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潔琴
【關鍵詞】 數學教學;考試;快樂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147—01
傳統(tǒng)的考試僅僅是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的考查,功能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學生對考試一般都存在畏懼心理。這不符合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荚囀窃u價的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除了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及數學能力的形成狀況進行考查外,同時還強調了它的激勵作用。新課改強調快樂學習,對考試亦是如此。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使學生不畏懼考試,如何使學生快樂地考試,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快樂的考試內容
數學考試不應只是測試學生現成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應該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碱}的答案也不應是唯一的,而應是開放的??荚嚨男问礁粦撌菃我坏模鴳撌嵌鄻拥摹=Y合上述特點,出題時,教師應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性特點。在命題內容上可進行如下探索:
1.刪除過多的機械計算題,增加動手操作題,突顯實踐性;
2.刪除需死記硬背的題目,增加開放題、綜合應用題,追求綜合性;
3.刪除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應用題,增加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突出現實性。
二、快樂的考試方法
1.操作考查。應用操作是學習遷移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能否在實踐中應用的主要手段。操作考查作為考試形式是對傳統(tǒng)的試卷考試的大膽改革。如,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內容的考查,以往單用試卷考查,有的學生可得一百分,而實際應用能力很差,對生活實際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及其體積、表面積認識不清,缺乏實際計算能力。筆者認為、應該改變一張試卷考查的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際應用,發(fā)給每個學生兩張鉛畫紙,讓學生按下列要求操作:
(1)制作:①做一個長6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紙盒;②做一個棱長0.3分米的無蓋的正方體紙盒;
(2)計算:分別計算這兩個紙盒的表面積和體積;
(3)應用:將正方體紙盒里裝滿黃沙,再倒入長方體紙盒中,求長方體紙盒中的沙高是多少。
2.活動考查。開展一次有趣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程度。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所在,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例如,考查學生對“元、角、分”和“加、減法應用題”的掌握情況,可以開展一次“我當小小營業(yè)員”的活動,“比一比誰付錢快,誰找錢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定數量的“人民幣”,教師公布練習本、鉛筆小刀、橡皮等文具用品的單價后,讓學生用錢去買文具用品。學生輪流當“營業(yè)員”,可由教師指定購買物品,也可由學生自定購買物品,教師或學生當場給“營業(yè)員”評分。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人人爭當營業(yè)員,既接受了知識考查,又進一步知道了人民幣的用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創(chuàng)造考查。創(chuàng)造考查就是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發(fā)揮才能的舞臺,通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實踐、創(chuàng)造、制作,考查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對知識的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精神。如,在考查“統(tǒng)計圖表”這一部分知識時,可以要求學生制作一張統(tǒng)計表或統(tǒng)計圖,形式和內容都自己定,從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到制成統(tǒng)計圖表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既考查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三、快樂的考試評價
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教師應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學習目標。對此,教師可以選擇推遲進行判斷的方法。比如,學生對自己某階段測驗的結果覺得不滿意或沒有達到基本的目標,教師應允許、鼓勵學生提出申請,進行重新考核(教師在設計測驗題時,可預先設計幾份難度、區(qū)分度相當的卷子供重新考核時抽?。?,直到每個學生都達到目標,自己感到滿意為止。如果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或教師的個別輔導,在再次考核中考核結果優(yōu)秀,教師就按再次的考核結果作為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評價結果,并給出鼓勵性的評語。這種推遲判斷和再次評價,不但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fā)展,而且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及時達標。特別是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這種“推遲判斷”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強化了評價“以人為本”的激勵功能。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