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國宏
摘? 要:作為人的正常處事態度,歸根結底就是素養,它包括人的知識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素養的養成教育,通過學校的教育強化學生的素養。高職學生在思想上已經近乎成人,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方式方法。體育學科在教學中經常不被重視,應試教育下的教學總是忽略學生的體能素養培育。本文以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重要性為出發點,探尋在當前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部分建議,希望能夠為以后的工作研究中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職體育?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107-02
當前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話題,在體育教學中推動課程內容與素質教育結合,是實現新型體育課堂、創新教學內容的必然之勢。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主,會有很大部分學生在完成高職教育以后走入企業,這就更加加劇了老師在教學中的壓力,在新時期的教學中,不僅是發揮學科的知識性,更要發揮學科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用。
1?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注重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1.1 有助于養成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職業素養是學生在公司企業長久發展、提升自我能力的必經之路。對于職業素養的培養主要是從外界環境和學生自身兩方面著手,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綜合形成自身素養。看似與體育教學毫無瓜葛的職業素養,其實與體育教學密不可分,在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老師針對性地對學生的意志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力進行培養,讓學生養成在職業生涯中的基本能力,不僅提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運動技能,還能夠提升其在工作中的綜合競爭力,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對學生全面、和諧培養的目的。
1.2 有助于完善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
我國高職教育的形成時間比較短暫,在專業設計和課程教學中仍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每個學校為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出學生培養計劃,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教育模式。有些高職院校直接參考了大學教育模式,沒有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改革中盲目追求創新,讓實際效果與預期結果大相徑庭。所以說,在實際體育教學中以職業素養作為核心而進行,能夠充分體現出教學改革的目標性,有助于完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體系。
1.3 提升全民健康意識,增強身體素質
將素養落實到體育中也是回歸教學的本質,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通過體育課培養學生的鍛煉興趣,逐步讓學生養成喜歡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學生自主鍛煉讓其終身受益。不斷提升體育意識,增強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如果不能合理釋放壓力,會很難面對各種困難,這就要求每個人都應該有強有力的心理抗壓能力,體育鍛煉能夠釋放壓力,提升社會適應能力,更好地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形勢。
2? 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
2.1 教學方式照搬照套沒有創新性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需要綜合社會發展潮流,為社會培養綜合性高素質人才而制定的教學目標。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一片樹葉,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相同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仍舊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上課只注重體育技能的教授,對于其他培養學生綜合性素質的教學方式使用幾乎為零。照搬照套陳舊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最后達到的效果必然是優生更優,差生更差。
2.2 學校思想意識薄弱,沒有將核心素養培育落實到位
在傳統教學思想中,學校教學的主要工作是在文化課上,考試考什么,老師教什么,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考試方面表現出異于常人的天賦,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弱了很多。在學校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各科老師占用體育課,所以在體育課程安排上沒有得到校方重視。除此之外,體育老師教學能力不過關,在課上的教學一味地拘泥于傳授體育競技技能,并不注重其他能力的培養,甚至體育課上老師只是充當了保姆的角色,只要學生不出問題,自由活動無所謂,這些現象都嚴重阻礙核心素養培育的落實。
3? 高職院校融入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
3.1 轉標體育教學理念,革新教學評價方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設計中要強化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老師逐步改變在成績考核中的單一衡量標準,對學生期末考核綜合考慮體育成績、技術動作、課堂表現,以及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團隊合作意識、項目完成能力。通過多項標準進行綜合考量,讓學生能夠掌握自身發展的不足,實現查漏補缺。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差異化教學的手段,將學生進行區別對待。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在設計體育活動的時候,老師要考慮到每位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堅決杜絕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引導教學和啟發教學多種方式,隨著現在信息化技術發展越來越快,老師可以通過學習其他體育課程教學的先進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有機結合,讓學生可以在體育活動當中增強學習興趣,提升綜合素養。
3.2 編輯校本課程教材,將教學經驗融入其中
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與普通高中有著極大不同,學校要增強自身特色才能夠保證在生源大戰中取得優勢,積極創作屬于自己學校的校本課程,形成一套屬于自己學校的課程體系是很不錯的選擇。在進行體育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以3年的學習作為總體規劃基礎,合理分配在每個學期學生應該提升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從中學到高職的過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能和素質。體育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特色教育方式,比如導游專業,可以適當增加野外鍛煉,增強體能;空乘、高鐵專業是以適當增加形體訓練,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在工作當中必備的素質。通過對不同專業的教學總結與體育課程進行結合,在摸索出的經驗中提升教學質量。
3.3 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之中,知識為基,德育為本,核心素養的提升不只是工作技能的提升,德育素質的養成也是重中之重。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滲入德育教育是體現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逐步在學生心中樹立尊重他人、競爭之中互幫互助的意識,在進行體育技能競技中學會寬容他人,合理舍取利益誘惑與品德之間的關系。針對性地結合教學活動和教材內容,在最大限度上讓德育教育走進體育課堂。
4? 結語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育,這一教育觀念相對來說并不是一種新思想,21世紀初期我國就已經推行素質教育,倡導將素質培養走進課堂,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沃土。在新課程改革中強化學生全方位的素質教育是教學不斷的追求,自然也是體育教學一直以來的目標。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行,在體育教學中養成學生自主鍛煉、終身鍛煉的意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是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直接體現。素質教育在每一所學校、每一節課堂中都需要努力落實。在如今的大環境之下,學生提升個人素養是在社會立足的關鍵,體育活動能夠充分放松學生的身心,讓學生學會在壓力中緩和精神狀態,勞逸結合,能夠為以后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肖潤花.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內涵體系構建[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7(4):31-32.
[2] 楊東風.五年制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8(3):8-9.
[3] 劉志忠,白其安,李興輝.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議[J].教育與職業,2018(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