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羽 王利強


摘要:文章針對屏山縣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的政策創新實例,提出為加大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效率,應該更加強化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向縱深發展;更加注重溝通,消除扶與被扶信息的不對稱性;更加突出人才培養,激發貧困戶主觀能動性;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構筑全社會扶貧的新格局。
關鍵詞:精準扶貧;財政資金;政策創新;屏山縣
一、四川省屏山縣貧困狀況簡述
屏山縣是具有“貧、庫、變、少、生”獨特性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縣、向家壩電站庫區移民縣、邊遠山區縣。位于四川盆地南,金沙江下游北岸,岷江下游兩岸,東界宜賓,西鄰雷波、馬邊,北連沐川,新縣城距宜賓28千米,轄9個鎮、6個鄉(含2個彝族鄉),259個村,總人口約31萬人,屏山縣貧困狀況如下:
1. 地區年生產總值少,經濟發展緩慢。截至2017年底在宜賓市5個貧困縣中,屏山縣地區生產總值處于末位,地區經濟發展緩慢。
從屏山縣2006~2017年度地區生產總值可以看出屏山縣地區生產總值雖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但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為480615萬元,仍然處于經濟發展落后的狀態。
通過與2017年宜賓市其他區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對比,屏山縣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宜賓市總體3%,與同樣是貧困縣的經濟發展落后的興文縣對比來看,生產總值不到其1/2。
2. 屏山縣貧困人口較多,扶貧任務艱巨。屏山縣貧困人口分布較廣和分散,主要集中在少數民族區域,其中一半以上貧困人口居住在高山高寒地區,地區環境條件惡劣。在2012年8月完成的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制度中,識別出貧困人口68575人。
3. 屏山縣是典型山區農業縣,工業弱縣。在縣域及6個鄉鎮整體遷建以前,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滯后,工業較弱,生產力水平不高,招商引資困難。
4. 屏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與向家壩水庫移民縣,面臨扶貧與移民兩重難題疊加。一城五鎮六萬移民的大遷建,移民扶貧難度大,搬遷成本非常高,返貧機率增加。
二、屏山縣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創新政策分析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至今是國家預算用在政府扶貧工作中財政資金是主要的投入,其使用效率直接影響扶貧效果。就如何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屏山縣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不斷創新。
1. 精準識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屏山縣成立“1組3片15隊78工作組”,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把屏山縣劃分為“屏東”“屏中”“屏西”三大片區,十五個鄉鎮工作隊屬地承包,七十八個村落地包村。干部駐村幫扶,組建脫產駐村工作隊伍。施行“五聯”模式,將先進村與貧困村結對,實行互補,相互促進,有效實現區域聯動。
2. 建立各類扶持基金,多方位提供扶貧保障。政府建立扶持基金,其中包括由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社會幫扶捐贈資金共同設立的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用于貧困戶和貧困村發展產業,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無息貸款;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用于貧困戶發展種養殖等增收項目;為在建卡貧困戶在學前教育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就讀的子女提供教育保障建立教育扶貧救助基金;為戶籍在縣內的貧困人口建立衛生扶貧救助基金,解決其面臨的看病特殊困難的問題。為貧困戶提供安全住房保障、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三保障”。
3. 引導貧困戶樹立自主脫貧意識,“歇幫機制”按下財政扶貧資金“暫停鍵”。如屏山縣錦屏鎮栗子村發生如下行為的貧困戶經對口幫扶人提議、村兩委會審議暫停幫扶:精準扶貧工作消極被動,幫扶單位、聯系領導干部、駐村幫扶干部表現冷漠沒有禮貌的,不講文明,不讓學齡兒童上學接受教育,對未成年子女不聞不問,鄰里不團結,造謠傳謠等。對發表詆毀精準扶貧政策,瞞報、謊報家庭收入,推卸贍養老人責任、故意造成老人貧困的,轉賣、轉贈精準扶貧幫扶養殖的生活和生產資料的,浪費、破壞精準扶貧經費等九項行為的貧困戶經對口幫扶人提議、村兩委會生意,取消所有幫扶措施和政策兌現。目前,屏山縣已累計“歇幫”89戶,已對86戶進行“復幫”
4. “借牛還牛”股權量化,財政資金開啟扶貧新模式。在屏山縣柑坳村探索出一種新的扶貧模式,屏山財政把財政扶貧資金投入肉牛養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為載體,股權量化給貧困戶,專合社購買牛犢借給貧困戶養殖,貧困戶把牛養大后合作社進行回收,貧困戶得到相應的養牛勞務收入和股權分紅。同時,采用動態監測,對于不盡心飼養的貧困戶則啟動歇幫機制。“借牛還牛”實現財政扶貧資金變成產業資本,促進產業發展。
5. 財政資金投入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屏山縣因地制宜,利用200多平方米的富硒土壤,在政府財政資金的帶動下,積極發展高端農業產業,建立川南富硒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屏山縣錦屏鎮萬渦村的茵紅李為屏山扶貧產業的代表,進入發展成熟期,把農業與旅游業結合。政府招商引資,與多家電商合作,通過幫扶平臺,同時也在四川成都、浙江等地創辦茵紅李訂購推廣會,幫助農戶進行茵紅李銷售,使農戶收入穩定下來。
三、屏山縣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的啟示
屏山縣采取政府為主導,企業參與,農民自主脫貧的方式,合理運用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隨著宜賓快速通道、成貴高鐵等交通的建成,屏山區位優勢會更加明顯,也給屏山縣扶貧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2018年,扶貧工作進入新的沖刺階段,面對新形勢,針對新問題,在總結幾年來屏山縣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的基礎上,有以下幾點啟示:
1. 更加強化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向縱深發展。在財政資金投入和貧困人口增減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財政資金的投入對于精準扶貧有重要作用,需要持續增加財政資金投入的深度和廣度。目前,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還不夠,扶持的項目也缺乏廣泛性;在財政資金投入的方向上也需要更加精準的定位,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重點發展貧困山區農村主導產業,加大投入力度拉長產業鏈條,向生態化可持續方向發展。
2. 更加注重扶與被扶之間的有效溝通,努力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首先,是著力解決精準識別初期對扶持對象識別的互動。在精準識別時最初是通過政府扶貧公告信息村民主動申請來獲得貧困主體信息,而對于貧困弱勢群體,如村里老人和兒童,對扶貧政策并不了解,他們無法主動提出,產生信息不對稱,貧困主體的認定就需要廣泛的互動。其次,在精準識別過程中,貧困群體的認定僅憑人均收入還不夠全面。根據筆者前面所闡述的能力貧困理論和人力資本理論,導致貧困因素種類很多,應在精準識別過程時多方考慮貧困因素,因戶施策,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后期出現返貧現象。再次,在財政資金幫扶過程中,與幫扶對象需求不匹配。上下信息不對稱,缺乏與扶持對象之間有效的溝通,財政資金投入與貧困戶需求不匹配。表現在財政資金投入在宏觀上作用甚大,比如貧困地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貧困地區產業建設上,對整體脫貧起到一定作用,但對于一些深度貧困戶作用不大,如何解決這些深度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積極脫貧,還應該充分重視與貧困戶個體交流,把工作做深做細,注重溝通的有效性,保持信息傳遞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這樣,財政資金助力精準扶貧效果就更為顯觀。
3. 更加突出人才培養,激發貧困戶主觀能動性。當前各地政府組織動員農民工參與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培訓和輸出就業,但仍然存在貧困人口主體意識不強的問題。貧困人口主觀思想上沒有自主脫貧意識,貧困地區當地的人才匱乏,貧困者綜合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跟不上貧困地區整體的發展,因此,財政資金可以側重考慮在突出當地人才培養和激發貧困戶主觀能動性方面增加投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傳幫帶等多種形式,變要我富為我要富,我能富。
4. 更加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構筑全社會扶貧的新格局。精準扶貧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支持,在現有扶貧機制中對社會資金帶動不夠有力,社會資金參與度與社會共同扶貧還有一定差距,財政資金可以在扶貧產業發展、新型農業合作組織、電商平臺等領域發揮杠桿作用,引領社會資金的融入,擴大扶貧效果,用實踐來詮釋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的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從而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阿馬蒂亞·森.貧困與饑荒[M].商務印書館,2001.
[2]世界銀行.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3]宋鄰西.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扶貧資金績效的影因素[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03).
[4]黃花秀.精準扶貧中財政資金使用狀況及優化措施——以寧化縣為例[J].農技服務,2016(11).
[5]王順才.財政資金量化到戶阻力精準扶貧[J].農村財務會計,2016(08).
[6]楊秀麗.精準扶貧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6(01).
[7]馬海濤,王晨.基于供給側的精準扶貧財政政策研究[J].當代農村財經,2016(06).
[8]張莉.扶貧視野下,財政資金效率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08).
[9]孫璐.扶貧項目績效評估研究——基于精準扶貧的視角[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10]李存英,趙秋梅.精準扶貧財政專項資金使用存在問題研究[J].財政科學,2018(03).
(作者單位:劉丹羽,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王利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