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嬌
摘 要: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作用優勢越發明顯,因此,創新活動組織策劃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對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展開闡述,從群眾文化作用入手,提出活動組織策劃工作方法,希望能對我國群眾文化活動質量與效率的提升起到積極參照作用。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
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活動意義明顯,能夠豐富群眾生活,實現活動形式多樣化,提升國民素質,加速精神文明建設發展進程,對推動社會現代化建設有著積極影響。但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是系統性工程,涉及組織小組創建與資源優勢挖掘等工作,還需加強實踐經驗總結,摸索性完善活動展開體系,以切實發揮群文活動的作用價值。
1 群眾文化活動作用
1.1 傳播推廣傳統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氣質非凡且種類豐富,尤其是少數民族與民間文化資源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寶貴財富。隨著社會文明進步,傳承與保護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關鍵,尤其是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我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意蘊越發突出,而群眾文化活動是推廣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能夠加深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理解,從而拓寬發展群眾文化傳播渠道與路徑。
1.2 豐富精神生活
基于非物質層次的群文活動,能夠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幫助大眾緩解精神壓力,同時對大眾審美水平與文化素養有積極的提升作用。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帶給大眾別致的情感體驗,陶冶大眾情操的同時,滿足與豐富了其精神生活。
1.3 促進經濟增長
群眾文化活動滿足大眾精神需求的同時,帶動了消費水平的提升與經濟增長。新時期的群文活動更具有公益性,推動了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除此之外,還實現了社會資源的高效利用,更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轉變,精神消費逐步取代了物質消費,加強群文活動的創新組織策劃顯得尤為關鍵,以切實發揮其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2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組織策劃原則
2.1 公益屬性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目的是展示群眾風采、豐富文化生活形式,而堅持公益屬性的群眾文化活動更能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對此,在運用公共文化扶持資金的同時,應當謹慎吸取社會資金,優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加大與社會媒體的合作力度,放大群眾文化的公益屬性。
2.2 群眾主體性
群眾是群文活動主體,在活動組織策劃中,應當堅持群眾的主體性,尊重群眾的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調研機制,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活動,體現出活動的教育與引導等功能。圍繞群眾需求制定群文活動主題內容與項目形式,突顯群文活動的實用性與廣泛性等特征優勢。
2.3 制度性
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應當有相應的規范約束與參照。對此,應進一步完善引導機制,確保活動有序與持續開展。注重活動開展中群眾問題的解決,實現活動資源的高效配置,減少活動成本與風險,突顯活動的秩序性與規范性。
3 群眾文化活動組織方式
3.1 成立專項小組
生活水平提高,帶動了大眾文化活動意識的提升,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越發多元化,加之群眾成員數量逐漸增多,對群眾文化落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無疑增加了活動管理難度。對此,應當圍繞活動開展目標,積極設立專項組織小組,落實管理工作任務與職責,實現活動各環節工作的有效落實,切實發揮組織機構引導性功用的同時,夯實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1]
3.2 把控組織工作細節
影響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成效的因素較多,各工作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活動開展進程與效果。對此,應當加強對各工作環節的把控,各環節工作內容安排專人管理并負責協調統籌。明確各部門崗位工作職責,嚴格控制活動工作細節。活動展開前詳細制定計劃方案,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系,通過線上與線下等途徑,協調落實各項工作,確保活動順利展開并取得滿意效果。
3.3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資金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基礎。對此,應當組織人員做好資金籌集準備工作,確保活動經費充足,用于活動場地租賃與舞臺搭建、設備設施等工作需要。除此之外,應當積極拓展資金來源渠道。首先,作為群眾文化活動主辦方,應當承擔全部活動經費。其次,可從地方經濟實力較強或龍頭企業引入經費。最后,整合社會力量,引入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為活動展開提供經費贊助。在籌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資金時,企業與政府共同承擔經費,但拓展資金籌集渠道,能夠有效減輕政府經濟開支壓力,還能夠提高贊助企業的知名度,提高大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認識與支持程度。在此基礎上,重點把控活動經費的使用,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等情況。
3.4 制定應急預案
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包含各種不確定因素,會遇到通信問題、惡劣天氣與現場混亂等突發性事件,直接影響活動整體效果。對此,應當提前制定活動應急預案。事前全面預測與分析活動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4 文化活動策劃對策
4.1 挖掘資源優勢
整合優勢資源,確定活動目標,是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地方群眾文化活動資源優勢的整合,在夯實群眾基礎的同時,更利于活動質量的提升。在挖掘資源優勢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群眾生活需求,加大對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與文化資源的研究力度,挖掘能夠突顯特色的活動內容與形式。在提高多元文化發展活躍度的過程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入企業與校園等機構;建設基層文化品牌項目;引導廣場文化規范化發展;建設民間藝術之鄉;組織成立捐助型文化活動;多元化發展民族群眾性體育活動間;成立群眾文化團體;支持群眾文化活動國際化發展等。
4.2 融合商業運作理念
社會進步、經濟增長、文化產業間形成了良性發展帶動關系。對此,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活動的社會屬性,圍繞群眾需求,充分表現其社會性趨勢,提高活動社會形象,夯實活動現代化發展基礎。在此基礎上,積極融入商業化運作理念與模式,加速活動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強對活動條件優勢的開發應用,利用多種演出形式呈現傳統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競賽活動的獎懲機制,提高相關機構與贊助單位的參與積極性,利用現代媒體加大規模宣傳,拓展活動的群眾性與現代化等特征,進一步提升活動的影響力與表現力。
4.3 制定科學活動方案
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應當考慮以下幾點。首先,制定活動方案。根據活動形式主題與規模等合理制定方案,在多方協商達成共識后確定具體實施方案。其次,群眾文化活動籌備。在籌備階段需落實項目的創作與編排、節目演練等具體工作內容。最后,在彩排中發現問題,通過溝通聯絡解決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文化活動策劃人員具備專業水平與豐富經驗,在活動前期做出詳細安排部署,摒棄各種不文明因素,普及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向群眾傳遞現代化文化思維與理念,推動群眾文化活動正軌發展。唯有在傳承中創新,才能提升群眾的文化實力與素養水平。例如,在策劃國慶活動時,應當注重活動組織的針對性,同時注重正能量的傳播,可將國家發展歷程與進步成果、中國夢理念作為主題思想,增強群眾對黨的認同感。在策劃群眾文化活動時,應當注重娛樂性與思想性、藝術性,給大眾多感官體驗,突顯活動寓教于樂的作用。活動策劃應當注重要素的連貫性融入,不能出現活動中斷等情況,給大眾全方位的情感體驗。這都是策劃人員在策劃活動方案時需要應當注意的點。[2,3]
4.4 設置互動環節
根據區域文化藝術特征,充分展示地方文化與特色,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同時,增進民族情感,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富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引發民眾共鳴,增強群眾歸屬感與自豪感,更利于活動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要堅持以人為本,還需堅持創新,切實發揮活動在陶冶情操與貼近生活等方面的引領作用。活動策劃應當向社會價值觀靠攏,弘揚民族精神與文化,抵制迷信與落后思想。不僅要注重思想創新,更應當注重形式創新,以吸引群眾參與,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突顯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
5 結語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應能滿足社會發展與大眾群體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從而助力社會進步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對此,加強活動組織策劃尤為關鍵。組織策劃過程復雜且煩瑣,應當循序漸進,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努力,提升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以此提升活動組織高效性與活動策劃優質性。
參考文獻:
[1] 張海珠.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策略探微[J].大眾文藝,2017(17).
[2] 周小紅.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5):217-218.
[3] 劉澤丹.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傳媒論壇,2018(1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