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廣軍
【關鍵詞】 物理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8—0177—01
一、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是構成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學生通過該課程的長期學習,所形成的一種極具物理學科特點的品格,和用以適應個人終身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1. 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對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核心素養。教師首先要轉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就必須以培養核心素養為著手點,先從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入手,減輕課內負擔,適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獲取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受到核心素養這一科學理念的熏陶。
例如,課本上有效數字和游標卡尺教學是分開安排的,教師通常是以“灌輸式”為主,以會讀數為目標,結果是一方面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科學思維習慣而很快遺忘,讀數時常出錯,另一方面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常面對一些新的儀器時,探索能力不足而束手無策。若調整為一起授課,教學過程如下:首先,通過視頻片斷和圖片等引入后展示實物,直觀感受,再引導學生回憶測量長度的知識和方法,猜測原理;接著,學生分組,教師引導先按比例放大制作出主尺,再按比例十等分制作出游標尺模型;然后,老師通過一系列問題和動作引導,學生體悟出差值法原理;之后,下發探究表格再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后展示學生探究結果和評價鼓勵,師生再互動歸納出讀數規則和注意事項;之后,引導遷移原理,學生推理得出20和50分度游標卡尺的精度值、結構、原理及讀數規則,在類比遷移中培養科學思維方法和遷移的意識及能力;之后,引導學生結合有效數字與精度值, 思考總結出三種游標卡尺讀數的特點,深化認知。最后,前呼后應進行實物測量練習,學以致用轉化知識為能力。該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親身體驗和合作探究中體悟出差值法原理,再總結出讀數規則和注意事項,以達到深入理解精度和有效數字概念,深刻感受到科學的嚴謹性與邏輯性。
2. 創設真實情境,關注科學思維的培養?;诤诵乃仞B的物理教學應該圍繞真實而復雜的物理實際問題,使學生能夠親歷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這一完整過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發展科學思維,以形成科學的研究態度和能力。教師要適時為學生創設物理情境,既可以是從課堂中形成,也可以來自于日常的生活和生產現象,還可以適時向課外延伸,引導、設計、制作一些科技小作品等。例如,在學習完游標卡尺原理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遷移原理,設計制作一種基于游標原理測量角度的儀器這樣的拓展作業。再例如,在學習完緩沖原理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雞蛋防摔大賽,這樣既達到鞏固所學新知識,又升華認知。
3. 優化習題教學過程,提升物理思維能力。在日常的習題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一題多思、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一題多問、多題歸一的教學策略,實現知識的“序化”、“內化”、“深化”和“活化”,提升學生解題能力,改變疲于應付之態,從而積極主動探索學習。例如,在人船模型類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環節一,先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嘗試解決兩個典型問題,從而習得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然后在環節二中讓學生對比思考總結問題:(1)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時,所用方法有何特點?(2)兩個問題在研究對象、運動過程和形式上有什么異同?教師再總結概括,讓學生習得此類題型特征,以能夠透過物理表象抓住實質,為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圖式做準備。最后,在環節三中讓學生運用圖式來解決情境差異大的同類問題,以與環節二構成完整的方法以及圖式教學。當然對于更多及無法歸類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圍繞某一主題組織習題教學,讓學生在面對新題時,能與以往解題經驗聯系進行類比,啟發思路。
4. 深化教學改革,培養核心素養。要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關鍵的動力來源之一就是教學改革的深化,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積極發揮其引領的導向作用。例如,2018年全國Ⅱ卷物理15題要求考生估算雞蛋墜落對地面產生的沖擊力這類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再如2011年江蘇卷第4題,估算雜技演員將一只雞蛋拋出的過程中對雞蛋所做的功,如果我們沒有10個雞蛋大約0.5kg的生活常識,以及拋出的高度在50-60cm之間,而且需要抓住主要因素,忽略空氣阻力和水平方向的運動,缺乏這樣的科學物理觀念和思維素養,就很難正確求解。
綜上所述,科學素養的形成并非易事,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在培養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掘核心素養有關素材,將關注點放在與教學過程的有機融合上,同時還要注意方法的靈活,形式的多樣,這樣才能大大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而提高綜合能力。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