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寶蘭
【關鍵詞】 高效課堂;預習;學習目標;氛圍;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8—0093—01
課堂是學生求知、成長的主要舞臺,它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散思維模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構建廣泛而高效的課堂,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學到更多的知識,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而,探索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話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認真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
我們都知道預習的重要性。預習不僅是任何學科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有效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認真編寫導學案。因為導學案不僅是學習的抓手,也是學生們預習的工具。只有依靠導學案的引領,學生們才能展開自學。但在運用導學案時不能脫離教材,不能說有了導學案,就脫離了教材,教材在任何時候都是我們第一手的學習材料。我們可通過導學案的問題,回歸到教材中去,讓學生既注重尋找答案又能認真讀書,認真品悟。
此外,我們要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查和評價。每堂課的預習由班級小組長評價,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而每單元的成果則由任課老師評價,進而挑選出預習做得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們的辛勤勞動得以展現。
二、設定準確的學習目標
在設定學習目標時,我們一定不能好高騖遠,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這就跟打籃球一樣,如果籃筐設置得太高,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去,長此以往必定會失去信心;而籃筐設置得太低,學生們又會覺得沒有什么挑戰力,也就失去了戰勝困難的喜悅。因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就要充分慮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征,既要考慮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慮到中等生及優等生的提高,這樣才不會造成學生的兩級分離。我們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都能掌握80%以上的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帶有挑戰性的練習給他們做,而對于學困生,我們就可以設置一些淺層次的練習,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困生樂于接受和改變。
三、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根本動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通過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詹天佑》一文時,我們為了調動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和欲望,可先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錄像,對于居庸關和八達嶺的修建問題,我們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以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思考,然后同學之間展開交流,最后讓學生將交流的結果在課堂上講述。根據學生們的講述和其他同學的評價,教師最后再進行總結,進而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們要讓學生學會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經驗,因為學生只有處在積極的學習動態,在動中學、在學中動時,學習的興趣才會被激發,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2.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過去單一的教學手段已不再適用于當下的學生。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成為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它不僅能將枯燥的教學知識生動、形象和直接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同時引發學生更多的思考,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采取合作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以問題為載體創設的一種教學情境或者是途徑,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關鍵過程。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個全面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我們在講解《蜻蜓和螞蟻》一文時,便可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開展教學。我們要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師再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解,接著按照好中差原則把學生分成若干個人數相等的小組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走下講臺隨機參與到某一小組的討論當中,當學生思路偏離的時候,我們給予及時的指正和點撥,討論結束后,由每個小組派出一名組員進行匯報,最后再由老師進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還培養了學生的總結能力,一舉兩得。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