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強 陳家鳴
摘? 要:伴隨網球運動的普及以及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持續提高,網球項目運動在中國廣泛開展,發展為一門高校體育課程。本文運用實驗法、文獻資料法、內容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探析多維訓練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對多維訓練法的概述,分析我國高校網球教學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困境和多維訓練方法如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展開應用,以期為未來我國多維訓練方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多維訓練法? 高校網球教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b)-0046-02
1? 多維訓練法概述
多維訓練法定義是指在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的階段,旨在達到體育教學標準與訓練技能同時優化的目的,在物理學中力學思維的引導下提出3個維度:訓練技術中大肌群的基礎姿態、小肌群的執行主體、個體認知思維的決策。
同時在設計方式中加以動態與靜態情境的輔助,基于訓練大肌群身體基礎姿態的技術之上,準確統計數據中的小肌群所進行的每個單獨技術動作中神經系統帶動下的技術動作感覺。由此通過運用多個維度對訓練過程中就技術動作展開分解與組合,使得教學過程中技能認知具有系統化和啟蒙化的特點,便于授課與聽課的有效互動和實施。推進教學中技術動作的科學化與合理化完成,并且技術動作組合得到優化升級,培訓方法達到技術教學目標。
而多維訓練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主要以三維分析和網球訓練的運動軌跡等角度展開分析研究。該訓練方法的教學方案設計的關鍵在于構建高校學生關于網球項目的總體認知模型。為了提高高校學生對于網球運動的分析與解決的技能,教師可以對相應的網球技術動作實施分解與組合的教學,并運用雙向分析運動,加強網球技術動作的優化和精確,達到促進學生頭腦思維延伸和創新的目標。多維訓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優勢,從靜態到動態,使體育教學環節合理明晰,易于理解,激發了學生對于網球運動的學習興趣。
2? 我國高校網球教學發展現狀
伴隨網球運動的流行與普及,高校中網球訓練教學也隨之得到有效發展。高校中舉行網球運動技能培訓和網球項目比賽,既提高了高校學生的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又能提升學生的自我修養。在這種內外兼并優勢的背景之下,我國高校的網球課程教學得到充分的發展與優化,而且逐步發展為從東南沿海向西部延伸的趨勢。總體而言,目前中國高校網球教學正逐步呈現較為均衡的發展態勢。
3? 當前我國網球教學方法面臨的問題
3.1 教師經驗式教學,教學方式單一化
在傳統的我國高校網球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以主觀性和經驗式教學方法為主。網球專項教師運用公式般的網球技術動作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指導。因此在種種客觀環境的影響下,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制約了我國高校網球教學目標的完成與教學效果的優化。并且只注重網球技術教學,將提升網球技能成績設為首要教學目標,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能力培養,使學生容易降低對于網球運動的學習興趣。在網球課程教學實踐階段,部分網球教師單純的依靠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技術水平進行教學,制約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高校針對于體育人才的培養。
3.2 教學系統性欠缺,教材內容過度專業化
目前存在的現象是高校網球教材的選擇困難,多數教材內容具有同質化,并且網球技術動作闡釋過度專業化,缺乏直觀性與啟蒙性,導致學習者難以理解,無法達到教學的初期目標,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隨著多樣化的網球教學方法的不斷引入,正在以不同方式影響著傳統教學的經典基礎方法。對于網球教師而言,很容易使網球教師與教練誤入網球教學系統匱乏的環節;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忽略傳統教學方法中的實用基礎的教學,容易使高校學生造成學習目標盲目,缺乏科學合理的訓練環節,制約了學生系統學習的自我完善。
4? 多維訓練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運用
4.1 高校網球教學思路設計
第一,教學理念的設計。根據高校學生對于網球運動的認知模式建構框架展開,綜合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與思維方式,設計一種三維的立體化教學方式。在教學條件中增加靜態與動態情境以及設置教學目標,能夠使高校學生對于網球技術動作的組合以及相關綜合知識的掌握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整體認知框架。
第二,設計靜態訓練法。靜態訓練包括近球訓練、側面拋球訓練和過網拋球訓練。結合這3種訓練方法增加高校學生對于網球基本知識與技巧的認知。
第三,設計動態訓練法。涵蓋多角度定位點自由落體給球訓練、多角度發力投擲訓練、多角度隔網投擲訓練和多角度拍球訓練,以及最終的網球切削球實踐操作與網球動作組合訓練的6個方面。
第四,視頻教學法。在完成綜上網球教學的背景下,網球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網球學習過程和動作技巧練習以用于后期視頻剪輯。后期帶領學生觀看訓練錄像,將教師課堂講解加以輔助,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接受能力、優勢和劣勢。通過對其展開多維度的網球訓練技術分析,對網球運動的理解和熟練程度逐漸完成。在此基礎之上,在錄制訓練視頻的過程和帶領學生觀看的過程也是非常具有樂趣和充滿意義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五,技術動作分析總結。是教學在對網球技術動作分析的過程中,確定具有難度動作或網球技術聯系過程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學情境的建立和網球動作技術支持的教學策略,達到事先設置的教學目標。
第六,總體設計思路。總體設計思路主要涵蓋升維訓練法和降為訓練法。在網球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層次的側重環節對高校學生展開分層次的網球教學,使高校學生可以在熟練的網球運動技術階段內能夠確立網球的主要技術動作的認知系統。
第七,設定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在展開基礎訓練與學習的同時,以多維角度理解和實際應用網球技術動作,達到球感的同步練習的目的。通過對網球組合動作的掌握,完成多個維度的動作技術組合和提升,最終實現網球動作技術組合的完善。掌握網球動作技巧的準確思維,在高校網球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思路和教學目標,由此推進多維訓練的進行。在多維教學中合理設置情境教學,可以對網球教學中起到豐富課堂環節的作用,提升教學效果的優化。
4.2 高校網球實驗教學的實施
第一,實驗教學準備。將教學實驗對象設為網球技能基礎較差的學生因為這類學生的網球技能處于初級階段,基本處于統一水平,所以可以確保實驗數據的科學化和合理化。
第二,數據處理。在多維訓練教學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各項指標考核,包括各項身體素質指標和實戰教學成績,精確學生的考核數據,而且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所得出的實驗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分析多維訓練方法在高校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存在的優點和尚需完善的環節。
第三,探析多維教學的利弊。這里的側重點在于研究多維訓練法的缺點。在實際的網球教學階段,一方面需要顧全學生網球實際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情景設定的科學化。而且,就高校教師而言,需要高校網球教師具備充分的耐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此類教學方法無形之中增加了高校教師的工作任務量;就高校學生而言,多維訓練法需要學生對其充分合作,并且需要學生精神高度集中,因此在實際網球教學過程中存在相應的教學難點。同時,就傳統教學方法而言,因為網球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轉型,高校學生需要一段時期加以適應此中教學方法,這對教學效果也存在相應的制約。
5? 結語
網球作為一門實踐性體育課程,其教學過程需要的是師生雙向互動的實際教學。多維訓練教學方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幫助學生提高網球的各方面技能和提高學習能力,而且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了解。所以多維訓練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彌補傳統的網球教學中的不足,提高高校網球的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培養全面的綜合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岳峰.高校網球教學發展對策研究——評《我國高校網球教學與訓練的多維度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5(16):3.
[2] 梁波.多維訓練方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2.
[3] 張燕.多維訓練方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電子制作,2014(17):189.
[4] 范榮昌.多球訓練在高校網球教學的實用研究[J].教育教學刊,2014,11(10):25.
[5] 楊靖.網球教學方法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