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理性邏輯思維很嚴密的學科,數學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來完成探究活動,從而學到科學知識和運用的方法,以加強對科學的理解和體驗整個過程中的樂趣。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放棄原有的滿堂灌的思維,將引導和學習方法有機結合。這就需要教師要擅長引導學生去主動實踐,合作探究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下筆者將通過自身實踐探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注重探究,如何突顯方法的引領。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09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086
新課改下《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體驗。學生只有親自參與,才能通過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去構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由此可見,數學學習就需要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參與性和實踐性,通過手腦并用,完成探究活動,進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方法,體驗學習的樂趣。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引領學生主動地去探究新知識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放棄原有的滿堂灌的思維,將引導和學習方法有機結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并正確引導呢?
一、合理裝設情景,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上好課,教師就得千方百計地激起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點的興趣。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才會產生求知欲望,進而產生積極性。所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借助講故事、猜謎語等能夠提起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來引起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情感,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在整堂課上都保持專注和求知興趣。
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應該立足于知識的貫穿,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帶領學生在興趣中、在主動中步入新課。在方法處理上,這一步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完成。例如,在教授“分數”這一章節時,在黑板上寫出課題,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開始發問,教師通過合理地引導步入新課;亦可讓學生先自學,然后將自己覺得矛盾的地方提出來,教師通過解答步入新課;也可以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對于自己疑惑的知識點或者題目進行嘗試性的發問,教師通過解題引入新課。這樣一來,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必然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那么在學習過程中也就會保持自己的興趣和注意力了。
二、分層組織探究,保障個體差異收獲
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學生就會產生探究的欲望,并且在提問過程中同時會明確探究的方向,這就完成了引導學生思維模式從“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的轉變,為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做鋪墊。首先,個體差異的存在需要選用合適的探究形式。學生由于存在著個體差異,我們不能將班內的學生一概而論,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最大化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的探究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個體探究,也就是獨立探究。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出不同學生對不同問題的認知能力,教師在傾聽后也方便掌控學生的學習情況。二是小組合作探究,這種方式的優點為能夠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形成思維互補,從而使學生最后得出的結論更為清晰明確。三是班內學生的集體探究,這種方式在講授基本概念等對個體差異需求不大的問題是最為合適。其次,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探究方法。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采取的探究方法也是不同的,常用的探究方法包括:(1)觀察具體實物獲得認知;(2)實踐發現真理;(3)假設驗證后概括歸納。
三、總結成果反思過程,溫故而知新
很多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做好了導入,完成了探究,但是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是何緣故?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探究性教學最后還需要完成探究性學習的總結和反思。總結是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對已經完成的探究過程的類比、分析、綜合歸納,只有完成這一步,才能把學生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表象升華到理性的認知,變為學生自己的收獲。這樣一來,才可以做到讓學生正確地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地解決相似的問題,激發出學生的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作為小學生,他們充滿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伴隨著他們與生俱來的探索欲望,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高效利用探究性學習的基礎之一。教師應該保持學生的這種欲望,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通過合作交流完成舊知識的鞏固和新知識的學習。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新時代新課標下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多創設自主探索的情景和機會,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最終做到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華.注重探究過程培養科學素養[J].甘肅教育,2017(22).
[3]周學祁.數學教學應注重思維過程的優化[J].中學數學月刊,1999(8).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仲金花(1964.12—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