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摘 ?要:本文基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系統闡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引入“產教融合”機制的思路,構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產教融合”機制創新模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促進行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關鍵詞:轉型發展;“產教融合”;工程造價專業
20世紀80年代,我國初試合作教育,近40年來,該模式在我國不斷地推進,演變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推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水平而形成的《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要路徑……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撐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高等教育特色發展,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p>
1.產教融合的內涵
產教融合是“教育部門(主要是院校)與產業部門(行業、企業)在社會范圍內,充分依托各自的優勢和資源,以互信和合約為基礎,以服務經濟轉型和滿足需求為出發點,以協同育人為核心,以合作共贏為動力,以校企合作為主線,以項目合作、技術轉移以及共同開發為載體,以文化共融為支撐的產業、教育內部及之間各要素的優化組合和高度融合,各參與主體相互配合的一種經濟教育活動方式。”
2.產教融合的必要性
基于工程造價專業的背景,致力于培養大國工匠,產教融合是最有效的手段,是高校、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地方本科院校中引入“產教融合”機制,打通和拓寬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發展通道,促進地方產業與高校對話,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雙贏。其一,學校教育立足企業需求,傾聽企業心聲,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人才培養,促進企業與造價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其二,企業為學校教育創造條件,助力學校打造特色專業,培養優秀專業人才,促進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其三,企業需求得滿足,學校發展被促進,學生就業有保障,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3.普通高等院校產教融合模式設計
普通高等院校產教融合模式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為促進專業教育,而積極推動創業教育;大力推進學校、企業的深度合作,實現校中企、企中校。三個層面聯動,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1)以“產”為導向的“教”。具體包括兩個方面:①理論教學方面。其一,通過培養方案的修訂創新,本著夠用實用原則,結合造價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考試要求,形成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為學生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其二,創新教學方法,如項目化雙案教學法、翻轉教學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過程考核方式等,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給學生合理增負,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其三,積極進行專業升級,融入學科前沿,將BIM技術、裝配式技術等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專業競賽、專題講座等途徑全面融合,與時俱進,保證學生在校所學即為工作所用;②校內實訓方面。其一,通過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加大專業教學所需軟硬件的配置,為專業學生的實訓創造良好的環境。其二,通過實訓內容改革,以真實項目為背景,設計實訓環節和任務,保障學生在校所練與工作崗位需求直接掛鉤。其三,通過實訓方式創新,推廣項目化教學,使學生置身于具體工作環境中,合作分工,團結互助,培養學生精業進取、誠信友善的工匠精神,為學生步入社會后快速調整角色奠定基礎??傊ㄟ^加強實踐訓練,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
(2)為“教”而形成的“產”。校內的理論學習和實訓僅僅是為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證,而要使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使學校的專業教育與眾不同,還需進一步的努力。如鼓勵并創造條件使部分學生走上創業的道路,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使學生既獲得創業必備的專業功底,又培育提升創業意識與能力。通過部分學生創業,可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既可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訓基地,解決學生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的問題,又可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創業+促就業的目標。
(3)“產”與“教”有機結合。具體包括三個方面:①師資培養。學生和教師是“產教融合”的主角,教師是引路人。專業教師的育人能力、思想素質、專業素養等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诠こ淘靸r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培養“雙師型”專職教師、引入企業高級工程師作為學生導師、聘請兄弟院校教授為學生講學等勢在必行;②建筑業崗位危險系數較大,使其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難上加難,但是穩定的校外合作企業是保障工程造價專業學生校外實踐環節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實現“產教融合”的基本途徑,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校企建立長期緊密合作關系,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提升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更好的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產教融合相關要求,服務國家和地方建設需要。具體措施有:共建“產教融合專業課程和實訓環節”,校企深度接軌;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基地的作用,共育專業精英;教師深入企業掛職鍛煉,提升教師育人能力;校企合作交流,互利共贏等;③合作教育管理體系構建。在國家制度、地方政府政策保駕護航的前提下,學校作為“產教融合”機制的執行者,應構建完整的監督管理體系,以期“產”與“教”的真正融合。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ZD15164)《普通高等院校轉型發展環境下工程造價專業“產教融合”機制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