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缺失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護理專業具有一定特殊性,要求護生需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因此,本文首先針對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其次針對大專護生學習主動性的現狀予以分析,再次針對提高大專護生學習主動性提出幾點建議,如調節學生心理情緒、注重抗挫折教育、豐富教學形式、分階段開展教育工作等,以此充分調動大專護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效率。
關鍵詞:大專;護生;學習主動性
作者簡介:李海艷,云南新興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護理教育。(云南 昆明 650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教師類項目(編號:2018JS84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4-0067-02
為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級護理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護理專業開展教學改革已成為必然趨勢。但結合教育現狀而言,學生普遍存在學習主動性不足和自主學習意識薄弱的現象,長此以往,除了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影響,也會對教學效率造成影響。為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了解,本文針對420位大專護生開展研究,分析大專護生學習主動性不足的原因,并制訂應對策略,望以此推動護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接受式學習相對的一類現代化學習模式。自主學習中,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通過獨立探究、質疑及實踐等方式實現學習目標。學習主動性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社會發展外,也可為學生面對社會挑戰提供支持。
一、調節學生心理情緒
部分學生易因迷茫、陌生等不良心理感受產生學習主動性降低的現象,影響學習質量。因此,調節學生心理情緒具有重要意義。積極心理學注重積極情緒,如主觀幸福感及快樂等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積極情緒并非僅具備通常意義上的活動激活傾向,也同特定行動傾向間存在密切關聯,如興趣可產生探索及掌握新信息的經驗,且在此過程中可獲取推動自身發展的愿望。所以,將積極心理學教育同大專護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可緩解學生的迷茫及不安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學校可開設心理健康等必修課程,教授獲取積極情緒的體驗方式,如學生如何合理宣泄情緒等。學生可通過結交朋友、加強身體鍛煉等方式激發自身對學習、生活的樂趣,也可通過參與社會活動的方式,積極體驗社會生活,營造積極情緒氛圍。在新生班級應對良好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予以強調,具體開展途徑可為班會或集體心理輔導等方式,同時,針對人際交往能力較弱的學生,應支持并鼓勵學生參與社團等團體活動,拓展自身人際網絡,加強歸屬感。在家校合作形式中,還應重視學生情緒變化,并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此外,學校還可通過心理樹洞的方式,幫助學生抒發自身消極情緒,教師可定期查看,并予以針對性心理輔導。
二、注重抗挫折教育
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穩定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學校可借助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對自我形成正確認知,構建健康價值取向,對社會中的功利主義、自我主義泛濫現象具備辨別意識,強化自身邏輯思維能力。此外,借助宣傳教育也可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職業目標及學習目標。其次,為強化學生自信心,保持合適的自我期望,當學生在學業中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實現時,學生自信心將會得到顯著增強,遭遇挫折、困難,也會迎難而上。依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在實踐、學習方面可為學生適當布置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借此培養學生的學習勝任感,為學生提供強化自我效能感的機會,還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再次,為強化學生抗挫折能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時,應強調對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塑造,并以積極心態應對職業實踐、生活、學習中產生的矛盾。在護患關系緊張背景下,護理者能否具備較強的抗挫折能力、矛盾化解能力,對醫療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失敗作為自身意志的磨煉,積累戰勝挫折的經驗,不斷增強自信心。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受挫折,也可借助自身戰勝挫折的經驗予以應對,增強自身學習成就感,調動自身學習主動性。
三、豐富教學形式
護理工作是一項具備高風險及高強度的職業,要求護理者除具備精湛護理技術外,還應具備同職業相符合的人格特點,一方面可保證自身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可為病患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因此,教師不僅應向護生教授護理技能,還應對護生的性格弱點予以關注,開展針對性教育、引導工作,幫助護生了解護理者工作性質,教師應關注護生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協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可對護生學習主動性產生影響,護生處理問題能力越強,則針對工作過程中的突發情況的應對方式便越好,學習主動性也會隨之加強。因此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盡量避免一味地說教,應豐富教學方式,激發護生學習興趣,鼓勵護生積極參與,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護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實現路徑應由護生自行設計,教師在此過程中僅需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同時予以適當關心,督促護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此外,教師在學生總結、反思時,應向學生傳授反思技巧,并開展歸因聯系,針對不同年級的護生應施以不同的指導措施。另外,結合前文研究數據表明,獲得獎勵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均顯著優于未獲得獎勵的學生。針對此現狀,學校應重視技能大賽,可適度增加校級技能大賽名額,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加比賽,選擇優秀技能選手參加省級技能大賽,對于獲獎能參加國賽的學生應在校園里大力宣傳,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加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學校可開展實操技能競賽及理論知識競賽等,在提升學生技能及理論水平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結合前文研究數據表明,學生是否為黨員、是否曾擔任學生干部等因素均會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造成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輔導員應鼓勵學生積極入黨,在班會中增加黨章、黨規的學習,使更多的學生用黨的知識來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提高自身覺悟,提高學習主動性。
四、分階段開展教育工作
護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職業心理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醫院、學校應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有計劃、有目的地針對各年級護生施以干預。首先,針對低年級護生應重視專業認知教育,強化護生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如采用學生互教、分組探討、案例教學、PBL、PCL、頭腦風暴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還應向護生教授避免外界干擾、合理利用時間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針對高年級護生,可施以激勵教學手段,并開展壓力應對教育,向護生傳授應對外界壓力的技巧、方式。最后,還應對護生開展就業指導及擇業指導等工作,協助護生對自我形成正確認知,構建健康的就業觀、擇業觀,可對就業壓力起到一定緩解作用,督促護生學會處理問題,將不良刺激影響降至最低,為護生投入社會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自主學習與被動學習相較而言,自主學習難度更大。學生受多方面影響會對自主學習活動造成影響,降低學習主動性。因此,如何提升學生處理問題能力,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現階段大專護生學習主動性較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訂應對策略,望以此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專業素質。此外,學校應將自主學習規劃納入實踐課程中,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在實踐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國秀.高職護生生理學學習現狀調查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8,(15):114-115.
[2] 陳佳佳,張然,張倩.實習護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江蘇醫藥,2015,(22):2787-2789.
責任編輯 ?胡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