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鶴鳴 宋文龍 張佳薇 劉一琦 張澎濤
摘 要:自動化專業為東北林業大學省級重點建設專業,而運動控制課程是專業核心課程。本文以新工科為建設背景,遵循以學為中心原則,制定了結合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的運動控制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案,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當中,以國家時事政策為背景,使學生能達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以及職業規范等畢業要求。
關鍵詞:新工科建設;課程思政;運動控制
東北林業大學自動化專業已通過工程教育認證,運動控制課程是自動化專業核心課程,在自動化專業的第6學期開設,是學生必修的核心骨干課程,授課人數年均80人。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多種運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與基本結構,可以抽象歸納復雜工程問題,了解其局限性;在工程應用中分析典型調速系統案例,運用工程分析的一般方法,分析調速系統具體性能指標、硬件結構、系統功能實現等;通過實驗訓練,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運用有機結合,能夠對運動控制系統典型特性、實驗設備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通過對典型運動控制系統進行硬件設計或建模仿真,結合查閱資料、撰寫設計報告和分組答辯等環節,提高學生的文獻檢索、溝通表達和團隊合作能力,真正地做到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一、課程建設主要內容
基于運動控制課程的思政改革,其核心思想是以思想政治為中心,找到運動控制課程與思政教育的關聯點,將思想教育融入運動控制課程的教學實踐當中去,讓學生在專業課學習的同時思想觀念也得到相應提升。為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究。
(一)理想信念
在運動控制課程的教學環節中,不僅要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把當前控制工程相關領域的發展態勢及研究瓶頸滲透到教學當中,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樹立堅定的人生信念。同時,需要把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最新理論成果融入課程內容,從而使學生明白從事自動化專業的研究和工作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部分,也要緊緊圍繞中國夢的偉大理想。
(二)教學觀念
教師是培養人才的關鍵角色,若想培養出具有優秀政治思想的新時代人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必須過硬。教師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和研究,持續傳承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將黨的優秀思想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去。我們的教師團隊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政治思想要強、家國情懷要深、教學思維要新、專業視野要廣、人格品行要正”為中心。
(三)愛國情懷
在教學實踐中多例舉著名的自動化工程師的事跡,將榜樣的力量融入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老一輩優秀的科研奉獻精神以及堅持不懈的高尚品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情懷是每一名學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思想品德,通過向優秀的前輩學習,學生才能深刻理解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是未來工作繼往開來的重要保障,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新時代的追夢過程當中。
(四)職業規范
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具備嚴謹的教學態度。運動控制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例如:在例題的講解時,必須做到邏輯思路清楚明白;在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過程中,用嚴謹專注的工作態度來熏陶學生,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科研精神。結合課程教學內容著重圍繞職業道德精神和職業倫理修養來培養學生,尤其加強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從而使學生明白以良好的職業規范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為準繩的重要性。
(五)生態文明
運動控制課程屬于工程類學科,其所涉及的工程環節與生態環境問題緊密相關。因此課程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發展理念、生態文明思想與電機綠色安全運行等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運動控制課程的學科特色,貫徹綠色生態思想。把具有本校特色的綠色文化貫穿教學過程始終,讓生活更綠色,讓能源更綠色。
二、結束語
對運動控制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實現了課程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目的。在課程內容中尋找恰當的切入點,從理想信念、教學觀念、愛國情懷、職業規范和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將思政教育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可見,思政教育與工科教育是可以有機融合的。在工科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促進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的工作者,養成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宋文龍,冷欣,顧偉宏,等.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視角下的運動控制課程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68-70.
[2] 余仁偉.“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大學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3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