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娟
【內容摘要】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分別從教學設計,以人為本,教學評價三個方面探究在進行初中教學活動過程中如何更為有效的滿足新課改發展需求。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 數學教學 思考
引言
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改進,使其更好地滿足新課改發展需求。
一、改進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中需要確保高度體現以人為本,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盡量拋出問題,將課堂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展開。為了進一步保障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我是小老師”的教學活動,由同學自主進行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內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其能夠更為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與此同時,還需要進行前置作業的合理設計,確保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具有更為濃厚的興趣。例如我們學習“相反數”時,老師可以利用以前所學的知識,給學生布置前置性練習,這個練習可以是讓學生列出幾個和為“0”的加法算式,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加數之間存在的規律;也可以是讓學生列出幾個因數相同,但積是負數的乘法算式,同樣觀察幾個因數之間的規律,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不停地進行思考,并且可以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在觀察完成以后,學生可能會得出好幾個結論,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學習“相反數”的概念,就容易理解并且記憶深刻了。
二、實現以人為本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確保實現以人為本,首先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層次學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考慮,確保班級數學學習效果能夠得到整體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學生具體學習水平進行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確保學生個體具有更高的學習效果。該種教學方式也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確保在參與課堂活動時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科學進行分層教學,以此為基礎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中,首先需要對學生數學基礎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進行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設計,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確保不同水平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最高程度的滿足,從而保障制定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例如在進行“數據的整理”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隨機給予學生幾組數據,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根據自己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最后由學生自己闡述自己整理的依據,通過應用該種方法能夠確保學生對數據整理具有更為明確的認識,然后由學生分組討論,確定本組內為科學的整理辦法在全班進行比賽,挑選出最優的一組,通過應用該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進一步保障教學效果。
該種教學方式能夠確保不同層次學生基礎知識均得到合理強化,使其能夠在具體生活中合理應用數學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確保進一步有效融合娛樂活動和學習教育,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整理不同數據,確保學生能夠在娛樂活動中感受到數據整理的重要價值。通過對學生心理特性進行具體分析,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合理設計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堂游戲,確保每一名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實現課堂氛圍的合理改進。
三、改進教學評價
為了全保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更好地滿足新課改發展需求,教師還需要進行教學評價的合理改進,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得有效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定量評價能夠對學生具體知識的掌握進行合理評價,而定性評價,主要針對學生學習態度,包括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和個人情感,通過有效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能夠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更為全面的評價。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效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其中前者主要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應用,能夠確保教師對學生學習現狀以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把握,從而對教學策略,教學難度,教學進度進行科學協調。后者通常是在學生完成教學活動之后所進行的一次性評價,包括其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等。進行這種評價能夠對學生學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科學檢測。通過實現兩種評價方式的有效結合,能夠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在進行分式方程一課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解題過程進行評價,同時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方程時,應該使學生盡量寫全計算步驟,在后期熟練之后可以適當免去部分步驟,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解題進行評價,同時還需要綜合評價學生課堂表現,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對其進行有效的鼓勵。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時,還需要確保有效結合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改進教學設計,實現以人為本,完善教學評價能夠確保在初中開展數學教育活動過程中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使其更好的滿足新課改發展需求,推進我國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也減輕了負擔,同學也對知識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從而達到了雙贏的目的,有利于培養更加優質的學生,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明科.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1(15):150.
[2] 于芳. 對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初步探析和思考[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11):138.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頤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