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騰宇
【摘 要】問題導學是新課改背景下的熱門話題,目前,許多教師都將問題導學運用到了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地理探究意識,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問題導學;高中地理;應用策略
問題導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改變學生對高中地理的印象,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因此,教師應將問題導學合理運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發展。
一、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問題導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出問題情境或學生提出自己的學習問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的知識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探究能力的提高。新課改倡導將問題導學運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能幫助學生提高預習質量,使學生了解教學目標,可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而且,問題導學的應用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變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通過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教學知識,可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究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最后,高中地理課本中的知識比較深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深刻掌握每個知識點,還要從整體上認識知識框架。問題導學能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學習地理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
二、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問題導學創設教學情境
在提出問題時,教師一定要創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這樣才能使課堂提問更加自然,還能快速調動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大部分高中生都具備良好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但并沒有深入挖掘過地理知識的內涵。對此,,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導入新課內容,完成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展開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地球的動態圖片,向學生介紹片地球經歷了四十六億年的變遷,地表形態、大氣環境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提問學生:引發地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自主思考并回答問題。接著教師公布正確答案,結合課件向學生介紹引起地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以此調動學生對本節課的求知欲。最后,再提問學生: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是如何運動的,能量又是如何交換的?這樣能引出教學內容,使學生快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二)借助地理地圖提出教學問題
地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識圖繪圖能力也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體現出高中地理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地圖設置問題導學。高中地理中有許多圖片,地理信息就隱藏在圖片中,觀察圖片能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地圖進行問題導學能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了解。以“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教學為例,教師可利用地形地圖帶領學生分析我國西北地區自然特征和成因,幫助學生理解荒漠化的含義和危害。在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出示我國西北地區的地圖,使學生了解到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地形處于第二階梯,整體的海拔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和盆地為主,且西北地區多為內流河和季節性河流,水量少,降雨量較少,容易出現干旱等情況,之后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分析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識圖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思考探究
生活與地理教學有緊密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開展問題導學,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延伸地理知識,使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用地理思維思考生活現象的習慣,增強高中地理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在“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上下學的高峰期,城市交通最容易出現什么問題,為什么,再說一說本地區市中心在哪里,附近的商場寫字樓出現的先后順序是怎樣的,影響它們興衰的原因又是什么,這種生活化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能提高教學效率,擺脫傳統教學對學生思維的局限,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有利于學生地理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借助地理地圖開展問題導學,將實際生活與高中地理教學相結合,發揮問題導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霞.問題導學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173
[2]葛金娟.淺析高中地理中的問題導學應用策略[J].數碼設計,2017,6(11):171-172
(陜西省西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