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軍
摘要:指出了營造林生產是林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從曲靖市的實際出發,在闡述營造林生產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營造林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從緊跟市場發展林業、完善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積極推廣營造混交林、提前干預營造林作業質量、正確選擇好營造林樹種和掌控植苗造林施工技術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對策,以期為曲靖市或其它兄弟州市今后的營造林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曲靖市;營造林;管理舉措;關鍵技術;改進;探討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5-0216-04
1引言
營造林生產是林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注重改進營造林的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不僅能夠提高營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還能夠優化自然環境,增加林業產值,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近年來,曲靖市的營造林生產立足實際,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嚴格技術要領,搶抓有利時節,選擇雨量集中期科學開展營造林工作,持續強推營造林新高潮,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得到了社會高度認可,營造林生產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同時,隨著營造林生產的快速推進,曲靖市的營造林生產也逐步凸現出一些問題和缺陷,一定程度影響著營造林的健康發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適時改進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才能確保營造林質量和成效。
2曲靖市基本情況
曲靖市地處長江上游、珠江源頭,生態區位較為重要。毗鄰貴州、廣西,是進出云南的陸上要塞,素有“滇黔鎖鑰”、“云南咽喉”之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2000m左右。地理坐標為東經103°0344”~104°3236",北緯24°2100"~27°0324"之間。國土面積2.89萬km2,轄3區1市5縣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652.97萬人。居住著漢、彝、回、壯、布依、苗、水、瑤等8個主體民族,其中少數民族52.14萬人。
曲靖市是云南省重點林區之一。近5年來,全市高度重視營造林生產,以創建“森林曲靖”為載體,謀劃實施了一批重點生態修復工程,強力推進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陡坡地治理、石漠化治理和造林補貼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明晰了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和現代林業發展思路,營造林生產成效顯著,實現了由過去的“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據統計,2014~2018年底時段,全市共完成國家和省級營造林工程項目19.3萬hm2,義務植樹6000萬余株;全市的森林覆蓋率從2014年年初的39.35%增加到2018年年底的43.65%;全市的林業總產值從2014年年初的60億元增加到2018年年底92億元。
3發展營造林生產的重要性
3.1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通過發展營造林生產,恢復和擴大了森林資源的面積和數量,提高了森林資源的質量,加速了森林資源的生長。森林資源具有蓄水保土、防治水土流失、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防風固沙、防治沙化、荒漠化、控制水循環、維護生態平衡、提供森林環境服務等生態公益效能。所以,營造林生產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3.2有利于農村增收致富
通過發展營造林生產,有針對性地擴大了森林的林木種類和數量,為農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生存環境,可以通過直接采集各種林產品獲得收入,還可以通過參加營造林活動間接獲得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同時,農民還可以從木材加工、竹藤制品制造、林產化學工業及森林旅游業等森林產業中獲得大量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
3.3有利于增加糧食的有效供給
通過發展營造林生產,選擇性地擴大特定林產品類森林,這些森林除能夠提供大量的木材外,還可以提供大量的板栗、核桃、棗、腰果、竹筍干、水果、林產飲品、調味品等木本糧食,這對增加農村人口糧食的有效供給和豐富人民物質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營造林生產有利于增加糧食的有效供給。
3.4有利于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通過發展營造林生產,加大林業產業培育力度,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及豐富多樣的林產品及40%的農村能源,林業產業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收入和就業機會;林產品為其它相關部門提供了重要原材料,林業產業成為支撐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所以,營造林生產有利于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4曲靖市營造林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4.1注重生態建設優先。忽視適應市場經濟
長期以來,部分林區營造林科學管理嚴重滯后,營造林生產上缺乏商業眼光和長遠打算,注重“生態建設優先”,營造林評價偏重“成活率”和“保存率”,只注重營造林的生態效益,對如何激發經濟效益做得不夠。忽視營造林工作應該轉變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導致部分林區始終被“大資源、低效益”的問題所困擾,走不出“資源富區,經濟窮區”的怪圈。
4.2造林地塊權屬零散。制約林業產業發展
林業產業是林業發展的支撐和動力,只有產業得到發展了,森林保護才有保障,綠化成果才能得以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來,農村“四荒”、“兩山”被均山或均股到戶,一定程度激發了群眾的營造林積極性。但是,在林業產業發展建設中,常常會出現一片造林地塊中,林地權屬被零散到各家各戶,由于權屬零散,各零散權屬戶對林業產業發展的認識和意愿有差異,部分農戶難以協調一致,出現同一片區栽植樹種不統一或造林插花空地的現象;另外,每戶的面積均在幾畝左右,農戶單個家庭造林是造林主體,面積零散性導致此片林地的收益在單個農戶總收入中的比重不高,致使村民參與林業產業發展的后勁不足,導致工程造林質量下降,經營管護粗放,難于實現林業產業發展的預期效果。
4.3追求純林整潔美觀。推廣混交營造不夠
在營造林實踐中,營造混交林的培育技術比較復雜,要求土地條件較高,如樹種配置不當,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相比而言,營造純林方法簡單,培育技術單一,方便施工管理。所以,導致歷年來大量營造純林,推廣混交營造不夠。另外,一些地方為了追求純林整潔美觀的效果,在施工過程中會找各種理由請求變更作業設計,將原設計為混交林的部分地塊變更成了純林。由于純林的大量營造,林下灌草植被較少,導致很多地方營造的人工純林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蟲危害,直接影響森林多種效益的發揮。
4.4技術指導不到位。質量控制不嚴格
現階段,因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曲靖市營造林技術指導上偏重于文件指導和會議指導,市級和縣級的技術人員跟蹤到現地開展技術服務做得不夠;營造林質量控制不科學,過于偏重造林結果,忽視過程管理,導致營造林質量不高,個別鄉級需反復補植才能保證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國家驗收標準,但反復補植增加了營造林成本,甚至會讓基層林業站因開展營造林工作產生債務。
4.5習慣有什么苗造什么林。樹種選擇不科學
部分地方受年度營造林考核指標的影響,盲目發展林業產業,導致造林樹種選擇未做到適地適樹,如核桃栽植在干旱瘠薄的陽坡上,由于土壤水分供應不足,造成成活率不高,已經成活的大面積生長不良;另外,部分地方樹種選擇上習慣有什么樹苗造什么林,忽視適地適樹和市場需求,會嚴重影響營造林成活率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如華山松樹種,因育苗方便且成本低,部分地方將華山松大量栽植在肥沃的陰坡上,因華山松樹種生長較慢導致經濟效益難于正常發揮,甚至有的華山松地塊成林后被當作低質低效林二次改造,增加營造林成本。
4.6整地方法不合理。植苗技術不先進
部分地方在整地方法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存在以固定的、傳統的經驗技術方式開展整地。整地時間隨意性大,存在邊整地邊栽植現象;整地時不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喜歡把造林區的灌草全部清除干凈,看上去很整潔美觀,但全面清除灌草不利于幼苗的遮蔭,幼苗孤零零的飽受陽光的曝曬,會因大量失水而影響成活率,鼠兔也因失去灌草等食物來源后,轉而啃咬幼樹幼苗造成鼠害兔害。植苗時間掌控不好,因水分供應不足影響新植苗木成活率;植苗技術不規范,影響林木成活及正常生育發育。
5曲靖市營造林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的改進對策
5.1緊跟市場發展林業。激發營造林生產潛能
曲靖市多山,要創新營造林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業發展理念,在營造林生產中,應緊跟市場發展林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擇適宜的林種樹種,提倡多營造生態效益兼顧經濟效益的兼用樹種。防護林應選擇生長快、郁閉早、壽命長、根系發達、耐干旱、繁殖容易、抗風性強、枝葉繁茂、根蘗性強、防護性能好、抗逆性強、生長穩定的防護林樹種;用材林應選擇生長速度快、成材早、單位面積蓄積量高、樹形高大、樹干通直圓滿、分枝細小、整枝性能良好、出材率高、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林樹種;經濟林應選擇容易成活、生長正常、穩定性強、高產、優質、不早衰、抗病蟲害的經濟林樹種。要豐富營造林商品化內涵,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強化科學管理,激發營造林生產潛能,促進林業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助推林區改變“大資源、低效益”的現狀,逐步實現“資源富區”向“經濟強區”轉變。
5.2完善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推動林業產業向縱深發展
5.2.1推動林地合理流轉,實現土地權屬集中化
進一步完善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采取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經營方式,積極引導鼓勵零散權屬戶將林地合理流轉,實現零散的林地權屬集中化。通過林地權屬集中化機制,增加零散農戶從林業產業中獲得收益,促使所有農戶協調一致,同一地塊按照林業產業發展規劃栽植同一樹種同一品種,杜絕造林插花空地現象。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積極培育壯大林果加工、林木種苗培育、野生動物馴養等林業龍頭企業,特別是精、深加工企業,延長林業產業鏈,增加林業附加值。
5.2.2林地組建合作社,實現產業經營規?;?/p>
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積極探索林農專業合作社發展路子,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等原則,積極引導和幫助頭腦靈活、善于籌謀策劃的農民及社會團體組建林農專業合作社,維持單個農戶家庭造林為主體,建立“在林地上分,在管護上合;在種植上分,在經營上合;在管理上分,在服務上合”及“統一造林、統一管護、統一經營、統一銷售、共同發展”的林業產業經營新機制,把林農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林業產業經營模式聯合起來,以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組織產品收購、銷售等方式,免除農戶的后顧之憂,提高種植水平,使產品對接市場,讓分散的林業產業形成規?;?、專業化和品牌化,推動林業產業向縱深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5.2.3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加快林業產業發展
根據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依托林業重點工程營造林項目建設,把營造林生產與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調整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干鮮果品基地、速生豐產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提高經濟效益。加大林木良種引進、繁育、推廣力度,培育和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樹種,實現林果生產良種化,提高市場競爭力。
5.3科學遵循客觀規律。積極推廣營造混交林
要科學遵循客觀規律,依據造林目的、立地條件、樹種特性、經營條件、種苗來源和造林技術等各種現實條件,推廣近自然模式,大力營造混交林,采取針、闊、喬、灌混交模式造林,實現新營造的林地面積中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混交林面積達40%以上,從營林措施上減少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同時,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造林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第16條規定要求,“生態公益林建設禁止大面積純林設計,提倡混交林設計。新造林原則上單個無性系集中連片營造面積不得超過20hm2,單塊純林面積不得超過200hm2,與純林相鄰小班必須更換樹種或營造混交林?!?/p>
5.4創新技術指導模式。提前干預營造林作業質量
一是堅持領導掛帥體制,市、縣、鄉(鎮)三級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抓營造林生產建設,突出高位推動;二是創新技術指導模式,市級強化營造林技術督查力度,各縣(市、區)在造林技術指導上創新采用“1+1+2”模式,即1個營造林地塊有1名縣級林業局領導、有2名(縣、鄉各1名)專業技術人員抓營造林技術服務,提高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絕因第一次質量問題導致的鄉級大批量反復補植現象發生;三是變結果評價為提前干預,市、縣兩級林業部門要提前干預營造林作業質量,變事后管理為提前干預控制,在施工階段,市級和縣級應組織技術力量深入現地,適時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到營造林全過程符合相關技術要求,確保營造林技術合規;四是注重信息的引領作用,要重視信息傳遞和經驗交流工作,及時報道各地營造林建設的先進經驗、重大活動和重要措施等。
5.5遵循適地適樹等原則。正確選擇好營造林樹種
造林樹種的選擇是造林工作成敗的關鍵。一是要遵循適地適樹原則,要求樹種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與造林立地條件相適應,并盡量選擇具有多樣性的樹種,根據經營目標、因地制宜地確定針葉樹與闊葉樹、喬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選擇多種樹種,防止樹種單一化;二是要遵循經濟原則,按照國民經濟建設對林業的要求,優先選擇生態目的和經濟目的相結合的樹種;三是要遵循林學原則,選擇樹種時要考慮繁育材料來源的廣泛性、繁育的難易程度、森林經營技術的成熟性等要素;四是要遵循穩定原則,優先選擇鄉土樹種,慎用外來樹種,選擇穩定性好,抗性強的樹種;五是要遵循可行性原則,造林應實行“經濟有利,現實可行”的原則,杜絕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現象發生,如應避免將核桃栽植在干旱瘠薄的陽坡上,避免將華山松栽植在肥沃的陰坡上。
5.6掌控植苗造林施工技術。提高營造林建設成效
5.6.1科學整地
造林整地是指造林前對造林地的土壤進行翻耕的工序,是營造林工程中關鍵性的技術環節之一。其目的是為了改善造林地環境,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幼林生長。建議要適度清除灌草,減少雜草與幼苗爭奪營養,并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避免全面清除灌草造成幼苗過度暴曬、造成鼠害兔害;建議要提前整地,在整地時間上,較造林至少提前一個季度進行整地,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水分狀況;建議以局部穴狀整地為主,防止因整地不當引發水土流失;建議要精細整地,嚴格執行預整地挖塘驗收制度,挖塘合格后才植苗,確保營造林質量;
5.6.2認真種植
造林技術主要包括植苗造林、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3種,植苗造林是曲靖市目前的主要造林形式,其它的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很少應用,這就要求必須掌控植苗造林技術。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栽植的造林方法,此種方法的技術性較為成熟,應用普遍,成活率高,效果較好。一是要掌控好造林季節,營造經濟林適宜選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1月時段開展,營造防護林和用材林適宜選在雨季的6月至7月時段開展;二是要掌控好造林方法,以植苗造林穴植法為主,植苗時做到“隨起苗、隨蘸根、隨栽植”;三是要熟練掌握裸根苗栽植技術要領,遵循“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要“踩得實、埋得巧、提得輕”,栽植時將苗木扶直,適當深栽(一般要求比苗木原土印深2~3cm),并先填表土濕土,后填心土,分層履土、分層壓實,根部培松土,達到根系舒展、嚴防窩根,深淺適當(一般要求比苗木原土印深2~3cm),根土密接、不反山;四是要熟練掌握容器苗栽植技術要領,苗木出圃前先澆透水,挖好大小適宜的穴,栽植前用小刀劃破容器袋,有底的容器袋要去掉,將容器苗完整地植于坑內,埋土深度比容器高3~5cm,切忌容器土體露在外面(嫁接苗的嫁接口必須外露),把容器四周的土壤踩實,盡量不使袋內土體松動,忌用手拔起苗。
5.6.3創新其它技術
要認真執行“24個字”基本造林技術措施要領,即“適地適樹、良種壯苗、精細整地、合理密植、認真種植、撫育保護”。除以上重點闡述了“適地適樹、科學整地、認真種植”等關鍵技術外,還需結合地方實際,嚴格營造林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從工序上、細節上質化量化其它營造林技術標準,改進各環節管理舉措與技術要領,達到對營造林活動中的育苗、栽植、生產、經營等活動進行全面掌控,使營造林生產實現速生、豐產、優質的目的,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
6結語
營造林生產有著獨特的功能性和地域性,受市場需求、環境條件、地理位置、氣候特征、水肥供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營造林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的有效改進,有利于推動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森林覆蓋率,有得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提出了對營造林管理舉措與關鍵技術的改進對策,為曲靖市或者其它兄弟州市今后的營造林生產提供一定的科學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