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娟
摘 要毋庸置疑,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能力也是學生必備的重要素養之一。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怎樣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080-01
簡單來說,閱讀是指一種從各種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活動。這不但是發展思維,認識世界的過程,而且是陶冶讀者情操、提升讀者修養的重要方式。不難理解,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不斷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完善與優化。
一、營造情境,激發閱讀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普遍為人們所認可的理論同樣十分適用于閱讀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當的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為此,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內容創設一些形式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為例,我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創設了教學情境,給學生播放了由這個故事改編的動畫片。從類型來看,這部動畫片是一部典型的水墨動畫,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特色。動畫從一本中國畫畫冊開始,畫冊打開之后,幽靜的荷塘小景呈現在學生面前,悠揚的琵琶樂和古琴聲也隨之響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也隨之開始……通過這種方式,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抒情優美的水墨畫世界,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了這個故事的樂趣。借助動畫片營造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對這篇課文的閱讀意愿。
二、自主思考,引導合作閱讀
從當前的教育理念來看,閱讀越來越注重學生自主從文本中獲取知識。也就是說,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不斷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閱讀活動,以此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課文時。首先,我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然后,我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并給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樣安排的?(2)為什么豌豆想要出去?五粒豌豆在即將分開的時候,它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這表現出了它們怎樣的性格?(3)文中說被青苔包裹住的豌豆像一個囚犯,但是它長得很好,為什么?之后,我讓各小組出示了各自的討論結果,以此來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思考。最終,通過這種集思廣益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都對這篇課文的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
三、活動體驗,強化閱讀效果
從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是比較活潑開朗的,所以單一的文字理解的閱讀方式,有時難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嘗試組織學生進行更加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將相和》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幾個真實的歷史事件,而文本的主題也是通過文章中不同人物在不同歷史事件中的言行表現出來的。于是,為了鞏固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我在引導學生合作完成文章閱讀之后,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根據參與表演的學生的性格特點,給其分配了不同的角色。通過不斷指導,逐漸使學生的表演貼近了文中人物的性格。最終,通過這次活動,無論是參與表演的學生,還是觀看表演的學生,都對這篇課文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四、資源拓展,拓寬閱讀范圍
教師應該明白,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文本閱讀。為此,教師在完成課文內容的講解之后,應及時進行閱讀內容的拓展,給學生選擇一些相關或者是不同類型的文本,以此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獵人海力布》是一個十分經典的童話故事,從具體類型來看,這是一個民間童話。于是在教學完這篇課文之后,為了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我馬上給學生拓展了一些不同類型的童話故事。如:古典童話:《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文學童話:這種童話是一種創作童話、品德童話,比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夢游的朋友》等;科學童話:這是一種自然童話、知識童話,比如《五兄弟闖關》《胖子學校》等。在給學生選定了文本之后,我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了閱讀。最終,通過閱讀文本的拓展,使學生對童話故事這一類型的閱讀文本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閱讀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且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得到優化,從而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司發瑞.探討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9(5):45.
[2]霍敏.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J].人文之友,2019(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