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高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在財務會計下要求按權責發生制合理確認本期收入和成本,這對高校合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結合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分析高校合同管理現狀,提出在新制度下高校合同管理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高校;合同管理
2019年1月1日起各高校正式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這次改革的創新是在財務會計核算方面全面引入權責發生制,要求按權責發生制進行賬務處理,強化財務會計功能,科學、規范、全面、真實的核算和反映單位真正的運行成本。權責發生制屬于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方面的要求,它解決收入和費用何時予以確認及確認多少的問題。這就要求高校財務人員改變以往的業務處理習慣思維,要對經濟業務進行判斷,合理確認當期收入和費用。一般情況下,高校重大經濟事項都通過簽訂合同來進行管理。而在政府會計制度下要求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和費用,提高合同管理的要求和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要根據制度要求對合同加強管理,為政府會計制度下的財務會計核算提供數據基礎。
一、高校合同管理概述
在經濟發展新時代,高校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在與其他法律主體發生經濟關系時,都會以合同的形式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規范雙方的合作行為,合同管理已成為高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的合同管理是指高校依據法律和法規,采取法律或行政手段,對合同關系進行組織、控制、協調與監督,以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合同糾紛,防止違法行為,保證合同順利實施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根據高校經濟業務類型,高校合同主要有工程類、采購類、合作類、資產處置類、融資類、服務類、其他類。高校合同的簽訂主要圍繞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等方面。
合同已成為高校對外經濟事項中最為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加強合同管理,有利于高校依法訂立并履行合同,維護高校自身合法權益,有利于促進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與實施,對依法治校、規范理財、科學管理意義重大。
二、高校合同管理現狀
(一)合同管理部門缺失
高校一般沒有成立專職的部門進行合同管理,基本都掛靠在學校辦公室、審計處或法務部門等相關部門。一般由業務需求部門(執行部門)提出訂立合同需求及擬定合同文本,再由合同管理部門管理。學校采購合同一般歸到招投標辦公室,合作類合同歸到校企合作辦公室,工程類合同歸到基建后勤處,缺乏專業的歸口部門對合同進行審核管理,導致學校合同無頭或多頭管理,合同簽訂事前流程混亂無序。
(二)合同管理機制落后
高校對外簽訂合同時,由業務需求部門(執行部門)提出,自主權利較大,而高校在合同訂立、簽署、變更、解除等環節的授權審批權限不清,未明確具體業務需求部門(執行部門)及所屬業務分管部門的審簽與執行責任,導致學校對正在執行的合同無法及時了解實時情況,財務人員更無法確認學校的收支成本。
(三)合同管理人員缺乏
很多高校合同管理人員一般由學校辦公室、招投標辦公室、審計處等部門人員兼任,高校采用合同方式參與市場經濟的活動日益繁多復雜,這些兼職人員在處理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處理合同業務,無足夠的能力和精力對合同進行管理,對合同管理的質量不高,更無法對合同提出財務核算信息數據要求。
(四)合同履行監管乏力
大部分高校還未形成合同的動態監督管理,各業務需求部門(執行部門)按合同流程訂立合同后,沒有相關的部門或人員對合同進行跟蹤管理監督,對合同執行中的風險、質量無法控制,財務人員更無法掌握合同中付款或收款的條件和時間,按權責發生制進行確認就缺乏基礎和信息。
(五)合同系統建設滯后
各高校都在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校園建設,有各種信息化平臺,但大部分高校還未建立自己的合同信息系統,也有少部分高校已建成,但合同系統還是停留在單機版狀態,沒有實現互聯互通,合同系統只是用來編輯合同文稿及審簽用途,系統沒有實現與財務系統對接,對合同的收付款信息沒有實現系統化,還需財務人員手工記錄數據,無法真正實現權責發生制入賬處理。
三、高校合同管理建議
(一)建立合同管理部門,完善合同管理機制
建立合同管理部門,進行合同的歸口管理。合同管理部門需配備專業的法律人員、招投標人員、財務人員、審計人員。學校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梳理合同類別,確定合同管理模式。根據不同的合同類別,成立合同管理小組,吸收相關業務需求部門(執行部門)專業人員成為臨時組員,參與合同的簽訂、執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審核檢查制度、合同訂立審簽制度、合同授權制度、合同專用章制度、合同檔案管理制度、合同履行情況評估制度等。強化合同管理機制,明確各環節職責權限,對合同進行全過程管理,確保合同履行。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內控制度
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規范的基礎上,加強各類合同的規范管理工作,明確責任主體,優化合同管理業務流程,深入分析合同管理業務流程中存在的風險點,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控策略,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內控制度。建立合同崗位責任制,明確合同管理部門/崗位、合同執行部門/崗位、合同會簽部門/崗位的職責權限。按照合同簽訂、合同審查、合同履行、合同文檔管理等環節,明確不相容崗位互相分離、制約和監督。加強對合同文本的審核,嚴格按合同管理流程,審批在前,簽訂在后,避免因合同內容存在重大疏漏或欺詐而使單位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明確各類合同中關于合同期限、收(付)款的金額及時間(或條件)、質保期及質保金等基本信息,確保在合同文本擬定環節就為后期所有收付款按權責發生制登記入賬提供實現條件。
(三)建立完善合同信息系統
為保證合同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動態管控型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從合同開始擬定到合同履行完成,通過合同信息系統實現。在合同信息系統中從擬定合同文本時,增加關于付款節點、金額、質保金內容,合同系統集成這些收付款信息,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和要求,自動產生收付款需求,后期由系統直接提取這些字段。合同管理歸口部門將合同信息系統與財務管理信息實現對接,將字段信息數據實時推送至財務核算系統,財務實現對經濟業務按權責發生制的入賬處理,確保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執行。
(四)建立合同考核評價機制
建立對合同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和考核制度,對合同管理的成效進行獎懲。定期對合同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更新知識體系,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定期對合同全流程履行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并評價,發現管理疏漏及時修正解決,科學分析出現的合同風險成因,對于因單位職工失職造成的損失,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合同管理的成效納入職工考核體系,作為職稱評審、崗位競聘的考核指標,提高職工合同管理意識,規范高校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璐,馮丹妹.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合同管理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總會計師,2018(11).
[2]羅小榮.淺析基于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經濟合同管理[J].財會學習,2019(12).
[3]徐晨.新形勢下規范高校合同管理的若干思考[J].知識經濟,2018(13).
作者簡介:
史莉花(1982-),女,漢族,江蘇宜興人,碩士,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