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美育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內容。根據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小學應該加大對美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學校必須要積極開設美育課程,使得學生可以接受美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因此,在開發建設小學美育校本課程過程中,必須要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特點,構建科學的、合理的美育校本課程體系,充分發揮美育校本課程的育人作用。首先,本文對于小學美育校本課程所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其次,對于小學美育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希望能夠推動小學美育校本課程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育教育;校本課程
一、 引言
所謂美育,主要是指審美教育、情操教育以及心靈教育。通過實施相關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還能為學生的情感、態度、精神等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實現學生全面的、健康的發展進程中,美育、德育、智育以及體育這四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內容,對于學生全面的、健康的發展將會帶來積極的作用。
在學校教育中,課程是重要的、有效的途徑之一。美育也是如此。構建科學的、完善的美育課程體系有助于更好地實現美育教學目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和鍛煉學生感知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根據2013年對于全面推進美育教育所做出的重要部署,表明要持續的、全面地推進學校的美育教育。截至目前,我國各大小學均已經開設了美育課程,向小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和愛好,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該指導文件對于各大學校開發和建設美育校本課程明確了具體的方向。
二、 小學美育校本課程實施所取得的成效
通過對我國小學美育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這對于美育校本課程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總體而言,所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在學校實施美育校本課程實施之前,學校對學生的發展評估情況進行了測評。在實施校本教育過程中,學校對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藝術素養等進行有效的觀察和評估,在學期結束后,再對學生的學業能力水平以及綜合素養等進行全面的、科學的測評。通過相關的調查顯示,學生的審美意識、欣賞能力水平以及感知美的能力水平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二) 教師的審美素養以及專業素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學校在開發和建設美育校本課程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起到開發者、實施者以及評價者的作用。通過對某所小學校本課程建設的情況進行調查可知,將近35%的教師主動參與到校本課程建設中來,100%的教師積極參與到美育活動類課程建設中來。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育校本課程,可知大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也強化了教師的審美意識,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得到了較好的創新。
(三) 打造學校的特色品牌
隨著學校美育校本課程建設的不斷推動和發展,這有助于不斷豐富學校的美育品牌的內涵。學校的整體環境和氛圍也隨著美育校本課程的不斷實施和開展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例如,學校圍繞多個主題已經建設了豐富的審美空間,如涂鴉墻、漢字活動室等。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可知,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育活動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通過參加活動,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和諧。通過對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家長對于學校美育校本課程建設也抱著非常高的認可度。
三、 美育課程校本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
學校開發和建設美育課程在取得成效的同時,必須也要準確意識到學校在實施美育課程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阻礙和影響,學校開發和建設美育校本課程仍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美育核心課程資源開發育建設力度仍然不足
藝術課程與藝術特色校本課程兩者是美育課程的核心組成內容。通過調查可知,學校在特色藝術校本課程開發方面較為落后,完成了的特色課程只有一兩門。主要原因在于學校領導層對于美育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認識程度較淺,在美育校本課程建設方面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較少。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推動美育校本課程的發展,學校領導層必須要充分意識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對特色藝術校本課程的建設力度。
(二) 美育校本課程實施缺乏有效的保障
在學校美育校本課程開發進程中,具有較高專業能力水平的師資力量是基礎和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但是,大部分學校對于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教師隊伍專業能力水平處于較低的層次水平。另一方面,學校對于藝術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大部分學校缺少專門的、專業的名師帶教,缺乏項目實踐和外出培訓交流的機會;同時,即使部分教師參加理論或者實踐培訓,也缺乏明確的目標。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缺乏必要的審美意識。
四、 小學美育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策略
現階段,學校對于美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仍然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針對當前小學中美育校本課程開發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必須要深入探索其中的原因,然后提出科學的、合理的策略,從而促進小學美育校本課程建設朝著良好的、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 加大美育教師隊伍建設力度
美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水平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的專業素養對于美育校本課程的質量起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所以,在美育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一方面,具體分析學校美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情況,配備充足的藝術教師。美育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的努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學校在美育校本課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對學校的藝術教師隊伍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分析,配備充足的藝術教師。只有具備充足的教師隊伍,才能夠促進小學音樂、美術等美育核心課程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建設。
另一方面,構建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的培訓機制,有效提升教師的審美素養。通過調查可知,部分學校雖然已經配備了充足的藝術教師,但是,卻往往缺乏藝術領軍教師,這對學校美育校本課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學校應該構建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的培訓機制,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根據培訓對象不同,分為藝術教師和學科教師兩者培訓方式。在藝術教師培訓方面,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第一,送培。結合學校美育校本課程建設的相關要求,鼓勵和支持學校藝術教師參加相關的藝術培訓和學習。例如,可以組織教師到校外知名學校參加交流訪問。第二,積極組織學校藝術教師參與到項目實踐中,促進教師審美素養的有效提升。例如,通過公開展示活動、課例研究等方式,促進教師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第三,采取結對方式。即將校內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剛入職的教師結對,通過這種結對方式,促進學校中全體藝術教師協同發展。第四,專家帶教的方式。邀請行業內專業的教研員與學校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教師結對,有效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水平。在學科教師培訓方面,學科教師是美育滲透課程和美育活動課程的重要實施者。因此,學科教師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因此,對于學科教師可以從人文素養、藝術素養以及專業素養等三個方面加大對教師的培訓。一是加大對教師禮儀行為方面的培養;二是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主要通過藝術欣賞、主題觀摩等方式,提高教師音樂素養、美術鑒賞能力水平;三是加大對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學校應該結合教師自身的發展需求,制訂合適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保證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 充足美育校本課程資源
美育核心課程的資源主要由課程目標、課程方案、校本教材、教學評價方案等方面內容所構成。在加強學校美育校本課程資源建設方面,學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第一,在編寫教材過程中,應該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教材中有效讓那個如自然、藝術、科學等元素,從而提高校本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的接受度。第二,教師在使用教材過程中,可以對上述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準確把握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審美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現階段,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校本教材除了紙質的形式,還可以通過微課或者App的方式進行。在美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視頻、App等豐富多樣的方式為學生接受。
(三) 構建美育校本課程有效的保障機制
課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有相應的保障機制發揮作用。因此,學校在美育校本課程開發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大對保障機制的重視程度。第一,學校應該專門組建核心的團隊,加大對課程的引領。例如,在課程實施的初始階段,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到核心團隊中,組織教師進行校本研修讀本的編寫。第二,應該構建科學的、合理的教研保障機制,不斷深化課程實施。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學校要為教師開展研究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第三,構建科學的、合理的激勵機制,從而不斷推動課程的發展。例如,學校可以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校本研究活動,從而有助于教師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美育的意義所在,引導學生在審美活動中可以獲得樂趣,充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被認為是學校美育工作開展得核心內容之一。因此,學校在開發和建設美育校本課程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地、全面地考慮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狀況,加大美育對人全面的、綜合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構建以美育核心課程為主體的美育校本課程的研發,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參考文獻:
[1]郭紅杰.以特色教育探索小學美育新方法[J].遼寧教育,2019(2):66-67.
[2]賈志正,曹建民.如何提升小學美育水平[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1):83.
[3]張遠軻.加強學校美育改革,推動小學美育工作創新[J].新課程(小學),2017(8):20.
作者簡介:
王小平,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