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宣翻譯是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關鍵環節,對于宣傳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濱州市以航空特色產業為突破口,推動航空文化建設和發展。隨著航空產業的持續發展和航空文化內涵的日漸豐富,城市的外宣翻譯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借助外宣翻譯理論,從“一體三維”視角解讀濱州航空文化外宣翻譯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濱州外宣文本翻譯和航空文化建設提出合理性建議,以期助推濱州航空特色產業發展和外向型城市建設進程。
關鍵詞:外宣翻譯;航空文化;“一體三維”視角;外向型城市
1 外宣翻譯內涵綜述及理論分析
外宣翻譯作為對外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向國際社會展現地區傳統文化、地域風貌、發展特色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國際聲望、加強對外開放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外宣翻譯的研究日益增多,外宣翻譯研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國內外學術界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以傳統翻譯理論為指導,結合外宣翻譯特性,主要形成了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對外宣翻譯屬性、內涵和外延的界定。大致認為外宣翻譯是一種應用翻譯,通過翻譯相關文本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將其列入專門用途英語的范疇。二是對外宣翻譯原則和翻譯理論進行的探討。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巴黎大學的斯波伯提出的關聯理論對于重新審視外宣材料翻譯起到了指導作用。三是對外宣翻譯文本的研究分析。這類研究多是通過搜集相關外宣翻譯材料,分析詞匯、語法、語篇等方面的翻譯失誤,對譯文進行重組與調整,使外宣材料英譯本達到語義準確、語篇連貫和文化對等的標準。
以“一體三維”視角為切入點,外宣翻譯理論提出以譯者為主體,在保證譯文忠實、通順的前提下,兼顧文本翻譯的語言維度、文化維度和交往維度,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對原文本進行譯前分析、譯中處理、譯后調整,力圖體現外宣翻譯文本的對外宣傳價值。
2 濱州市航空文化外宣翻譯現狀和問題
濱州市在構建以航空產業為特色的外向型城市過程中,航空文化也成為城市軟實力、文化內涵發展的新亮點。通過搜集研究濱州市航空文化外宣翻譯資料,從多行業、多層面入手,可以看出濱州航空文本外宣翻譯主要存在數量少和質量差兩方面問題。
2.1 航空外宣翻譯處于起步階段,航空文本翻譯數量少
“十三五”規劃以來,國家鼓勵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通用航空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潛能,濱州抓住發展機遇,以航空為突破口,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濱州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航空特色產業體系。一是飛機制造和飛機維修企業的成立,如濱奧飛機制造公司;二是打造特色通航小鎮——大高航空城,提供通航運輸、旅游、培訓和無人機服務;三是發展航空教育培訓,當地高校濱州學院組建飛行學院,與多家航空公司簽約,采取訂單式方法培養民航飛行員;四是舉辦低空旅游發展大會、通用航空博覽會等國際性會議,推介濱州航空文化;五是成立濱州航空學會,為航空領域專家和工作者提供技術交流平臺。
隨著航空產業體系的構建,對于航空類文本外宣翻譯的需求也應運而生。濱州航空產業外宣翻譯領域主要涉及:政府、高校、科研機構等門戶網站外宣翻譯;企業產品、企業文化外宣翻譯;旅游景點、產業園區和公共場所標識以及樓宇設施標牌翻譯;各類宣傳片解說詞翻譯;國際會議資料、講解翻譯等。但相關翻譯文本數量較少。例如,門戶網站翻譯僅限于單位和機構名稱、欄目名稱等,網站上的新聞、介紹和公告等鮮有翻譯文本;飛機制造類公司、航空類高校僅對樓宇內的標識牌進行英文標注,對于反映航空文化的展板、文化墻未進行英文翻譯;航空旅游產業較少配備多語種解說詞和專業翻譯人員。相關翻譯文本的缺失,為國外來訪專家和游客帶來極大不便,不利于向海內外推介濱州航空文化發展特色,阻礙了濱州外向型城市發展和對外交流的進行。
2.2 航空外宣翻譯專業人才缺乏,航空文本翻譯質量差
譯者是翻譯的主體,外宣翻譯理論對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宣文本翻譯過程中,不僅是簡單的語言上的對等,還應關注文化上的對等、交往上的對等。因此,翻譯工作者除了要具備優秀的語言文字功底和扎實的英語讀寫能力外,還應當了解當地的傳統、習俗、發展歷程、區位優勢和交通狀況,并且具備一定的航空專業知識,能夠正確使用航空專業術語。
由于缺乏專業的翻譯人才,濱州航空類翻譯資料的翻譯質量良莠不齊。一是航空專業術語翻譯錯誤。翻譯人員缺乏航空專業知識,造成概念混淆。比如,把“通用航空”和“民用航空”理解為同一概念,通篇翻譯成general aircraft(通用航空);把aircraft(航空器)和airplane(固定翼飛機)都用來翻譯航空器這一概念;表述飛機維修時使用普通用語repair,而不是更為專業常用的航空用語maintenance。二是忽略翻譯的文化維度,對文化詞匯未作專門注釋。例如,在通用航空大會介紹當地傳統文化的宣傳冊上,把“渤海鼓戲”“東路梆子”簡單翻譯成Bohai Drums和Donglu Clapper,沒有進行詳細的英文注釋,對于外國參會專家及游客來說,僅從翻譯無法理解真正含義。三是忽略翻譯的交流維度,翻譯文本語言生硬、晦澀難懂。譯文句式冗長啰嗦,多為平鋪直敘、講解說明為主,感染力較差、宣傳效果不佳,較難發揮外宣文本的交流功能。四是拼寫錯誤、標點錯誤等影響譯文質量。
3 濱州市航空文化外宣翻譯水平提升路徑
3.1 政府牽頭,支持航空文化外宣翻譯發展
在促進航空文化發展、推動航空外宣翻譯研究工作中,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人才支持等。制定統一規劃,對于航空類科研院所、產業園區、旅游景點、公共服務設施等地,設置雙語標牌和雙語解說;制作面向海外受眾的城市宣傳片,突顯航空產業特色,嚴格把控翻譯質量,真正達到向世界推介濱州、讓世界了解濱州的目的;設置專門翻譯部門和翻譯崗位,利用政策優勢吸引高水平翻譯人才,改善外宣翻譯工作環境。
3.2 依托高校,培養航空翻譯專業人才
針對航空翻譯專門人才缺乏的問題,可以依托當地高校進行培養。濱州學院有多個航空類學院,如飛行學院、航空學院、乘務學院和機場學院,擁有大量具有航空專業背景和良好英文水平的高校教師,經過培訓,可以勝任一定外宣翻譯工作。此外,當地高校的英語專業可以將航空類翻譯作為人才培養和就業方向,為本科生開設民航概論、民航英語閱讀、科技翻譯等課程,使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翻譯功底和一定的航空基礎知識,為濱州航空外宣翻譯發展輸送高質量人才,提供人才支持。
3.3 企業助力,促進翻譯數量和質量全面提升
航空文化外宣翻譯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企業的助力。當地航空類企業、相關團體機構應當樹立全球化視野、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積極推動外宣翻譯工作的進行。當地航空特色產業和外向型企業中,對于介紹企業產品和企業文化的宣傳材料,如廣告、宣傳片和各種宣傳標牌的翻譯,應當嚴把質量關,避免拼寫錯誤、標點錯誤等低級錯誤,盡量在保證譯文忠實、通順的基礎上,增加外宣譯本的文化傳播功能和對外交流功能。
4 結語
濱州在發展航空特色產業的過程中,對外交流越來越頻繁,對于外宣翻譯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政府、企業和社會對外交流意識淡薄,外宣翻譯數量少,對外宣翻譯的重視程度低。缺乏專業的航空翻譯人員,致使譯文翻譯錯誤多、翻譯質量差。針對這些問題,必須由政府、高校、企業和社會各界合力,共同改善翻譯工作研究環境、培養專門翻譯人才,推動翻譯工作和外宣工作水平的提升,進而促進航空產業鏈完善、航空文化內涵延伸和外向型城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胡雅莉.外宣翻譯中的“三維”適應與選擇[J].對外經貿,2014(6):136-139.
[2] 黃有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
[3] 李娜.試析如何進行城市外宣翻譯[J].理論觀察,2016(5):117-118.
[4] 高培新,邢琳琳.濱州市航空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2016(4):111-112.
作者簡介:劉璐(1989—),山東淄博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航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