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


摘要:職業院校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方面培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勝任力水平。“產教融合”背景下,如何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文章從蘇旅財高職校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出發,結合校企合作單位19家的調查分析,提出提升專業學生勝任力的策略。
關鍵詞:產教融合;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勝任力;蘇旅財高職校
一、“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應培養人的自我生存的能力,促進個性全面和諧地發展,并把它作為當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并且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對職業教育提出要求:“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蘇旅財高職校是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的首批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堅持“服務學生,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走產教研一體、國際化合作的發展道路,成功探索了將仿真實訓和全真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實景化”教學模式。專業基礎設施雄厚,條件優越,教育資源和成果突出。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面向蘇州各大景區,與蘇州各大旅游企業存在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
二、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雖然蘇旅財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針對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旅游個性化需求不能得到充分實現
為了提升景區服務質量,景區服務往往更加注重游客的感知、體驗與個性化需求。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是具有普適性,針對景區的個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二)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沿襲
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旅游資訊膨脹,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旅游教材不能與時俱進。旅游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人才的培養更多的還是注重于傳統授課的形式。注重教材理論,教師傳授的知識與實際脫節。重視考試考核,不重視實踐能力的考量。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低,忽略學生個性化程度的發展,綜合素質不高,難以應對嚴峻的實踐檢驗。
(三)忽視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傳統授課過程中所占比例懸殊,實踐教學僅作為輔助手段,忽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或者重視技能,而忽略了學生本質的發展與提高,如團隊協作、溝通、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就業方面,學生自我定位為普通勞動力,而沒有深入的融入企業,且缺乏自身職業規劃。
(四)師資實踐水平亟待提高
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在師資隊伍方面,雖高級職稱、研究生以上學歷所占比例較高,但教師注重理論,景區實操方面存在經驗缺失,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勝任力的基本內涵
勝任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D.C.McClelland在《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中指出的,一個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擁有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外,更重要的取決于本身特質、個人動機及價值觀等隱性勝任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的勝任力冰山模型(見圖1所示),將勝任力劃分為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是可測量的,易變的。而冰山以下部分,不易受外界影響而改變,是對人的行為影響更為關鍵的因素。
對學生來講,具備良好勝任力的標準除了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品格,綜合能力等。對企業來講,考核的標準不僅在于冰山以上部分,也就是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個人基本素養是基礎,良好的綜合潛質是考核關鍵。
四、“產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人才勝任力策略
通過對蘇旅財高職校17、18級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同學開展問卷調查,同時與蘇旅財高職校深度合作的校企單位19家開展訪談與問卷調查。通過整理與分析得出勝任力要素中旅游專業知識與技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規劃能力、抗壓抗挫能力在各要素中最為重要。根據問卷調查研究結果,參考勝任力冰山模型,做出蘇旅財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冰山模型(見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到,旅游專業知識與技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顯性勝任力要素,是可以通過日常學習與點撥發生改變。而對于勝任力隱性因素來說,團隊協作能力、職業規劃能力與抗壓抗挫能力處于個人素質與品質的部分,處于勝任力的根基,需進行長期培養才能達到穩定的狀態。因此,在重視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其團隊協作能力、職業規劃能力、抗壓抗挫能力等方面進行塑造。
(一)“產教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蘇旅財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為旅游景區培養以講解等專項崗位能力為核心相關人才,通過結合企業需求與行業發展方向,著重培養學生旅游講解能力、咨詢能力、對客服務與投訴處理、景區策劃、營運能力、會展服務、會展策劃、管理能力等。大力培養具備較高的技術知識、人文素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二)深度合作,工學結合,堅持“請進來”、“走出去”
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校企深度合作,滿足旅游企業崗位需求,直接進行上崗操作,真正做到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工學結合,實現校企雙贏局面。
1.優化課程設置,注重技能培養
結合旅游企業實際需求,請專家、一線旅游企業代表到校一起參與修訂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從能力培養出發開發教學計劃、以能力為本來構筑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突出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