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黃進軍 黃志河
摘 要:籃球的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是使籃球學習效果達到最佳的學習方式,合作讓學生學習更加興趣,效果更加實效,方法更加優化,有效地解決了小學生個人基本功不是非常扎實,場地器材有限制等問題,從而有力的推運了籃球運動朝著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籃球運動;合作練習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分類指導,從娃娃抓起,扎扎實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持之以恒開展群眾體育,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籃球是學生們最喜愛的球類活動,籃球運動是由多人組成的集體活動,在打籃球的教程中,學生養成了集體意識,而合作學習是指教師與學生互相合作,培養學生獲得知識,樹立了終身意識。
一、以社團研究為手段,設計科學的訓練方法
學校以籃球社團開展現狀為樣本,通過文獻資料研究法、實驗研究法、問卷調查研究法、數理統計研究法、比較法等五種研究方法探討籃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籃球社團學生的身高、體重、籃球基本功、籃球比賽應變能力等問題進行實地測試。為了更精準地找到理念依據,我們首先查閱關于學生素質教育以及師生之間合作學習的文章,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查找資料,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理論基礎。然后通過籃球社團在學習籃球上的對比,分析在籃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方式的影響,判斷合作學習方式在籃球學習中的效果如何。接著針對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教師與學生,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讓科學的評價運用到籃球教學中,讓評價的有效性融入到籃球練習中,讓教師的判斷更能貼近籃球實戰。最后,統計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對試驗的數據,讓統計軟測算出平均數和標準質,比較出兩組籃球練習的效果,從而在學習訓練過程中得到精準的數字,選拔出更加優秀的社團球員充實到學校籃球隊。
二、以分析結果為依據,開展合理的籃球訓練
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類運動,因此男子籃球社團學生的身高、體重等身體條件是參訓的最基礎參數,也是選材最重要的標準。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本市城區小學均有室外籃球場,為每周2-4節的籃球社團課提供了場地保障。可以滿足不同位置不同教學和訓練項目的需要,但因各校均無室內籃球館,無法有效的克服南方多雨的天氣、炎熱的夏天和嚴寒的冬季等困難,給球隊教練的教學和學生訓練造成了較多困擾。
對于學生方面。本次實驗開始前,要對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統計,統計內容主要有學生的身高、體重、接觸籃球的時間等等。在籃球的社團班20位學生采用合作的學習方式,另外20位學生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
對于教練方面。籃球球隊教練,是保障一所學校是否能較好的開展籃球運動教學的關鍵。特別是小學生剛接觸籃球不久,處于萌芽期間,因此一個優秀的教練員對小學生今后籃球之路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學校男子籃球社團共有教練員2名,年齡在35歲,本科學歷,在職期間,有多年社團帶隊經驗,帶隊參加本市城區小學男子籃球比賽,榮獲五連冠的好成績。
三、以激勵評價為重點,樹立終身的籃球興趣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活動、小組合作活動的評價及教師對合作學習規則的講授評價,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在遷移中應用,在應用中完善,最終養成學生終身合作的能力。
1.以練促教,注重團隊的意識培養
籃球的基本功是決定籃球比賽勝負的基本條件,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可以使球員在比賽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節省體能,又使比賽更為精彩。在日常社團課程中,以主要提高隊員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為出發點,分析2人傳切跑位,三人快攻,四人掩護,五人配合等戰術配合。在加強全隊整體戰術配合的教學和訓練,培養隊員戰術意識,樹立我校球隊自己的戰術風格。
2.以賽促練,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籃球場上瞬息萬變,任何一個傳球一個站位都不可能和教學和訓練場上的一樣。要使得球員在場上每時每刻的保持頭腦清醒并且做出正確的選擇,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是做不到臨場應變的。因此,學校籃球社團的主教練將參賽學生的心理素質教學和訓練,落實在了每周的社團課程中。
3.樹立目標,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
小學生在籃球訓練中應該是漸進的,不能隨意增加訓練的強度,培訓應該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筆者在多年的男子籃球社團帶隊經歷中,在籃球社團訓練課中,注重籃球基本功動作的規范性訓練,通過加強動作的規范要求,使社團學生能發展良好的技能習慣。
最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與實施,能夠彌補學校籃球社團學生的年齡特征、身體條件等因素,制定出一套適合有效的籃球教學和訓練方案進行小學男子籃球社團的教學和訓練方法,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合作的意識,提高籃球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屹.成都市小學籃球運動訓練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
[2]楊耀華.河南省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現狀調查與分析[D].河南大學,2009.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建甌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小學男子籃球社團的開展現狀及訓練方法研究》(B19092)、《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作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究》(B1909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