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一直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寫作這種輸出能力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伴隨著社會對中考高考語文作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寫出優秀的作文也成了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想提高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要做到內外結合、師生配合也,一方面要抓住課堂時間,講解作文技巧;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學生的延伸閱讀、反復練習。本文結合當前中學作文教學中的一些情況,簡明扼要地談一談如何拓寬教學途徑,不斷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課外閱讀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師繞不開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中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視野更加開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既要能夠符合高中語文習作的要求,又要挖掘學生的個性,使得其作文能夠傳達出其思想,具有文采。寫作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課堂資源,觀察學生的寫作練習,引導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語文寫作水平。
一、 結合語文課內學習,挖掘適用寫作素材
一篇作文要出彩,除了要有鮮明的立意、完整的行文和出色的文筆外,還要有新穎的選材。確立準確、積極向上的寫作主題并非難事,如何尋找支撐這些主題的新鮮、典型的材料才是關鍵。中學階段的語文教材就是學生進行寫作取材的最好資源,優秀的素材運用也反映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側面表現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較高。中學生學習壓力普遍較大,平常或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閱讀課外圖書,語文素材也多是在一些雜志、備考資料上獲取,這些素材的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名言引用甚至出現錯誤。中學生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有時候不能夠準確辨明這些材料的真實性和可用性,因而在作文中一通亂用、張冠李戴,使得作文給人一種拼拼湊湊的感覺,難以表達出真情實感。因此活學活用課內素材,是一種經濟有效的作文素材練筆方法。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課文都可以拿來成為素材,也不是直接把課文內容或課文中的某些話寫進作文中就算是運用了,而是要轉化為寫作者也就是學生自己的文字,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深入對課文的講解,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課文思想內容,不至于在寫作文時胡亂引用。在初期為了方便學生的準確應用,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比如學習過《五柳先生傳》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作文,說一說自己的感想,自己所了解到的哪些人也具有陶淵明這種安貧樂道、灑脫達觀的優秀品質呢?這種作文其實也就是讓學生在理解和應用課內文章的基礎上,再想出來一些其他例子,也有助于學生歸納同一主題的素材,擴展寫作的思路。
二、 舉辦豐富課堂活動,拓展學生寫作思維
語文課應當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雖然不少同學都對寫作文感到十分頭痛,但是教師只需要轉換一下教學模式,不給學生施加那么大壓力,而是盡可能地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帶領學生一步步深入作文教學這個環境,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打開自己的寫作思路。這類活動可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課本劇表演,每個小組合作表演一個課本劇,根據一些敘事性比較強的課文來改編為一個劇本,小組同學合作進行表演。劇本也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類型,通過課本劇劇本的編排,學生對于文本的認識更加清晰,而通過課本劇的表演,則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比如《燭之武退秦師》這一篇文言文,很多學生都對古文感到比較苦惱,理解起來很有難度,但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將這個難度降低一些,大家優勢互補,將其改編為一個合適在課堂上表演的小劇,進而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課本劇的內容。劇本的寫作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寫作能力,那么在課本劇表演之后,教師也可以順帶著布置寫作練習,讓大家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歡的表演,具體說一說自己的理由與感悟。學生們看過愉快的表演之后,自然不會無話可說,這也有助于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辯論會,比如讓大家寫議論文,學生很多都寫得不太樂觀,論據、論證都比較生硬。那么通過這個辯論會則可以讓學生拓寬思維,增進理解。比如以善良為主題,討論人到底應不應該善良,全班同學分為正反方兩個大組,分別組織語言來進行辯論。正方可以舉出善有善報、結草銜環的例子,反方可以舉出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等,不太會寫作的學生也可以根據大家討論的內容進行總結,也能夠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三、 推行多種評價方式,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以往作文教學中都是教師來評價,不管是考試還是日常的寫作課,學生所得到的就是一個作文的分數。有些學生知道自己寫作水平不好,但是往往也說不出來哪里不好,教師當然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解決班上每一個同學的問題。可能平常寫得不好的同學在某次作文中有一個閃光點不過整體分數還是比較一般,如果學生自己沒有發現自己寫作的優點,以為自己寫的不好,下次這種寫作方式就不再用了,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多種評價方式來綜合評估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自評,每次學生寫完作文,先讓他們自己評價一下自己,附在自己的作文后面;然后把作文收上來,但是教師先不評價,而是作文發下去。發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把作文隨意發放給學生,不把學生自己的作文給自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同學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評價,要求學生既要寫出優點,也要寫出缺點。如果教師已經批改過作文,或許會給不少學生形成思維定勢,不敢輕易評判作文好壞。當然,在進行互評時,互評人可以先不寫出自己的名字,只給出意見,因為有很多學生擔心教師在最終批改時覺得自己評價的不好。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看一看班上同學們的寫作水平與評價方式。互評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同學的文章,也能夠對照自己的看一看優勢與不足,從而提高作文的審美鑒賞能力。
四、 擴大學生課外閱讀,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盡管中學語文教學任務重,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不算多,但是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來說,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可以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帶領學生去學校的閱覽室、圖書館或者教師自己借來一些書籍、雜志,分發給學生們進行閱讀。內容要貼合高中生的閱讀實際,并且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比如雜志類的可以是一些新聞雜志、文學雜志,可以幫助學生跟上時代潮流,準確獲取時下比較新的一些觀點,文學雜志則可以打開學生的文學視野,讓大家看到不同作者的文筆文風,擴大學生的語文輸入量。班級圖書角的設置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書籍時,為了提高效率,最好讓學生們先讀一些文學名著,積淀自身的文學素養。為了督促學生提高閱讀水平,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課堂活動,比如每節課由一位同學來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后續的同學盡量不要和前面的同學重復。通過推介自己喜歡的書籍,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們在聽他人講的時候也可以提出問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還可以要求每次輪到的同學課后交一篇讀后感,完整地表達出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與感情,讀后感對于學生來說是寫起來比較容易的,因此從擴大學生課外閱讀入手,通過練習讀后感與圖書介紹,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結合上述所談到的幾點拓寬作文教學方法的具體途徑,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日常教學中來,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情況來具體考查,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除了在教學方法上做出改進以外,要想提高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從教師自身入手,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就能引經據典,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學生也能夠耳濡目染。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成果并非朝夕可得,需要語文教師不斷的教學努力,把握好語文寫作教學風向標,提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郝振宇.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2]杜蓉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解決途徑初探——以貴陽二十一中等學校為例[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5.
[3]李克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分析[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8(9):78-79.
作者簡介:
陳和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達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