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甜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需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文章分析高中地理教學現狀,探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策略,指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發言的機會,在教學內容上凸顯實用性。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14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市場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促使學校教育必須實現從傳統單一的應試教育向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進行轉變。“3+3”高考模式的頒布實施,就是學校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直接表現。地理學科作為學業水平選考科目,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和方案,以保證高中生地理選修學科教學正常進行,為學生高考備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中地理教學現狀
(一)知識傳授較為片面。在以往的高考中,高中地理比較注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因而,一些教師出于應試思想以及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直接在課上給學生劃重點,并強制要求學生背誦,將高中地理知識僅僅局限于課本內,這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長此以往,學生的眼界得不到開闊,地理核心素養難以形成,解題能力也難以提高。處于此類狀況下的學生,在新高考背景下很難考出好成績。
(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高中地理既需要背誦,也需要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引導與講解。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部分教師僅僅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地理,不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依靠自身的探索來挖掘適合自己的地理學習方式,既浪費時間,又不利于提高學習成績,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這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時事熱點與地理專業知識相結合。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靠板書和口述完成,內容枯燥,學習氛圍沉悶,不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快速吸收。教師教學時可以嘗試巧妙地將地理知識和一些時事熱點或娛樂新聞相結合,進行課堂情景引入。例如,在課堂上引入娛樂明星伊能靜與秦昊在普吉島舉行婚禮的新聞。教師通過明星新聞成功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興趣,結合事件發生地理位置普吉島,對當地經緯度、地質地貌、氣候環境、風土人情等進行深入地講解,既滿足了高中生的好奇心,又滿足了地理課堂教學的需要。這一教學手段讓高中生在詼諧幽默的氛圍中學習到專業的地理知識,并進行了深化,有利于地理學科教學的順利推進。
(二)改變教學模式。作為一門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的專業類科目,地理學科的教學模式也開始有所轉變。在同一班級內,不同的學生依據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喜好會選擇不同的選考科目,因此時常會出現跨班級的現象。這也給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對于選考地理的每位學生,教師都需要及時了解他們之前的學習情況,從而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需求來調整教學策略。此外,選考科目是綜合考評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通過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訂出最優的教學方案。
(三)完善班級管理方式。在新高考改革下,地理科目成了一門專業類選考科目,而選擇地理的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班級。在集中各個班級學生的地理選考班中,班級本身的靈活性以及特殊性會導致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眾多阻礙。比如,學生的遲到、請假以及早退等問題。對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構建起完善的班級管理體系,以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進行規范考核。此外,地理教師還需要組建出與普通班集體同樣的班級管理團隊,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從而提升學生對選考班級的認同感以及參與感,激發學生的集體協作意識。而在日常地理教學活動中,地理教師需要全方位地了解學生不同的認知能力、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個性喜好等因素,實時觀測學生的學習狀態,以便在學生遭遇到任何困難時,及時為學生提供指導。
(四)教學內容凸顯實用性。地理學科雖然有許多抽象化的內容,但是其本質上是一門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凸顯內容的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地理學科的價值。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環境保護”這一節內容時,就可以將環保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學生講一些現實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環保小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進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作鋪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自主發言的機會以及在教學內容上凸顯實用性等方式上來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參加新高考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明友.淺談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