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菲 歐鈺俞 黃小星 黃德榕
【摘 要】 國內外都有不少女性就業歧視的實例,尤其是在我國“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女性就業歧視更為突出。本文通過參考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對女性就業歧視進行現狀和原因的分析,了解女性就業歧視趨勢,以便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措施,以維護女性合法就業權益。
【關鍵詞】 女性就業歧視 現狀 原因分析
一、現狀
(一)國外研究
1.從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角度做原因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較有代表性的是舒爾茨(1960)的人力資本理論、貝克爾(1957)的勞動市場歧視理論、亞當.斯密工資差別理論(1776)和勞動力市場性別隔離理論等。
(1)從女性勞動者自身角度進行分析:很多國外的專家和學者利用舒爾茨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和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分析了女性在就業過程中備受歧視的原因。他們普遍認為女性的人力資本的存量和質量普遍不如男性高,男、女的人力資本價值難以實現平等,這就直接導致女性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標準苛刻等困難和收入相對較低的不公平待遇。[1]但是福西特質疑女性勞動生產率低的觀點,認為女性總體低收入是由于她們被排擠在更廣泛的產業部門,而這些部門被工會控制。同時,她提出“同工同酬”的概念。弗洛倫斯也提出另外的看法,他認為性別工資差別不在于兩者生產率差別,主要還是在于家庭與社會習慣使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缺乏流動性以及男性不情愿與女性一起工作,尤其是與女性的領導和管理者一起工作。
(2)從雇主雇傭行為角度進行分析:人力資本大師貝克爾“歧視偏好理論”是基于雇傭者個人偏好產生的身心不悅,有選擇性地偏愛一部分人,樂于與這部分人打交道,而對另一些人則進行歧視,就算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樂于避免與這部分人打交道。就性別歧視而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雇主認為男性員工的工作能力要比女性強,而且相對于男性而言,雇傭女性會產生額外的成本———附加成本,出于效用最大化或者是利潤最大化,雇傭者會拒絕接受雇傭女性員工或者選擇支付給女性員工更低的工資。[2]
(3)還有很多學者運用統計性歧視理論進行分析,認為統計性歧視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完全,而獲取信息需要支付成本,因而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雇傭員工時,常常以求職者的群體特征來推斷個體特征,這種做法必將使不利群體遭受統計性歧視。在當今人才市場信息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運用此理論對于企業來說依然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做法,與其利益最大化目標是一致的,所以統計性歧視在勞動力市場上將會長期存在。[3]因此可以看出,女性因為自身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傾向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在群體特征上比男性群體差,所以性別歧視在人才雇用市場上也將長期廣泛存在。
2.從社會學角度分析
根據制度和文化的差異性來看對男女就業的性別差異,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理姬薇的“互動”理論、提利的“制度”理論和女性主義的“稟賦”理論等。理姬薇的“互動”理論認為,在互動交往中,互動過程兩性間顯著的差異,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地位信心。人們普遍認為男性優于女性,更能勝任工作。受此觀念的影響,在自我實現預言效應下,女性也承認男性更有能力,從而造成具有同等能力的男性和女性對自己的期望值不同:同時男性為了維護他們的優勢地位,利用占據權威位置的機會,故意忽視或消除對他們不利的以維護他們的利益,使得女性很難改變這種狀況。
3.從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制度方面做原因分析
美國、歐盟對女性就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得比較到位。
美國雖然在憲法上只有一兩條若隱若現的法文約束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行為,一起成為保護女性平等權益的重要憲法依據。但是其他法律相對較多,而且這些法律在操作方面比較有細節,法律的執行和落實比較充分,對女性就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得比較到位。[4]歐盟在反就業性別歧視方面的規定是詳細周密的。聯合國基于保護人權而制定的《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等文件中關于男女同工同酬、非歧視標準、禁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等內容通過不同的形式被歐盟及其成員國接納。[5]
(二)國內研究現狀
從1990年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次被提出到現在,有關就業性別歧視研究已逐漸發展成熟。蔡定劍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就業歧視現狀及反歧視對策》一書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歸類,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女性就業歧視主要體現在:①就業機會不平等;②退休年齡及退休金待遇不平等;③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嚴重;④性別隔離現象比較嚴重。還有學者發現女性在職業晉升、職業培訓方面的機會也普遍少于男性。
1.從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角度做原因分析
針對女性在就業過程中遭受歧視,很多學者也都認為是女性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普遍低于男性,缺乏連續性,導致女性的用工成本高于男性是最根本和主要的原因。同時從預期生產力角度來說,當企業招聘人才時,還要通過對現在情況的考察來評估候選人未來能為單位帶來多少利益與財富,而女性的生育原因造成了女性的預期生產力普遍低于男性。[6]
2.從法律和政策角度分析女性遭受性別歧視的原因
很多專家和學者通過研究我國保護女性合法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條文后,幾乎都認為我國針對性別歧視相關法律還很不完善,法律漏洞多,法律機制很不完善。如:對性別歧視的定義不明確、范圍界定不清晰、缺乏專門的反歧視法和執行和監督等部門、救濟渠道不暢、對違反法律規定的企業懲罰不嚴、社會生育保障機制不全等,使得受到性別歧視的當事人權利難以得到及時的救濟,難以實現對勞動者的保護。[7]
3.從社會傳統文化做原因分析
還有不少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對女性在就業過程中遭受性別歧視做了相關的研究和分析。傳統性別觀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思想的持續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就業領域的性別歧視現象。張抗私(2004)認為,兩性幾千年來在收入、權力、就業、失業、家務勞動、職業隔離等方面面對絕對不平等的待遇,最終形成了兩性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甚至法律地位的完全不平等。
4.女性主體地位作分析
有學者認為在女性個人主體角度考慮女性就業歧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女性自我保護與維權意識薄弱,還有一個則是女性自我認知產生偏差,缺乏正確的就業取向和心態。[8]
二、述評
國外的研究主要從經濟學、社會學和法律層面進行。經濟學主要著眼于經濟效益分析女性就業歧視現象。女性因為生理素質、雇主喜好等因素而遭到就業歧視,對于緩解女性就業歧視并沒有給出實際性的建議。社會學根據制度和文化的差異性來看對男女就業的性別差異,主要從人的互動、社區內的交往以及思想主義分析女性受到的就業歧視。但是,其強調的是以男性為標準的,忽視男女本身具有差異,沒有研究分析基于男女性別差異下的平等。法律層面,通過研究國外的部分法律文獻,筆者認為美國與歐盟對女性就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得比較到位。美國在法律條文的細節中彰顯了對于女性權益的保護,并且執行力度較高。歐盟反就業性別歧視已經形成了一個由基礎性法律、專門性立法和歐洲法院判例所組成的較為成熟的法律體系。
國內的研究是結合在中國的具體國情,從“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背景開始,評述此政策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并且介紹國內“女性就業歧視”相關情況,將兩者聯系起來,探求該政策對保護女性就業平等的不利影響,重點在于探究其中原因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對策。相關原因探究主要圍繞四個方面: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性、利益最大化的經濟需求、傳統社會觀念的根深蒂固、女性主體責任的分擔。對于以上的四方面原因研究,我國學者主要將應對措施的思考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制度:生育保險制度、稅收優惠制度制定和完善;(2)法律法規上:進行補充完善,使相關定義明確、范圍界定更加清晰、保持救濟渠道暢通便捷;(3)觀念上:大力宣揚平等就業;(4)責任分擔主體:責任、成本社會外部化等等。國內的研究對于女性就業受到歧視其實從大的方面來說已經大致囊括了所有層面,所提出的應對對策橫向上也比較完整,但是往往縱向上缺乏了深度,無論是原因還是措施,都是較為概括性,尤其是對策措施上,具體性的缺少不利于實際操作。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國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受到的差別待遇哪些是合理性差異,哪些是歧視,目前學者們所持觀點及相關研究成果并不一致。因此,制定在當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欒玉樹.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及其啟示[J]. 云南財貿學院學報. 1991(03) :48
[2] 石瑩.就業歧視理論研究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 2009(10) :81-83
[3] 張抗私.勞動力市場性別歧視行為分析[J]. 財經問題研究. 2004(04) :77-79
[4] 曾恂. 美國反就業歧視立法的啟示[J].南方經濟. 2003(05) :74-75
[5] 景躍軍. 歐盟解決就業性別差異的措施及評價[J]. 人口學刊. 2007(03) :13-16
[6] 張樨樨,李勤,高紫琪.全面二孩政策引發的職業女性就業歧視新思考[J].山西大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105
[7] 潘宇昊. 女性就業歧視的法律分析[J].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54-55
[8] 李軍.“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下女性就業沖擊及緩解對策研究[J]. 晉陽學刊. 2017(02) :140-141
作者簡介:
周曉菲(1998年8月—),女,漢族,廣東河源,本科,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女性就業歧視
歐鈺俞(1998年3月—),女,漢族,廣東廣州,本科,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女性就業歧視
黃小星(1999年4月—),女,漢族,廣東汕尾,本科,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女性就業歧視
黃德榕(1999年3月—),男,漢族,廣東湛江,本科,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女性就業歧視
基金項目:華南農業大學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面二胎政策下的女性就業歧視現狀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項目編號:201810564414