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摘? ?要:創新和創業是大學生走入社會所要具備的兩項重要技能,創新往往是創業的基礎,而創業過程中也伴隨著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一種常態,高等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涌入本已趨于飽和狀態的就業市場,使得大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創新創業現狀并不樂觀。據此,本文通過研究“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對現階段優化創新創業教育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雙創背景”? 高校大學生? 創新創業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a)-0230-02
創新和創業是大學生走入社會所要具備的兩項重要技能,創新往往是創業的基礎,而創業過程中也伴隨著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雙創”背景下,大學教育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培養,同時還要從心理層面增強其創新創業的信心和勇氣,這樣才能使其成長成才之路更加廣闊,當下,學校要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制度的完善,進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需求。
1? 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分析
1.1 創業資源不足
大學生但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創業起步資金難以得到應有的支持,很多的大學生不得不依靠家里人或朋友的錢去創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遇到不可控的風險,輕則損失財物,重則無法翻身,這就是創業帶給大學生必然的風險和壓力,同時,由于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創業經驗,也沒有很高的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所以他們往往在創業初期斗志滿滿,但是越走越難,最后只能是迫于生活的壓力,為了生計都會選擇就業,進而放棄當初的創業之路。
1.2 創新創業態度不對
在很多大學生看來,創新創業要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有意思,而且收入可觀,在國家政策引導和社會輿論的影響下,他們有著強烈的下海經商的想法,但是,這一部分的大學生對開發項目缺乏實際的了解與分析,盲目選擇,單純的憑借感性認識進行創業,希望能夠憑借這機會和運氣一舉成名,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卻單單忽略了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這導致很多大學生因為創新創業的態度不對而最終敗北。
1.3 缺乏專業技能
創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大學生具備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卓越的管理才華、基本的人際交往等基本素養,并且還需要有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克服失敗的積極心態。創業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對于市場也是缺乏敏銳的洞察力,在對于基本的風險也缺乏深遠的眼光和超強的抗壓能力。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雖然學生都具備一些理論知識,但是視野卻存在很大的盲區,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1.4 創業指導的滯后性
各個高校都會在大學生即將畢業之際為其提供適合他們的創新創業指導,但是從實際的執行情況來看,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指導只是停留在書本的理論知識上,有的就業指導課教師甚至自己都沒有創新創業的經驗,又何談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有力支持呢?這說明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高度缺乏可執行性,而且因為大學生對自身能力的高估,很多底層工作的就業指導課無人問津,多種只能是流于形式,無法給予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經驗。
2?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策略探索
2.1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正確的教育理念往往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具有戰略性的指導意義,使其真正意識到自我能力、技能與現實社會的創新創業要求之間的差距。所以,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從革新教育理念做起,真正的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思想作為教學核心,摒棄掉傳統的“純理論式”教學模式,以最為專業、最為務實的教學態度給予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指導,此外,高校要立足于社會,了解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形勢,從而在學生選擇創新創業方向的時候給予其正確的導向。
2.2 調整教育專業設置
創新創業課程必須要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時代發展的趨勢,例如現代社會中,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了社會熱門行業,所以創新創業課程中就要設立專門的互聯網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將之擺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上特殊對待,而對于一些比較冷門的行業,創新創業課程也要予以一定的照顧,通過向學生征集就業意向的方式適時調整教育專業設置,從而為學生正確、高效的創新、創業、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3 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以現代學徒制為例,現代學徒制是在2014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一部關于深化校企共育人才機制,旨在培養符合現代學校教育要求和社會行業要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其實質是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打通學校和社會產業的教育隔膜,聯動更為廣闊的教育資源,促進人才的進一步發展。在學徒制的指導下,高校要積極的和企業單位進行密切交流與合作,利用企業的教育資源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板塊,甚至可以讓學生進行企業中實訓以增強其實際工作能力。
如:根據校園生活設計市場營銷計劃方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跟著企業師傅一起進行實地調研,并根據實際調查結果對用戶需求展開深入的研究分析,例如根據學生需求設計一些私人訂制送餐、送水果營銷方案。還有就是針對于偏胖的學生開展健身、合理配置減肥餐等活動。這些小型的創業活動,既能讓學生根據身邊的生活捕捉市場機遇,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2.4 提升大學生自身素質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從不斷的生活實踐中慢慢提升的,所以教師應采用實踐教學法,鼓勵學生走出象牙塔,主動挑戰自我極限,主動走出艱難的創新創業第一步。其次是培養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大學生不缺少熱血和激情,一個簡單的想法都能促使其想象一個大的成功場景,而要培養其認識自我的能力,并不是要澆滅其夢想,而是引導其面對現實,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實現目標。
2.5 推進校企合作
對于創業來講,企業是學生學習創業經驗最基本的平臺。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一體化實踐平臺,需要高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堅持“走出去”的思想,推進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企業,親身體驗具體的創業情景,這樣學生既能在企業的學習中掌握很多的創業實訓資料,還能接受企業創業人員對于創業的指導,學生根據市場需求,自我對掌握的創業材料進行分析,然后再應用于實踐。高校也可以聯合企業打造一體化的創業實踐平臺,利用模擬化的創業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讓學生真正的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力求從學生的職業需求和職業規劃角度去開展科學、高效、全面、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滿足學生創新創業需求及市場發展對人才的客觀要求,是“雙創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根本路線。
參考文獻
[1] 黃曉麗,鄧平平,吳意軍.“雙創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方論刊,2018(1):93-95.
[2] 林蔚華.雙創背景下高校共青團組織扶持學生創新創業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6(6):99-102.
[3] 賴春,張力,趙燕.雙創背景下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初探[J].科技經濟導刊,2016(21):126,125.
[4] 賈銀亮.雙創背景下工科高校專業課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7):33-34.
[5] 高妍.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改革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7):163.
[6] 劉文娟.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