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今天,小組合作是受到教育界普遍認可的、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并且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對小組合作的理解過于片面,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出現了很多問題。基于此,文章重點針對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數學課堂;有效性
一、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低效現象的分析
1.小組合作組織過于混亂
在數學課堂中,當教師提出一個數學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的時候,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小組幾個人同時發言,互不相讓,也不互相傾聽;有的小組只有一兩個成員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發言,而其他成員總是保持沉默;有的小組中的成員互相推辭,誰也不率先發言;還有的小組則沒有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發言,而是聊與課堂學習無關的內容。如此混亂的小組合作組織現象,嚴重影響了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上的效率[1]。
2.參與小組合作的機會不均等
在數學課堂中,當教師發出指令讓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互動討論的時候,一部分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經常會搶先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而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不假思索地表示贊同。這樣的小組合作現象使得學習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對于疑難問題的解決依然存在問題。
3.教師設計問題的討論意義不大
在數學課堂中,部分教師無論提出什么問題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殊不知相當一部分問題并沒有互相討論的意義。如果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會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降低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4.小組合作時間太短
在數學課堂中,當教師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往往只給學生4分鐘或者5分鐘的時間,很多學生在沒有經過深入思考的情況下就開始討論,在學生還沒有理清問題思路的時候,教師就讓學生匯報討論成果。這樣的小組合作由于時間的限制,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顯。
二、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有效應用的策略
1.優化小組成員組合
要想提升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對小組成員的組合進行優化。首先,教師要全面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學習小組的分組,確保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學困生。然后,教師還要征求學生的意見,按照學生的意愿再進行適當的調整。其次,教師還要明確小組內每一名成員的角色,確保每一個小組內的所有成員都有不同的分工與責任。例如,小組長的任務是根據教師發出的指令,將整個小組成員都迅速組織起來開展合作學習,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與研究,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完成。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小組組長可以輪流擔任。最后,在分好小組之后,教師還要對小組合作中學生的成長與變化進行觀察,定期對組內成員進行調整與優化。另外,教師還可以將部分學困生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小組,由數學教師親自指導[2]。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習慣
要想提升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在別人發言的時候,要認真而仔細地傾聽,不要浮躁與輕慢,也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做出不禮貌的插話行為。其次,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肯定小組成員的正確之處,還要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針對其他小組成員的發言,如果產生疑問,要及時追問、獲得答案,不要因為害羞而降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躍度。如果在其他成員發言的時候,自己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也要及時進行補充和發言,將其他成員沒有想到的、發言不夠深入的進行補充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顯著提升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再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發現踴躍回答教師問題的,永遠是那么幾個學生。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言非常積極,但是在班級范圍內交流的時候則相對沉默;還有部分學生明明心里非常清楚,但是卻因為表達能力太差而總是詞不達意,或者表達出來,別人無法理解。針對這種現象,數學教師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在班級范圍內發言的勇氣;然后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簡單的、容易表達的問題優先讓學困生回答,并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最后,培養學生對班級組織紀律的遵守能力。在小組合作則是多人學習的過程,所以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紀律來約束成員行為,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爭論和吵鬧。而只有遵守一定的組織紀律,學生才能有序地開展小組合作,才能在一定的自主活動空間內開展高效的學習。
3.設計有效的小組合作問題
要想提升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必須要設計有效的小組合作問題。數學的學習就是不斷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問題設計的有效與否,直接決定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而針對小組合作問題的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第一要選擇有思考價值的,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數學問題。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討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二要設計出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讓學生在各種觀點的交流、不同的思維碰撞中獲得啟發,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4.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
要想提升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這是提升小組合作有效性的關鍵。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結合,并且將側重點放在學習過程上。在對小組合作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都充滿期待,期待學生的進步與表現。教師要針對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只要達到評價標準就給予同樣肯定的評價;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比較,找出自己的進步點,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另外,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對整個合作小組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現階段非常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鑒于小組合作在數學課堂中的諸多低效現象,教師必須優化小組成員的組合、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習慣、設計有效的小組合作問題、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白利普.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關愛明天,2016(4):518.
[2]胡長鳳.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有效性[J].讀與寫,2016(2):179.
作者簡介:劉晟(1964—),男,甘肅定西人,小學高級數學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