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婷 楊岸林 蔣玥
【摘 要】在校大學生讀書的同時也參與許多社會活動以積累社會經驗和一定財富,由此產生無數(shù)兼職機構。而兼職機構究竟能給在校大學生帶來多少收獲,產生多少影響,本文針對于此對大學生兼職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兼職績效,同時甄別良莠不齊的兼職市場。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績效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兼職機構對校園內兼職的各個方面的影響,同時做兼職的同學是否真正積累了經驗,收獲了鍛煉。了解兼職機構是否真實有效的有助于大學生成功找到必要的兼職。從而引導廣大學生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兼職,避免進行一些不合理的兼職任務(報酬過低,曝光個人信息等)。基于此,本研究進行了兼職機構對大學生兼職的績效影響的調查研究,具體了解大學生的兼職現(xiàn)狀;了解兼職機構對大學生兼職的輔助狀況。在兩項現(xiàn)狀調查的基礎上,通過理論總結與分析,提出相應的指導策略。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國內
隨著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深入開展和政府實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大學生的兼職實踐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顧曉惠在(2017)針對學校在學生兼職方面存在著管理的缺位:缺少專門的學校兼職機構;缺少對大學生兼職的引導教育;缺少對大學生合法利益維護的幫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張心如(2016)等人則指出,“兼職機構雖然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得兼職的重要途徑,但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也經常受到來自中介機構的侵害”。這些觀點雖然反映了部分兼職組織的不法行為和兼職機構存在的漏洞,但是并不能代表目前更廣泛的大學生兼職機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2.國外
國外關于大學生兼職的研究,都體現(xiàn)了社會對大學生兼職實踐的關注。Lewis(1990)在自己發(fā)表的《Part-time Work Trends and Issues》中曾提及,大學生參與兼職在未來將成為更加普遍的社會現(xiàn)狀,并提及了兼職機構和平臺建立的必要性。Walsh(1989)則從兼職雇傭和勞動市場的政策方面著手,探討了為兼職群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大學生維權意識的提高,目前出現(xiàn)了很多探討兼職機構對大學生的利弊分析研究,這些研究不僅與時俱進,而且研究水平較先進,發(fā)展水平高。
美國教育委員會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表明,美國1600萬本科生中有78%的學生在打工,他們每星期平均工作30小時。日本大概有35%的本科生打工12-20小時/周。法國有完整的勞動管理制度。美日法這三個國家的共同的特點是企業(yè)、政府對兼職大學生的大力支持;有嚴格的勞動管理制度的制約,使得大學生兼職環(huán)境是健康并適宜的環(huán)境,更為大學生兼職提供了保障。
二、大學生兼職現(xiàn)狀分析
(一)調查數(shù)據(jù)
為了使本次研究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總共調查了108名江蘇大學在校大學生,其中有62名同學參加過兼職,占總比的57.4%。由此可見在兼職對校大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同時數(shù)據(jù)顯示在校大學生參加兼職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于獲得報酬,使用于生活、學習、游玩當中。當然身為大學生,在大學的主要目的還是在于學習,問卷調查的同時也有了解關于兼職對于同學們日常生活、學習的影響。其中有56.5%的同學表示,兼職確實對生活、學習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時間的安排和占用。在兼職信息的獲取上,主要通過朋友介紹、兼職中介、網上廣告三種方式。
(二)大學生兼職特點
1.兼職目的多元化。通過探訪和問卷調查,大學生兼職的目的越發(fā)的多元化,當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獲取報酬。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想要通過兼職來提前體驗社會環(huán)境,豐富自己的閱歷、積累經驗。還有部分的大學生是想通過兼職來認識朋友,豐富自己的個人交際,還有一小部分是受身邊同學的影響,隨同學進行兼職等。
2、兼職的類型多樣化。大學生兼職工作的種類很多,比如發(fā)傳單、公關禮儀、家教、品牌校園代理、培訓班老師、校內勤工儉學等,但都是從事與自身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幾乎沒有相關性的簡單易操作的工作。
3、兼職途徑多方面。以前的兼職途徑主要包括店面中介、報紙招聘、校園的招聘信息、校內勤工儉學組織、人才市場、熟人介紹等,現(xiàn)在的兼職途徑增加了網絡媒介,如各種兼職的應用軟件、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兼職途徑日益廣泛。
4、兼職對自身影響。大學生通過兼職活動賺取工資,減輕家庭的負擔;通過兼職培養(yǎng)了自己的個人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個人實踐能力;通過兼職遇到各色各樣的人來增長見識、開拓視野;通過兼職可以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三、大學生課外兼職問題與啟示
(一)兼職參與度高
大學生兼職已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多數(shù)學生認為,有機會做做兼職可緩解經濟壓力、獲得工作經驗、提高社會交際能力等,所以一般有兼職都有所留意。
(二)對兼職認識存在誤區(qū)
普遍大學生認為,兼職可滿足增加收入、提高實踐能力的要求。但凡事都有利弊,但會有人不能處理好兼職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兼職只是盲目跟風。在大學期間,我們還是一個學生的身份,應當以學業(yè)為重,兼職在大學時期只是充當一個豐富我們課余生活的角色,我們應該協(xié)調好兼職與學習的關系。
(三)當前兼職中介參差不齊
據(jù)了解,大多數(shù)參與兼職的同學都有過實際工作與宣傳不符,兼職中介收取過多信息費等問題。主要由于當前校園兼職市場良莠不齊,眾多不良社會人士打著兼職中介的名號,欺騙大學生進行一些薪酬、勞務不合理的兼職,利用文字游戲或者本身勢力糊弄參與兼職的同學。
(四)對所做的兼職并沒有深刻認識
雖然絕大多數(shù)都認為大學期間的兼職對自身有一定的影響,但很多同學都沒有深刻的認識體會,大多同學的體會只停留在兼職給自身帶來的勞動報酬,以及兼職使其認識更多的朋友等,并沒有認識到從事的兼職在工作能力,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給自身帶來的影響。
四、結語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反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使大學生們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自我價值的肯定,同時也會增加大學生在自我完善方面的動力;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煉自己與人相處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凈化當前兼職中介市場環(huán)境,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系,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參考文獻】
[1]曾德灼,葛依娜,陳麗梅等.構建以高校為信托的大學生對接企業(yè)兼職平臺[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6(08)
[2]曹玉錦.大學生兼職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以合肥市部分高校為例[J].科教文匯.2015(09)
[3]楊慧蓉.兼職工作與大學生成長的探索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19)
[4]韋惠惠.論在校大學生的兼職工作[J].才智.2016(34)
作者簡介:崔婷(1998—),漢族,四川遂寧市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醫(yī)學影像方向。楊岸林(1999—),漢族,河南駐馬店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工商管理方向。蔣玥(1998—),漢族, 江蘇無錫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2017年度大學生科研立項項目,項目編號:Y17C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