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子怡

摘要:近年來,高校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經費總量逐年增加,監管的任務越來越重。一些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基建工程項目、校辦企業資產等領域出現的違紀違法問題使高校內部審計面臨新的挑戰。針對新形勢DS大學內部審計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以DS大學為例,對DS大學內部審計工作從獨立性、客觀性和內部審計制度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對DS大學內部審計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對同類大學也有相應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等學校;內部審計;獨立性;客觀性
一、引言
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已經有20多年了,國家出臺了許多教育法規,使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基本上實現了有章可循,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高等學校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高等學校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規模不斷擴大,進行校際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大投入,提高學校的競爭能力。但是高校各項業務越來越復雜,內部審計的重要地位越來越突出,各高校普遍存在當前審計力量不足、業務范圍狹窄、審計站位不高等問題。本文將針對高校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作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為內部警察維持高校秩序的作用。
二、DS大學內部審計現狀分析
DS大學與其他同類大學相比,無論是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還是制度建設上都相對較好,機構設置相對獨立,審計人員的學歷層次較高,審計人員的結構比較合理,勝任能力也比較強,而且老中青年齡段分布均勻,使豐富的經驗和創新的思維更好的結合,審計制度建設也比較健全,但是在獨立性、客觀性和審計制度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有關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分析
DS大學是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主要負責學校行政的全面工作,黨委書記主要負責黨委的全面工作,六位副校長,三位黨委副書記及總會計師分管學校各部門,其中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負責審計處,監察處,紀委辦公室和組織部。DS大學內部審計機構(可簡稱審計處),是DS大學在校長主管,紀委書記協管模式下,主管學校內部審計工作的處級行政職能部門,在業務上向校長報告,在人事上、組織上向紀委書記負責。學校組織機構圖如圖1所示。
從學校的組織結構上看,內部審計機構是由校長主管,紀委書記協管,盡管學校審計處在業務上向校長匯報,在人事和組織上向紀委書記負責,但是內部審計的人事和組織事務仍然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息息相關,審計工作仍然是在校長和紀委書記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審計工作仍然依附于行政權力,必然會受到行政權力的干預,不能很好的實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外,紀委書記同時負責監察處和審計處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監察處雖然與審計處在形式上是獨立的兩個部門,但實際上歸紀委書記一個人負責,會使內部審計帶有紀檢監察的烙印,對審計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影響。
(二)有關內部審計客觀性的分析
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同樣是內部審計的靈魂,與內部審計獨立性同等重要。但內部審計客觀性偏向指內部審計人員公平、不偏不倚的工作態度。這就要求審計部門在人員配備上要合理。從DS大學內部審計人員年齡結構來看,審計隊伍年齡結構很理想,老中青相結合,內部審計人員的結構在學歷上也不存在問題,29%的審計人員達到了本科學歷,71%的審計人員達到了碩士研究生的學歷,但是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性不強,與審計專業相關的人員只占43%,剩下57%的審計人員所學專業與審計不相關,而且29%的審計人員并無相關資格證。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曾提出:一個合格的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的合理知識結構,其中對于專業知識的要求所占的比重很大。DS大學審計人員的質量不高,大部分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知識、技能和綜合分析能力。《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中同樣規定了內部審計隊伍應具備的各個方面的專業素質,并具備必要的職業資格。
(三)有關審計制度的分析
DS大學內部審計制度中明確規定了財務收支審計制度、預算與決算審計制度,雖然DS大學在2010年出臺了《DS大學預算執行與決算審計實施辦法(修訂)》和《DS大學財務收支審計實施辦法(修訂)》,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未開展這兩項審計工作。從審計工作報告中看出,學校在經濟責任審計、基建修繕審計和專項審計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卻忽視了財務收支審計、預算與決算審計。2015年出臺的《教育部關于加強直屬高等院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中也明確指出,高校應該強化預算管理審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另外《意見》中也明確規定直屬高校要加強審計整改和責任追究,推行審計結果公開,但是DS大學至今并未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開。DS大學是在校長直接領導、紀委書記協管下展開工作的,財務收支審計、預算決算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開這些問題都沒有落實,也說明領導疏于監管,對內部審計制度建設還不夠重視。
三、強化DS大學內部審計工作對策的建議
(一)加強內部審計獨立性
學校應創造更好的內部審計環境,更加重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讓內部審計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更好的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具體對策:首先,學校應在遵守《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等國家頒布的有關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具有自身學校特色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使得學校內部審計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內部審計模式還是應該轉變為校長直接領導的獨立審計模式,內部審計在紀委書記的協管下獨立性會有一定影響,并且紀委書記同時負責監察處和審計處,審計處在進行內部審計活動時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模式雖然會節約人力和財力,但是從長遠發展看,一旦影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也必然受其制約,內部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就無法保證,也會阻礙高校未來的發展。
(二)增強內部審計客觀性
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能否得出客觀準確的審計結果,能否在審計過程中保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的工作態度。首先,要求學校要嚴格按照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和國家審計署的要求來規范審計隊伍,對于未取得相關從業資格證的人員應不允許加入審計隊伍,要求每個審計人員對學校主要的經濟業務要準確掌握,并對審計相關知識了如指掌。其次,保證審計處保持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爭取做到內部審計人員由審計師、工程師、計算機軟件維護人員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同時最好保持高級、中級、初級審計人員的合理比例,另外,在審計人員選拔上,要更加注重審計人員的心理素質,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后,學校要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督促審計人員參加各種培訓班進修專業知識,積極同其他高校的內部審計人員進行交流,切磋專業技能,共同進步等等,使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制度如同樓房的框架,是基礎也是關鍵。完備的內部審計制度對內部審計的工作有著良好的指引作用。首先,學校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廣泛參與內部控制的工作,既要參與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劃,也要參與其在建立后的完善,還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其次,財務收支審計和預決算審計都是內部審計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DS大學必須抓緊落實財務收支審計和預決算審計,同時要及時更新內部審計制度。另外,DS大學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育部的建議下抓緊時間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通報制度,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通過印發通報等方式,在學校內部進行公開,并逐步向社會公開。
參考文獻:
[1]黃翠竹.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審計研究[D].遼寧大學,2012.
[2]魏昌東.中國企業內部審計法律制度:定位缺陷與完善對策[J].學海,2010(03).
[3]呂先锫,王振清.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現狀調查報告[J].會計之友,2012(10).
[4]謝思旺.“免疫系統”理論視角下的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研究[J].會計之友,2012(08).
[5]李恒.高校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與轉型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3(09).
[6]周旺東.中美高校內部審計比較及啟示[J].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08).
[7]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內部審計實務標準[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