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關鍵詞】 自主;閱讀;思考;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84—01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 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強烈?!闭Z言學習策略靈活多樣,自主探索學習是其中之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若能自主閱讀,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一、自主閱讀策略的可行性
高中英語中詞匯、語法、語篇等是語言的輸入內容,通過觀察,識記,閱讀可獲得。高中生經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技能。他們“掌握了1500-1600個常用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短語,對于音、形、義三者的關系有了初步的認識。高中階段詞匯教學的重點是在語境中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要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獲得,即通過自主閱讀,學生可以掌握詞匯的意義和用法。語法方面,高中語法是對初中語法的延伸和繼續,要求能在語境中理解和運用新的語法知識。語境來源于文本,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文本、感知信息,體驗和實踐相關的語法知識獲取。關于語篇,它是閱讀課的主要載體。目前高中閱讀教學基本上是對文本表層信息的提取、歸類和整理。絕大多數高中生已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相信學生,放開對他們的束縛,支持自主閱讀的學習策略。
二、自主閱讀策略的必要性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更多關注詞匯,句型等語言知識,注重對文本表層信息的獲取,忽略對文本深度解讀,缺少高級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推理、判斷、找主旨、暗示等高級思維的能力是教學的更高目標。高級思維活動不是教師講授知識,而是學生實踐和應用語言知識。學生是實踐和應用語言的主體,閱讀過程就是學生實踐和運用語言,感受作者情感態度的過程。他們會思考,可以初步判斷和推理文中隱含的信息。所以,要達到語言學習的高級目標就得讓學生自主閱讀,培養他們處理表層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學會關注篇章的整體結構、邏輯關系和語言表達方式的能力。
三、自主閱讀策略的實施步驟
第一,讀前準備。準備階段由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求知欲。
第二,整體閱讀語篇。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閱讀體驗文中語言,感知作者的思路和情感,把握文章結構,對文本形成完整印象。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滿足好,中,差各層次學生通讀全文,解決詞、句、段和語篇表層信息的需要。
第三,讀后升華。以做練習、回答題、個性表達等形式實現學生深度思維的發展,以達到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雙向發展。
四、教學案例
以選修7 Unit 4 Sharing 中的Reading:A letter home為例簡要說明這三步的實施過程。本文以來自澳大利亞的志愿者老師Jo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支教期間的經歷為載體介紹了該地的教育、自然景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及其背后的文化信息。篇幅較長但難易適中,用兩課時完成閱讀任務。
第一課時,首先考慮學生個性特點和水平差別,培養適合自身特點的閱讀習慣。擯棄傳統的“滿堂灌”“一刀切”的教法。體現新課程“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理念,也滲透了“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分別指導”的傳統理念。相信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內能完成閱讀任務,提取文章表層信息。再根據學生水平設置有一定梯度的問題,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各有所得,體現新課程的語言學習活動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第二課時,深度思考,學生自主回答超越課文表層問題,訓練高級思維能力,挖掘文章隱含信息,進一步提高語言的組織運用能力。學生的答案凸顯了自主閱讀、個性思維的優勢,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思維神經,綻放了自主學習的魅力。
五、學習效果評估
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中,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的維度有:學生的參與度、思維的靈活度和回答問題的準確度。通過觀察和對比,筆者發現這三個維度在自主閱讀課上表現的最充分。教師不再是“一言堂”的主講師,而是學生學習的助手和引路人;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是語言的實踐者和體驗人。
教育的高級目標是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有效的學習者。教學的最佳境界是“無師自通“。自主閱讀策略在英語教學中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它是新課程理念之一,也是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原始動力。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