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章
摘 要: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深入分析研判學情,主動鉆研教材教學,探索探究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講課生活化、內容專業化、任務分層化、教法多樣化等策略開展數學教學,提高中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實效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9-0042-02
數學作為中職學校的必修文化課,對培養與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專業能力、職業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職業生涯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以講授為主,教法單一、照本宣科,教學脫離學生實際、生活實際、專業實際,教學效果低效甚至無效,自然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致。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廣大教師需要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深入分析研判學情,主動鉆研教材教學,探索探究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講課生活化
數學知識固然有些抽象,但數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要善于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引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學例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力。例如,教學“概率”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援引將硬幣扔到地面后正面與反面出現的概率各是多少、各種體育彩票中獎概率分別是多少等生活現象。教學“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購房貸款方案、信用卡還款方案的選擇等事例導入教學內容。援引這種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數學事例,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實效性。又如,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例題改編為一道實際應用題:“在學校籃球比賽中,按照比賽規則,每隊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如果我們班級想參加全部的15場比賽,并且至少得到25分,那么需要至少勝幾場?”這種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既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另外,教師還應該關注時事新聞,將新聞事件為數學教學所用。教師可以將全國“兩會”、新發明的科技產品參數等資料應用于課堂教學,這既能有效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新穎性,又能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政治覺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滲透。
二、內容專業化
中職學生比較重視專業知識學習以及專業技能培養。為此,教師要“學會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注意將數學問題對接專業知識、掛鉤專業技能,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排列組合”這一內容時,對于烹飪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先給出幾項配料,規定配料原則,再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讓其探討怎樣配料才能拼配出最豐富的菜譜。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幾個數字、字母與符號,讓學生按照排列組合原則計算出有多少種密碼設置方法。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快遞物品,讓學生根據產品、產地等項目提出分揀方案,避免“爆倉”等問題。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在教學方法建議中指出:“教師要學習職業教育理論,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了解一些相關專業的知識,熟悉數學在相關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提升教學能力。”教師要善于尋找數學知識與學生所學專業的結合點,運用與專業相關的問題來分析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專業技能密切相關,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與欲望。例如,向財經專業類學生講解“等比數列”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購房分期付款案例:某人購買了一套住宅,價值60萬元,首付30萬元,余款按年分期付款,并且每年付款數額不變,若年利率為4%,利息按復利計算。他打算15年付清房款的本金與利息,那么,他每年應支付多少錢?與一次性付清全款相比,分期付款總額要多出多少元?教師在教學中貫徹貼近學生、貼近專業、貼近生活的原則,經常援引與專業有關的數學知識、數學實例、數學問題,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達到文化基礎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
三、任務分層化
中職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數學基礎更是有一定差別。教師要在深入了解學生數學基礎、性格特點、愛好特長、態度表現等差異的基礎上,確定學生的學習層次,并據此為每位學生確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及學習目標,而不能一個模子塑人才。例如,教學“幕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這一章時,教師應該設置如下任務: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只要求其理解幕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基本概念,能夠完成課堂練習即可;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了解一些較深層次的知識;對于數學基礎好、思維敏銳的學生,則應要求其能夠靈活應用各種函數。這種合理分層,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學習中有人“吃不飽”與有人“吃不夠”的矛盾,既能滿足學生的整體需求,又能滿足少數學生的個別需要。布置作業時,教師也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區別,布置一些基礎題、加深題、應用題。基礎題目要求全體學生完成,加深題、應用題則只對部分學生有所要求。教師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當然,合理分層不是分快慢班,更不是將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拒之門外、置之不理,而是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輔差指導、補缺補漏,讓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一定的進步與發展。
四、教法多樣化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大綱》指出:“要根據不同的數學知識內容,結合實際地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多種教學方法探索和試驗。”教師要貫徹新課改精神,堅持以生為本,改變單一的講授法,綜合運用任務驅動、翻轉課堂、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各種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法是以任務組織教學,設置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將教學重點、難點等知識點分解成若干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等方式參與各教學環節,共同進行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討論,有效引導學生。這種方法實則貫徹教學做合一原則,真正放手讓學生去完成一定的數學任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
另外,教師可以嘗試通過視頻預習——解答問題——課堂析疑等環節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模式。例如,教學“圓錐曲線”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事先錄制好微視頻,展現與專業相關的圓錐體,并引入圓錐曲線的定義、定理,以及方程性質、圓錐曲線的判別方法等。然后,教師將微視頻上傳公眾號、微信群,供學生課前預習,提出學習疑問,可以定時通過微信平臺進行一對一解答。對于學生存在的共性的難點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重點分析解答;對于學生仍然存在的疑惑,教師可以進行一對一的當面輔導,幫助學生解除疑惑,真正理解知識、內化知識。
同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還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制作再現生活化、專業化數學問題的精致課件,或者下載教學視頻資料,以便更加直觀、形象地再現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運用“幾何畫板”“Authorware”等軟件,繪制出清晰逼真且生動形象的圖形、表格、符號,這既能增強教學情境效果,又能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學科比其他學科更抽象,而且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缺乏學習興趣,如果教師不創新教學方法,不改進教學策略,要想提高教學效果恐非易事。同時,教育改革對中職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數學教師應該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推進講課生活化、內容專業化、任務分層化、教法多樣化,真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愛上數學、愛學數學、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范信斌.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2).
[2]陳柳婭.提升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5(05).
[3]李曉東.中職數學課有效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4]楊艷紅.注重舉例藝術 提高中職數學課堂實效[J].職教通訊,2015(03).
[5]鄭丹.翻轉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6]曾磊.中職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