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維青
摘要:伴隨著教育改革實施與推進,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方法被提出和運用,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長身體的關鍵階段,因此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體質,讓學生在這個長身體的關鍵階段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使學生真正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并且體育課大多是在戶外開展,因此學生有很大的活動空間,可以進行很多戶外活動,十分適合情境教學法。因此,本文將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體育;教學;運用探討
1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
一項積極有效的體育活動,必定是有著良好的規劃和節奏的,很多體育活動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其中都包含著很多的節奏和細節。比如在籃球和足球運動當中,就需要各個球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進攻和防守的節奏,才能夠將一場球打好。而音樂也是節奏感和律動感非常強的,很多人跳舞都是跟著音樂來跳的,就是要踩著音樂的節奏點和律動。因此可以在體育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節奏感和律動感較強的音樂,讓學生跟著這些音樂來進行體育活動,以音樂的節奏來帶動學生的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帶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進行的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樣還可以讓學生在跟著音樂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對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對于有些不喜歡運動的學生,還可以利用音樂來激勵學生運動,比如可以讓學生在一首歌的時間內跑完一定的路程,或者讓學生比賽看誰能夠在一首歌的時間內跳繩最多,用這種創設音樂情境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2創設游戲情境,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此外,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并且活潑好動,因此小學生對體育鍛煉可能興趣不大,但是對于體育游戲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游戲的情景,讓學生在游戲當中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提高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當然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也應當考慮到這些游戲要不僅能夠使學生感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應當能夠讓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真正得到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而一些高強度的體育活動又不適合小學生,因此,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熱身運動后自行進行組隊,開展一些丟沙包、跳繩、踢毽子等游戲類的運動。這些游戲在好玩的同時也有著較強的運動屬性,比如在丟沙包的過程中,中間的人需要不停地在兩邊來回跑動。而跳繩本身就是一項運動強度較高的運動,讓學生在游戲的情境當中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創設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思維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創設問題情景來開展體育教學。小學生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的原因不僅僅是由于現代電子設備發展太快,很多學生都喜歡電子游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對體育運動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體育不了解,無法真正體會到體育精神的內涵和進行體育運動的樂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對體育的了解和認識,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反應能力。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以針對體育教學內容提出,讓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學生的思考過程來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體育知識,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可以對體育運動有更加理性的認識和分析。比如在讓學生進行仰臥起坐的鍛煉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在這個情景當中為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例如讓學生思考仰臥起坐主要是人體的哪一部分肌肉在發力,以及鍛煉的是人體的哪一部分?讓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進行思考,從而對體育運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何在做仰臥起坐的過程中有人幫自己壓住腿會比自己單獨做仰臥起坐更加輕松,以及直立著腿和彎曲腿做仰臥起坐有何不同?體育教師可以從更加專業的角度為學生分析這些問題,讓學生了解自身的體質,從而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以及為何要這樣做。
4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課是一門在戶外展開教學的課程,在體育課上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活動空間,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體育游戲和體育活動。而情境教學法也是主要以活動和游戲的形式展開的,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是十分有助于開展教學的。本文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具體方法進行了探討,廣大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將體育課重視起來,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
參考文獻
[1]湯曼. 小學體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設計及應用[J].新校園( 閱讀),2018(12):56.
[2]桓永俊.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新課程(上),2018(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