金融為手段,全方位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生態系統。
關鍵詞:產業鏈 ?價值鏈 ?核心競爭力 ?生態系統 ?融合
中圖分類號:F32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b)-0241-02
2018年12月,華為董事長梁華與媒體見面時談到,1600多項專利構筑華為的核心競爭力。2019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負責人談到,中央企業一定要突出主業與實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真正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唯有科技創新;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認為,只有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才能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建議,保護知識產權,方能有效提升中國品牌核心競爭力。
筆者將核心競爭力融入空間概念的點線面體,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基本特征、思考維度及發展趨勢,結合國內外案例分析,探索核心競爭力面臨的重大演化。
1 ?核心競爭力的提出
“核心競爭力”是由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爾(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公司核心競爭力》(《The cor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他們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日趨融合的前提下,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競爭加劇,產品的成功不再代表企業的成功。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的核心競爭力觀點提出了近30年,得到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認可,激發了對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和探討,如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曾以“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溜不掉”對核心競爭力的特性進行描述。2017年年底,馬云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說到技術能力將是未來阿里經濟體的核心競爭力。
2 ?核心競爭力的本質
核心競爭力將有助于企業快速進入市場,成為擴大經營的先決條件,并對創造公司最終產品和服務做出貢獻。換而言之,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就是一個企業在產品、研發、服務、營銷及市場等方面具有持續高于競爭對手的綜合優勢,難以被競爭對手所復制與模仿。在企業實踐中,差異化戰略的實施將有助于產品定位,并在細分市場上不斷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
3 ?核心競爭力的演化
企業在成立之初,資源相對有限,只有將有限資源聚焦,才能在單一點線上發力,并以此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隨著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逐漸演化成核心競爭力的多點連線,多線構面,多面筑體,最終成為擁有自我突破能力的生態系統。
4 ?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
4.1 點狀核心競爭力
對于大部分初創型企業都停留在打造獨立招式的核心競爭力層面。企業可以基于此在行業和專業領域中探索某一點聚焦,形成核心競爭力。點狀核心競爭力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身打造。中國歷史上程咬金的三板斧“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就相當于核心競爭力,這三招很猛,一般人招架不住,因此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之說法,當然,這種核心競爭力壁壘較低,一旦對手接住招,那么程咬金只有一跑了之。
亨利·福特于1913年12月引進第一條汽車裝配線并正式投入使用,一輛車的生產時間從12h下降到93min。福特公司因此在1914年的產量超過30萬輛,同時也超過了所有其他汽車制造商的產量總和。
4.2 線狀核心競爭力
線狀核心競爭力根據價值創造過程,建立價值鏈,基于價值創造的橫向或縱向,營造核心競爭力。森馬服飾,聚焦公司資源與精力于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兩端:前端進行產品設計,開展多品牌布局,后端進行渠道拓展及特許經營加盟,將中間的生產過程進行外包,成功打造基于縱向價值鏈的核心競爭力,創造了中國童裝品牌的發展奇跡。
基于價值鏈的橫向發展,則需要更大的資金與實力,寶潔公司以構建價值鏈的橫向多品牌戰略,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寶潔旗下的6個洗發水品牌,巧妙互補,各有千秋:海飛絲的去屑,飄柔的柔順,潘婷的改善發質,沙宣的時尚,潤妍的潤發,伊卡璐的小資情懷等。多品牌建設為寶潔公司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再以具有聲譽的企業形象帶動新的品牌上市,以此良性循環,形成獨有“產品家族”的核心競爭力。
4.3 面狀核心競爭力
近10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平臺思維及全產業鏈的思維獲得空前的發展。中糧集團,率先以全產業鏈構建自有核心競爭力,成為以糧油食品貿易加工為主的、多業務的投資控股企業;通過發揮糧食貿易渠道及中國食品主要供應商的地位,建立了國內外貫通的糧食貿易、分銷、物流、加工體系等,成就真正的國際大糧食、大食品加工及貿易商的“中糧集團”。
華為,在產業鏈橫向層面,整合語音、視頻和數據;在產業鏈縱向領域,開放自身的通信平臺,協作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華為基于其核心技術,發展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形成獨有的通信平臺核心競爭力。2018年12月,華為攜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建造我國首個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
4.4 體狀核心競爭力
以資本為整合手段,跨界融合,構成獨立的生態體系。建立生態型企業,是單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選擇,通過全方位產業鏈布局,成為具有生態系統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阿里巴巴以淘寶為入口,擁有大量粘性客戶,通過金融,控股或全資收購百世物流、天弘基金、新浪微博、高德地圖等其他業務,進行流量導入。大數據的充分收集、深度挖掘以及充分利用正是阿里生態圈的共性。
騰訊生態圈的基礎是微信等社交平臺的流量導入,投資的京東、美團等都以微信作為重要流量接口,將社交與生活服務、游戲等進行聯接,衍生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及服務。2018年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投資分論壇上,相關負責人公布了騰訊的投資成績單,數量達到600余家,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涉及社交、數字內容、O2O和智慧零售、金融科技及其他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其中包括100余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綜上所述,對企業來說,只有對自身資源與外在環境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并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規律與演化態勢,方能在日趨融合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做到百戰不殆,一往直前。
參考文獻
[1] 張春華,史春鳳.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遷研究[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3):33-36.
[2] 杜國功,高文燕.略論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的理論缺陷及三維條件[J].經濟前沿,2002(3):55-58.
[3] 匡平,張波.現代企業應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J].中國商貿,2011(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