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陳雪
摘要:初中英語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且在各科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初中生英語成績對其總成績的影響不容小覷。有部分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屬于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科原因、教師原因、家庭原因、自身原因,要提高學生初中英語成績,改善“學困”狀態(tài),必須學校、家庭、個人形成合力,積極采取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學困生 自主學習 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189—02
“學困生”顧名思義,簡單地說就是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狹義是指在認知、方法、品格、學習習慣等方面與常規(guī)狀態(tài)形成差異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某一科或幾科的學習中,教師不能正常地開發(fā)出這些學生的潛能,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成績也不足以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遇到這樣的學生,如若提高學習成績,必須采取矯正行為習慣或思維方式的強制措施才能與其他學生保持同步的狀態(tài)。
一、學困生的特點
1.主觀學習意識不強
一部分學困生主觀上不愿意輸入所學內(nèi)容,在接受知識時不積極主動,注意力不集中,不動腦筋思考,由于對知識本能的排斥,記憶時采用機械記憶,效果較差,對于疑難的問題也采取回避或放棄的態(tài)度,思想上存在惰性。這一部分學生并不是智力或能力水平較差,而是主觀上不愿意接受所學知識,造成了學習效果的不理想。
2.學習能動性較差
還有一些學生主觀上希望能在某一科目的學習上有所成績,但是自身學習能力不足,學習的能動性較差。因此,即使花費很多精力,也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些學生往往在學習時主次不分,學習習慣不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善于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體會,遇到問題也不主動提問,習慣于在獨立的思維空間下開展學習活動,限制了思維的發(fā)展。
二、學困生產(chǎn)生的成因
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綜合分析產(chǎn)生學困生的各方面原因,才能有效提出解決對策,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效率。
1.學科原因
英語作為一門非母語語言,對于初中階段沒有母語語言體系的學生來說,顯得突如其來又不知如何處理。對于陌生的語言文字、語法系統(tǒng)、語音語調(diào)、文化背景,在學習時難免受到母語習慣的束縛,對于英語的接受和習慣還需要較長時間。英語每天需要記憶一定數(shù)量的單詞、短語、語法規(guī)范等,讓課業(yè)負擔本來就很重的初中生覺得更加吃力,對英語學科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厭煩和困難,時間一長,就會成為學困生。
2.教師原因
教師把握課堂的方向,有些教師對于學生要求標準偏高,且希望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所教授科目的標準,有些學生接受新知識較慢,有的學生悟性很高,這就會導致短期學習效果不均衡。個別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就盲目地按照學生短期成績來將學生分類“貼標簽”,教師認為的好學生學習勁頭更足,自然而然成為英語優(yōu)秀生,而一部分起步較晚且接受能力緩慢的學生,因為某一次或前幾次成績不夠理想就被定義為英語差生,使他們產(chǎn)生了自我懷疑,信心和動力受到挫傷,有可能一蹶不振,成為名副其實的學困生。
3.家庭原因
一項對于學困生情況的調(diào)查顯示,近半數(shù)的學困生出生在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父母工作繁忙等,這些家庭因素的特殊方面也影響著學生的成績。一方面,家庭成員的不完整導致學生自尊心不足,無論對學習還是生活都提不起興趣,影響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和陪伴的缺失,使學生不能享受同齡人應有的完整教育,導致學習積極主動性相對較差[1];另外,有的家庭對孩子期望過高,給孩子過重的壓力,導致孩子如果學習不好就懷有負罪感的想法,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4.自身原因
大部分學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心理壓力大、思想負擔過重。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時信心不足、動力不強,在成績上沒有明顯的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信心。如果再有教師和同學談論英語成績,談論這部分學生甚至嘲諷,這些學生就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和敵意,進而對英語學科也產(chǎn)生反感和厭惡,這些負面的情緒不及時克服,就會影響學生英語的學習。另外,還有的學生本身很努力,但因為對英語科目興趣不大,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英語成績一直沒有明顯提高,也會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成為學困生。
三、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型策略
針對初中英語“學困生”現(xiàn)象,要采取積極的解決對策,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努力,而是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日積月累才能見成效。[2]
1.教師教育學困生對策
初中課堂,教師處于核心地位,教師對課堂內(nèi)容的把控可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初中英語學習亦是如此。為了扭轉(zhuǎn)學困生現(xiàn)狀,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采取以下幾方面對策:一方面,教師熟悉教材內(nèi)容并了解每個學生情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基礎、接受能力、個人學習意愿、學習習慣養(yǎng)成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制定不同難易程度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對基礎雄厚一些的學生多開展一些課堂訓練,英語口語應用等,盡快幫助學生達到熟練應用所學知識點的程度,成績好的學生也可以用朋輩教育方式,按照學習小組方式幫助英語學困生。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幫助夯實基礎,吃透教材內(nèi)容,將最基礎的知識能學會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課下作業(yè)也梯度設置,讓各個水平的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預期,不斷提高目標要求,給學生樹立信心;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互動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2.家庭幫助學困生對策
家庭是學生最重要的課堂之一,家庭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對于學困生來說,家庭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和關注,這種關注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關注,更應該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情感方面的理解與支持。學生在回歸家庭時,家庭成員應該與學生進行懇切且深入的思想情感溝通。一方面,幫助學生分析英語成績不足的原因,是沒有興趣還是方法不得當,并根據(jù)原因共同探討解決的辦法,制定下一步的學習方案和學習目標;另一方面,進行階段性學習成果匯報,對于上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績進行共同分析,哪里還需要努力,哪里有了進步,哪里已經(jīng)達到了預期目標。并根據(jù)近期的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新目標,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學生在一個融洽和諧且學習氛圍濃厚的家庭中,一定能扭轉(zhuǎn)學困生的現(xiàn)狀。
3.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對策
首先,學生自身要從心理上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明白初中這個時間段就是應該努力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作為基礎,未來難以在社會立足;其次,學生應仔細閱讀教材內(nèi)容,認真聽老師的講授,了解英語科目的主要知識點和現(xiàn)階段應該達到什么程度,按照目標要求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自己設定每個階段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對個人英語現(xiàn)狀進行客觀分析,找出長處和不足,發(fā)揚長處,彌補不足,使英語科目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達到平衡,促進成績提高;多與老師和家長溝通,說出內(nèi)心真實想法,遇到困難及時找到解決對策,學習上的問題也可以和成績好的同學探討,在同齡人中受到啟示;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堅持不懈,一定能扭轉(zhuǎn)自身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局面。[3]
參考文獻:
[1]王棟良.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114-115.
[2]王凌波.自然主義教育觀對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教育啟示[J].基礎教育研究,2019(6):32-34.
[3]虞萍.轉(zhuǎn)化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探索與實踐[J].名師在線,2019(3):33-34.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