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蘭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體育越來越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體育設施的配置也成為基礎設施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在城市中已經屢見不鮮了[1],但是,作為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現狀需要我們深刻探究,體育助推鄉村振興,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以呂梁市興縣所轄的7個鎮:蔚汾鎮、魏家灘鎮、瓦塘鎮、康寧鎮、高家村鎮、羅峪口鎮、蔡家會鎮;10個鄉:交樓申鄉、惡虎灘鄉、東會鄉、固賢鄉、奧家灣鄉、蔡家崖鄉、賀家會鄉、孟家坪鄉、趙家坪鄉、圪達上鄉為研究對象,對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做了調查研究,發現呂梁市興縣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針對其現實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或措施。
【關鍵詞】鄉村;體育基礎設施;現狀;建議
體育基礎設施是城鄉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2],各級黨委政府體育主管部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樹立新的體育發展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保障好廣大群眾的基本運動權益,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職責,把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算和年度督查,把體育基礎設施與經濟工作同部署[3],同落實,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協調發展,在城鎮化建設發展規劃體系中,對體育基礎設施結合城鎮發展實際,努力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合理,就近服務群眾,確保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發展。體育基礎設施作為人們進行身體鍛煉,體育競賽和社會交往的載體,是體育運動的主要物質保證。體育設施的數量和質量,使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不僅關系到一個地區體育活動的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的提高,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和提高[4],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使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體育需求的限時要求。對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現狀進行研究,針對其現實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建設性意見,有利于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和完善,增強人們的體質和健康,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呂梁市興縣內的7個鎮,包括蔚汾鎮、魏家灘鎮、瓦塘鎮、康寧鎮、高家村鎮、羅峪口鎮、蔡家會鎮;10個鄉:交樓申鄉、惡虎灘鄉、東會鄉、固賢鄉、奧家灣鄉、蔡家崖鄉、賀家會鄉、孟家坪鄉、趙家坪鄉、圪達上鄉。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知網、百度閱讀和萬方數據等檢閱有關資料,查閱了有關“鄉鎮體育發展”“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研究的相關文獻,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閱讀有關”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相關文獻68篇,梳理出關于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的研究45篇,在問卷發放的同時查閱了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的建設性意見,為本次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論支持。
(2)問卷調差法
針對本文研究對象,對呂梁市的部分專家,興縣體育局及鄉鎮領導進行走訪調查,以及查閱了相關問卷的擬定與制作方法,遵循問卷擬定規律,結合本研究中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現狀,制定了《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滿意度》以及《鄉鎮居民鍛煉情況》兩種問卷,通過專家給予的建議,對以上兩種問卷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與調查,確定了本次研究的調查問卷。
(3)訪談法
本文在進行發放問卷調查的同時,也走訪了呂梁市體育局的分管領導、部分專家、鄉鎮助管體育發展的文教助理,與他們交流了有關當今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探討各種解決的方法,在走訪中得到的相關意見與建議為本次的調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4)數理統計法
通過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運用有關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與統計,對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將處理的數據以表格和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的數量
對呂梁市興縣17個鄉鎮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每個鄉鎮都至少有一個健身活動中心,中心內的健身器材多以一般社區健身器械為主,安全系數較高,但缺乏一些創新性的體育設施,健身活動場地較小,有時候較為擁擠,不能很好起到健身娛樂的效果,同時健身器械的數量也少,在人多擁擠的時候,甚至需要排隊才可以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設施不夠用是興縣體育基礎設施配置中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同時在體育場所方面,每個鄉鎮平均下來只有一兩個活動中心,體育公園在一些鄉鎮幾乎沒有,健身活動的人群多以40-70的人居多,由于缺乏青少年使用的基礎設施,體育活動中心中老年人占多數。
2.2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現狀的滿意度
總體而言,人們對鄉鎮內體育基礎設施配置的現狀總體比較滿意,但是不少群眾也對該鎮的體育基礎設施配置項目有些不滿意,人們覺得現有的基礎設施配置太過單調,不足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運動需求,要求調整的呼聲較強,同時,有部分居民提出,自己所在的鎮活動中心有管理不善的現象,活動中心有時過早關閉,且管理人員缺失,管理意識薄弱等現象屢見不鮮。青少年對基礎黑色是配置的滿意度較低,俄日中老年對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配置現狀滿意度較高。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但是也存在場地不足的現象,大多數鄉鎮只有一個活動場所,且設施不夠齊全,存在人多設施少的情況。
(2)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場地單一,器械也單一,每個鄉鎮只有一兩個運動場地,廣場舞愛好者只能在一些室外場地進行,有些已經影響到居民的生活。
(3)呂梁市興縣鄉鎮體育基礎設施的使用者多為中老年人,青少年較少,器械單一,是青少年不喜歡參與其中的一個原因。
(4)鄉鎮基礎設施的管理不善,很多基礎設施不能及時得到維修,影響居民的正常鍛煉,開場閉場時間不確定,管理人員的管理知識較為薄弱,沒有專門對有關管理人員的培訓。
(5)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有些設施需要專門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指導,活動中心,有些設施基本沒人使用,而且,設施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不正確的使用可能會使使用者受傷。
3.2建議
(1)要加大對鄉鎮基礎設施的經費投入,擴大鄉鎮活動場地,滿足人們對健身運動的需求,及時更新基礎設施,更壞報廢的健身設施。
(2)選拔優秀的管理人才,對場館進行專業化管理,制定有關制度,專業化,合理化的對基礎設施進行管理,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以不斷提高其管理技能。
(3)配備專業的技術指導人員,以方便人們更好的學習,同時也能有效的降低因使用不當而造成的人員受傷。
【參考文獻】
[1]鐘遠, 于明巖.包頭少數民族鄉鎮體育設施狀況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 (6):105-107.
[2]任海,王慶偉等著。國外大眾體育[H]。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5
[3]劉鵬,在2007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的講話[N]。中國體育報2007-01-19(1)
[4]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N]中國體育報,2005-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